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動物科技學院院長林蠡教授"/>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編輯┃《廣東飼料》雜志編輯部 胡俊康

人物簡介:林蠡,男,1970年出生,廣東省廉江市人,理學博士,湖北省“楚天學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仲愷農業工程學院“仲愷領軍學者”,動物科技學院院長,廣東省水生動物衛生協會會長,水產養殖學科帶頭人。教育部水產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水產學會理事;中國水產學會魚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水產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海洋學會熱帶海洋分會常務委員;廣東省海洋湖沼學會副理事長;廣東省海洋學會副理事長;廣東省“水產疫病監測與綜合防控共性關鍵技術研發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
林蠡教授大學本科畢業于中國海洋大學海水養殖專業,隨后在華南師范大學動物學專業獲得理學碩士學位;為漢堡大學和中山大學聯合培養博士。曾經在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廳工作,任高級工程師,技術推廣部副部長(正科),有10 多年的一線生產經驗。先后在日本、德國、美國和加拿大留學10 多年。主持項目24項,包括4 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科技成果一等獎2 項,申請或授權專利6 項。
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和全產業鏈開發,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和農民增收。近年,省委省政府正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廣東水產養殖業應如何抓住此契機,實現產業升級?又應如何布局?對于普通水產養殖戶會帶來哪些好處?帶著這些問題,《廣東飼料》雜志社采訪了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動物科技學院院長林蠡教授,林教授在國外有多年的留學經驗,且近幾年非常重視產業調研,走遍了廣東21 個地級市,對于廣東水產養殖業有較為深刻認識。下面為本次采訪實錄。
《廣東飼料》:您有多年的留學經驗,在您看來,我國的水產行業在國際上處于什么水平?哪些方面是我們亟待跟上的?
林蠡教授(下面簡稱“林”):我在一線從事淡水養殖和海水養殖近10 年,在日本國立水產研究所(上蒲事業場)、德國漢堡大學、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美國萊斯大學、加拿大薩斯喀切溫大學留學10 多年,因此對于國內外水產研究了解一些。中國是世界第一大漁業國,而且也是唯一水產養殖量超過捕撈產量的國家。我國水產養殖總產量占世界水產養殖總產量的70%左右。從產量來看,中國水產業可以算得上處于世界領先水平。但是如果考慮質量,中國還存在一些差距。比如歐美國家長期從事鮭鱒魚類的研究,特別是三文魚的研究,在繁殖、育種、營養、飼料、疾病防控、養殖模式等領域都進行了精深研究。可以說,至今我國還沒有一個養殖品種可以媲美歐美三文魚的精深研究,因此他們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水產業的技術支撐也是一個系統工程,以后我國也要在繁殖、育種、營養、飼料、疾病防控、養殖模式等領域進一步深入系統研究。但是,研究也要有重點。比如種業是水產業的芯片,也是最上游的環節。大力發展水產種業是我國水產重中之重的核心環節。
《廣東飼料》:您在水產方面有多年的一線生產經驗,有哪些是您比較關注的?
林:我大學專業是海水養殖專業,碩士和博士都是從事水產動物疾病和免疫研究。懂水產疾病防控的人通常都要懂水產養殖,但是懂水產養殖的人,不一定懂疾病防控。水產動物疾病繁多,誰都不是全科醫生,還有太多的東西需要學習和探索。現在國家對科研工作者的考核,逐漸淡化文章、專利等指標,強調標志性成果。這個導向要求科研工作者要更加重視和產業的結合。因此,我個人的科研也從單純的水產動物疾病和免疫學研究進行轉型,現在帶領科研團隊,圍繞一個品種做全產業鏈的研究和開發。目前仲愷農業工程學院有專門從事水產養殖的師資近30 人,在資源、環境、繁殖、育種、營養、飼料、疫病防控各個產業鏈核心環節都配備了師資。我國水產養殖品種有500 多種,有很多發展空間。我們團隊將錯位發展,圍繞廣東其他高校和科研院所沒有顧及而對產業具有重大意義的品種開展全產業鏈的研發。
《廣東飼料》:現階段,廣東省正在大力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您覺得廣東水產養殖業該如何抓住契機,實現水產養殖業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
林:現代農業產業園是廣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以調結構、擴規模、抓龍頭、創品牌、全鏈條、增效益為主攻方向,廣東省將重點建設3 類現代農業產業園。第一類:圍繞大區域、引進大企業、依靠大科技、做強大品牌、形成大產業,聚焦主導產業,跨縣域連片打造一批高質量發展、在國內外具競爭力的“優勢產區產業園”。第二類:圍繞廣東特色養殖品種建設“特色產業園”。第三類:圍繞農業服務功能園區化,聚焦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功能性產業園”。廣東水產養殖業應抓住契機,努力建設上述3 類產業園,實現水產養殖業的轉變模式和提質增效。
《廣東飼料》:廣東作為全國首位的養殖大省,各地特色養殖品種較多,在您看來,未來還可以建設哪些水產養殖產業園?
