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春
核心素養視角下體育有效教學策略探討
王大春
(甘肅省武威第八中學,甘肅 武威 733000)
結合教學實際,探討核心素養視角下體育有效教學的策略:轉變觀念,樹立“立德樹人”全新教學理念;制定科學合理教學目標,聚焦體育核心素養目標;優化教學內容,全面融入體育核心素養教學內容;積極營造和諧體育教學氛圍,發展好學生核心素養的課堂學習環境;采用靈活多樣的組織教法,讓學生樂、動、會,實現體育核心素養的培養。
核心素養;體育有效教學;策略
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培育和落地的主陣地是體育課堂教學。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何進行有效教學,發展學生體育學科的核心素養,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是值得體育教師深入研究的課題和迫切需要解決的實際教學問題。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探討核心素養視角下體育有效教學的策略。
教師的教學觀念決定著其教學行為和教學質量。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樹立立德樹人的全新教學理念。體育課堂教學不僅僅要重視學生運動技能學習和身體素質的練習、提高,更要重視在教學中融入學生體育情感、體育知識、健康知識、意志品質及運動體驗、樂趣、行為、習慣,重視學生如何學、樂于學,使學生能夠在體育課堂上真正的動起來,會學習、會運動、會鍛煉、會做事、會做人。為此,體育老師要重視繼續教育學習、終身自我學習、向他人學習及培訓和專業化的發展,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和能力,在實際體育課堂教學中發展和提高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
體育教師在認真分析學生的學情下,把學生表現性和行為性目標緊密相結合,科學、合理制定易操作的“三維”具體體育課堂教學實際目標,使制定的體育課堂教學目標既能夠直接觀測,又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和解決實際問題。例如,排球傳球教學目標可制定為:75%以上的學生初步掌握排球正面雙手傳球,發展學生上肢和手指力量,培養學生吃苦耐勞和勇于克服困難的良好意志品質。這既明確和強調了初步掌握排球正面雙手傳球的技術和發展學生上肢、手指力量身體素質等預設目標,也融入了體育情感、經歷等高層次教學目標,使得體育課堂教學目標更貼近核心素養培育。體育課堂教學目標設置緊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有較好效果。
體育課堂教學內容決定著學生的運動能力、體育品質和健康知識等方面的提升。教師在體育課堂教學中,要在全面考慮學生實際情況、真實生活、興趣愛好及已有體育基礎知識等的基礎上,依據體育課堂教學目標優化教學內容,要全面深入地融入運動能力、體育情感、體育品質、運動習慣、健康知識和健康行為六方面的體育核心素養教學內容,并以運動技能為“載體”和“途徑”,在圍繞運動技能并超越運動技能的基礎上,以學生的生活實際需要和社會發展為切入點優化教學內容,并對一些難、枯、繁的內容進行創新、改造和加工,使其符合學生實際和個體差異。體育課堂教學要有意識、有針對性地融入體育情感、體育品質、運動習慣、健康知識和健康行為的教學內容,才能夠很好地把顯性教學內容和隱性教學內容緊密結合起來。
運動能力包括運動技能和身體素質。教師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選擇運動能力的教學內容,要針對學生個體在運動能力方面的差異,選擇符合學生實際的由易到難和緊密銜接的運動能力的教學內容。教師在身體素質的內容方面可以選擇一項或多項進行10分鐘課課練;在運動技能的內容方面,針對不同年齡的學生進行不同內容的訓練。
在體育課教學中,教師要依據學生不同的運動能力、學生性別、個體差異,適時、適度地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良好的學習態度,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和熱情。
在進行體育課運動技能教學的同時,教師要抓住恰當的時機、場合、情境對學生有意識地積極滲透和因勢利導地進行遵守課堂常規、運動規則、活動規則及尊重對手等體育品質方面的內容,培養學生勇于責任擔當、團結協作、和睦相處、愛護場地器材、互幫互助等良好體育品質。
運動能力的提高離不開良好的運動習慣。在體育課教學中,教師培養學生運動習慣的教學內容很多,如在運動技能學習前進行慢跑、徒手操等熱身運動,在體育課結束時進行慢跑、輕跳等活動是運動后放松運動習慣的內容。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有的放矢和堅持長久地融入培養良好運動習慣的內容,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終身受益匪淺。
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可利用課前或課后3~5分鐘時間,有計劃、系統地對學生進行科學健身方法、運動中衛生知識、運動中的飲水、運動損傷的處理、運動安全、運動處方等健康知識內容教學;在運動技能的教學中適時滲透健康知識內容,如在進行籃球雙手胸前傳接球教學時滲透手指挫傷預防知識的內容,在上課時學生腳踝扭傷時滲透運動損傷的健康知識,通過多種途徑讓學生全面掌握系統的科學健康知識。
教師在教學中要對學生開展如何科學運動、運動時應注意的問題等有關健康行為知識的培訓,使學生健康運動。
師生平等共同參與的和諧體育教學氛圍是實施有效體育教學的基本保障。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優化教學組織教法,積極創設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和氛圍,深度挖掘體育教學內容中的情感因素,促進學生情感的萌發和發展,要有良好適度的課堂彈性管理制度,要熱情和耐心細致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適時適度給學生一些“留白”。這才能營造良好的體育教學氛圍,營造學生核心素養的良好課堂學習環境。
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運動實際情況,采用靈活多樣的組織教學方法和方式,培養學生體育運動和鍛煉的熱情,讓學生真正體驗運動的樂趣和享受到參與運動的樂趣,積極動腦深入思考,科學、合理、安全、有效地鍛煉身體,使身心和諧動起來,讓學生達到會說、會做、會用、會學、會做人,從而實現培養體育核心素養的目的。
[1]張娜.DeSeCo項目關于核心素養的研究及啟示[J].教育科學研究,2013(10):39-45.
[2]辛濤,姜宇,林崇德.論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內涵特征及框架定位[J].中國教育學刊,2016(6):3-7.
[3] 李永華,張波.學校體育的使命:論體育素養及其提升途徑[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25(4):99-101.
[4] 胡曼玲.追求體育學科核心素養的真實課堂[J].江蘇教育,2016 (3):148-150.
[5]趙鳳霞.體育核心素養模型構建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7,1(1):154-159.
[6]于素梅.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及其培養[J].中國學校體育,2016( 7): 29.
[7]董捷,李超.高校體育教學中核心素養的培養和發展[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5,38(5):148-151.
[8]于素梅.核心素養培育背景下“樂動會”體育課堂教學方式[J].體育學刊,2018,25(3):74-78.
[9]于素梅.學生體育學科核心素養培育的基本思路與多元途徑[J].體育學刊,2017,24(9):16-19.
[10]林崇德.21世紀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研究[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Discussion about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of P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e Literacy
WANG Dachun
(Wuwei No. 8 Middle School, Wuwei 733000, Gansu, China)
王大春(1974—),本科,中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學校體育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