第六屆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總決賽將于11月17日在華南理工大學開幕,大賽以“我敢闖、我會創”為主題,積極克服疫情所帶來的不利影響,在應對變局中育新機、開新局,共有來自國內外117個國家和地區的631萬名大學生報名參賽,極大提升了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激情與熱情,大賽實現了“更國際、更教育、更全面、更創新、更中國”的辦賽目標,呈現出“人數多、名校多、類型多、實效多、亮點多、崗位多”等特點。
(1)人數多,國內高校報名項目創新高。第六屆大賽的報名參賽項目與報名人數再創新高,內地共有2 988所學校的147萬個項目、630萬人報名參賽,包括內地本科院校1 241所、科研院所43所、高職院校1 130所、中職院校574所。與2019年相比,參賽項目與人數均增長25%。
(2)名校多,國外高校積極參加大賽。共有來自113個國家和地區的1 158所國外院校報名參賽,報名項目3 291個、報名學生8 981人。世界前100強的大學中有一半以上報名參賽,包括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慕尼黑工業大學、莫斯科鮑曼國立技術大學等頂尖名校,大賽的質量與含金量再創歷史新高。
(3)類型多,創新創業教育實現全鏈條。本屆大賽設置了高教、職教、國際、萌芽四大版塊,形成了包括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的貫通式“雙創”教育鏈條。
(4)實效多,“紅旅”聚焦脫貧攻堅。2020年的“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作為教育系統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一招,全面聚焦52個未摘帽貧困縣,引導廣大青年學生掀起了一場以電商直播帶貨為主基調的扶貧戰役。全國共有132萬名學生參加“青年紅色筑夢之旅”活動,參加“紅旅”電商直播帶貨活動的學生達60萬人次,銷售金額超過4.3億元。
(5)亮點多,各地賽場線上線下融合。為克服疫情影響,本屆大賽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新技術、新方式的運用,打造一場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大賽。
(6)崗位多,大賽突出創業帶動就業。經抽樣調查統計,前五屆大賽參賽項目累計落地創辦企業超過7萬個,創造就業崗位超過60萬個,間接帶動就業超過400萬人。2020年,大賽針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在評審規則中增加了專門指標,考察項目在創業帶動就業方面的情況和前景,以創新驅動創業、以創業引領就業,形成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創業就業的新局面。
本屆大賽看點頗豐。一是看創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大賽作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重要平臺,將集中展示蘊含在青年學生中的創新力量。二是看教育,多年來,我們堅持以大賽引領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并以此帶動人才培養范式變革。以賽促教,形成了新的培養觀、質量觀、人才觀、教育觀。這是進入新時代、贏得新時代、領跑新時代的高等教育質量觀,是高等教育的新教改,贏得新時代的新質量。三是看扶貧,今年“紅旅”活動聚焦決勝脫貧攻堅戰,在電商扶貧、產業扶貧、技術扶貧等多方面發力,貢獻了脫貧攻堅的青春力量。四是看抗疫,受抗疫形勢影響和抗疫精神鼓勵,今年不少項目直接關注公共衛生、藥物等領域,我們在展覽中也設置了抗疫專區。五是看國際,本次大賽首次命名國際“互聯網+”大賽,取消原有的國際賽道,真正實現中外學生同場競技,讓大賽真正成為實現世界大學生創新創業夢想的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