林:2018 年至今,廣東省總共搞了6 批現代農業產業園,總數超過160 個。其中水產占22個。分別是粵東片區3 個:惠州市粵港澳流動漁民深海網箱養殖產業園、汕尾市城區水產產業園、潮州市饒平縣水產產業園;粵西片區7 個:茂名市茂南區羅非魚產業園、茂名市電白區對蝦產業園、陽江市陽東區對蝦產業園、陽江市深海網箱養殖產業園、陽江市陽西縣程村蠔產業園、湛江市國聯水產(吳川)對蝦產業園、湛江市深海網箱養殖優勢產區產業園;粵北片區1 個:海大集團(清新)桂花魚產業園;珠三角片區(11 個):廣州市南沙區漁業產業園、廣州市番禺區名優漁業產業園、廣州市花都區漁業產業園、江門市水產產業園、江門市臺山市鰻魚產業園、珠海市金灣區黃鰭鯛產業園、珠海市斗門區白蕉海鱸產業園、佛山市三水區漁業產業園、佛山市南海區九江魚花產業園、佛山市順德區優質草鯇產業園和中山市東升鎮脆肉鯇產業園。水產產業園占廣東省農業產業園總數不到14%,和占據廣東農業總產值半壁江山的漁業產值極不相稱。最近幾年,我非常重視產業調研,學到很多。在工作之余,我走遍了廣東21 個地級市,對于廣東水產業有一定的感性認識。從水域來說,廣東漁業有粵西、粵東兩翼的海水區域,有粵北的純淡水山區區域,有珠三角的淡水和咸淡水區域。可以說,廣東漁業是粵西、粵東海水兩翼和珠三角的淡水、咸淡水核心區“三足鼎立”的態勢,也就是“一核帶兩翼”。從品種來說,廣東漁業也是魚蝦貝三足鼎立的局面。很明顯,從目前產業園的分布來看,從區域來說,粵東片區的支持力度有待加強,從品種來說,貝類(牡蠣、鮑魚)等品種有待加強。
《廣東飼料》: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建設是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必然以綠色、環保、科技、人文為導向發展,就這四個方面談談您對水產類現代農業產業園看法或建議。
林:現代農業產業園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其建設要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產業園要調結構、上規模、擴容提質,促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和全產業鏈開發,打造產業發展重要平臺,促進農業高質量發展和農民增收,打造鄉村振興新動能,為建設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支撐。產業園建設要以綠色、環保、科技、人文為導向。這里我想談談科技在產業園中的作用。現代農業產業園要突出其“現代性”,而科技支撐是現代性的重要保障。目前各個產業園都預留部分經費進行科技支撐。但是從比例來說,還遠遠不夠,沒有凸顯科技的作用。廣東省現代農業產業體系有很多專家,現在也規定要把考核指標和產業園建設掛鉤,這個是對的。但是,很多產業園還是沒有很好對接好產業體系專家,以后亟待加強。
《廣東飼料》:國家鼓勵規范發展稻漁綜合種養,其或許是水產養殖現代農業產業園的選擇之一,但有人提出了有趣的觀點,養殖魚跟種水稻難融合,水稻種植需要打農藥,這會導致死魚,不打農藥難有收成,魚和熊掌不能兼得,您如何看待?
林:稻漁綜合種養是一個古老又嶄新的養殖模式。說它古老是因為它在我國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說它嶄新是最近幾年我國大力推廣這種養殖模式。據統計,2019 年,我國有稻漁綜合種養報告的省份27 個,只有北京、甘肅、西藏、青海4 省份未見統計。全國稻漁綜合種養面積3476.23 萬畝,同比增長14.26%。湖北、湖南、四川、安徽、江蘇、貴州、江西、云南等8 省種養面積超100 萬畝。廣東是漁業強省,但是稻漁綜合種養面積僅為5.5萬畝,位居全國21 位。廣東稻漁綜合種養遠遠落后其他省份,這和很多因素有關。首先養殖技術需要提高。要因地制宜,需要根據具體種養區的地貌、水量、水質和氣候等調整技術。你提及的用藥問題也是技術層面的問題,一個好的稻漁綜合種養模式應該是減少或者不用藥物。其次,要選擇合適的養殖品種。最近稻田養殖牛蛙已經有很好的效益,牛蛙對于水量的要求相對比較少,不失為廣東稻漁綜合種養的好品種。既可以有效解決牛蛙養殖的污水問題,而且還可以提高牛蛙的品質。最后,還要解放思想。很多種植戶還是持觀望和懷疑的態度,需要示范和推廣。
《廣東飼料》:為適應廣東水產養殖業的發展要求,廣大小型散養戶要如何轉變才能融入現代農業產業園或與之并存?
林:現代農業產業園責任主體是當地政府,監督主體是當地農業農村局,而實施主體是龍頭企業牽頭的多個企業聯合體。產業園要做到“聯農、帶農和富農”,必須要和當地農民建立利益緊密的聯結機制,產業園內農民收入高于當地農民15%以上、或年增速高于當地農民收入1 個百分點以上。現代農業產業園實施主體通常生產技術先進、設施裝備領先、科技創新力強,可以做到標準化生產,培育農業品牌,可以為鄉村產業振興提供精準、專業、實效的公共服務,達到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企業運營、農民受益、共享發展的目的。因此,無論是產業園內的農民還是沒有納入產業園內的農民,都會受益。
《廣東飼料》:最后,您對廣東水產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建設有何展望或建議?
林:建議圍繞粵西、粵東海水兩翼和珠三角的淡水、咸淡水核心區,也就是“一核帶兩翼”地理區域,進行合理的廣東現代農業產業園(漁業)布局。粵東片區海岸線長,海灣優越,應該給予更多支持。比如粵東的鮑魚、牡蠣、深遠海網箱養殖、水產種業、水產加工業都要大力支持,特別是粵東缺乏水產種業,已經是制約粵東漁業發展的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