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英梅 商秀海
對體育教育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探討
段英梅1商秀海2
(1.郭里園小學,江蘇 南通 226000;2.祥明大學,韓國 首爾 330-720)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成分,其內容豐富充實,充分展示了我國文化的富饒。可是在經濟快速增長的今天,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傳承與發展上遇到了較多的阻礙。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急需通過轉變傳播途徑來擴大影響,最重要的就是在高校體育教育中進行試點。高校擁有較多的精英人才,能將民族傳統體育與高校體育教育相融合,推動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與進步,同時提高我國各民族的民族認同感和歸屬感。
體育教育;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傳承
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在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中包含非常豐富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我國共有56個民族,每個民族都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傳統體育文化,每個民族都擁有自己獨特的特點,這些豐富的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匯集在一起,共同構成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我國對高校開展體育教育提供各種有利政策。高校開展體育教育能夠提升學生體育文化素養,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增強學生的意志品質,更加全面的完善學生在德智體美勞方面的素質。除此之外,在高校開展體育教育能夠進一步弘揚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促使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
古今中外,高等學校都是培養人才的主要基地,也是各種文學藝術思想萌發的主要陣地。我們翻閱各種歷史文獻,可以得知在過去的社會變革中發揮重要作用的大多是高校青年。民國時期和新中國時期都是如此?,F如今,高校的招生政策越來越人性化,生源地四面開花,包含了全國各個民族的學子。從當前來看,學生對體育的需求是不同的,球類運動是大部分學生所喜愛的,而對于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學生反應平平。通過調查、采訪,查閱相關資料,如今的高校學生對于流行體育運動的認知度遠高于對民族傳統體育的認知度。我國民族傳統體育能夠傳承下來,本身就是一種歷史,其內涵豐富,相較于當今流行的體育運動有過之而無不及。當今高校學生應該樹立責任意識,認識到繼承與發揚民族傳統體育是一項非常神圣的職責,最基本的要求是了解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會玩一些比較經典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删同F狀來看,這個最基本的要求也很難達到。
體育教育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息息相關,二者相互作用、相互推動。體育教育能夠推動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而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能夠推動體育教育的實施,兩者必不可少。若體育教育缺失,那么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就如同在陸地上的船;若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缺失,那么體育教育如同缺失了指南針的航海家。民族傳統體育是人民經過長年累月的積累從生活中總結出的,因此民族傳統體育與人民的生活分不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我國各民族中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呈現出不同的地域與時代的特點,表現出各族人民對于本民族的熱愛。高校體育教育能夠促進社會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在提升我國人民素養以及如何傳承我國優秀的文化方面,高校體育教育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把高校體育教育作為一個傳播的路徑,是非常合適的。高校中人才濟濟,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能夠在不同人才手中進行融合創新,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一步一步向前發展。
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分散于祖國各地,可以說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有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存在。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早期傳播,依賴于各族人民之間的交流溝通。由于我國疆域遼闊,各族人民分散廣泛,通過各族人民人與人之間傳播民族傳統體育文化,難以取得大的成效。高校匯聚了我國大部分民族的大學生,并且知識文化水平較高,相互之間交流順暢,在傳播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方面具有系統性與廣泛性。我國大部分高校對于傳播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支持的,高校已成為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集聚地。高校學生對于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且對于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理解更為深刻,對于民族的熱愛更為強烈。高校體育教育能夠正規的、系統的、全面的促進和發揚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同時,對于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核心能夠精準地解讀,能夠使更多地人理解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并融入生活。高校體育教育還可以促進民族傳統體育文化與當下的時代精神相融合,突出時代特色。綜上所述,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播與推廣需要高校體育教育的參與。
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播與交流,有一個特別重要的條件,即創新。世界上各種事物都是在不斷地變化的,不論人還是物,都具有這一特性。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當然也不例外。時代在發展,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也在發展,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與所處的環境進行融合,從而形成自己的特點。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如果沒有與所處環境相融合,那么就會落后于社會的發展,不能促進社會的進步,從而被社會淘汰。高校是體育文化匯集的地方,而且可以更好地接觸到社會發展的一些新的觀念,各種創造性的思想在這里迸發,將其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相融合,必將促使體育創新的形成。高校體育教育在社會發展的大環境下,能夠對民族傳統體育進行創新,為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添活力,增強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播力。
文化的組成非常復雜,涉及與文化相關的方方面面。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包含了我國不同地區的風土人情、社會文明以及地方文化。社會政治、經濟等因素促進了文化的發展,體育文化的發展也離不開這些因素。那么如何促進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成了當今相關領域的首要問題。這就需要我們以高校體育教育為基礎,探索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過程中的主要因素,將其作為重中之重,對其內容進行充實,對其精神進行豐富。這樣才能使大眾理解與接受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以正確積極的心態去對待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作為中華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組成同樣復雜。我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各個民族所處的地理位置不同,特色不同,這樣就導致各個民族的傳統體育文化也不同。高校體育教育恰好能把各民族不同的傳統體育文化進行融會貫通,從而推動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發展。
總之,高校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發展的重要區域。高校體育教育與民族傳統體育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其扮演的角色是極其重要的,發揮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國家應出臺有利于高校發揮民族傳統體育教育的政策。高校在進行體育教育時,應讓大學生充分了解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對民族傳統體育文化中的深層含義要窮理盡性,讓大學生找到本民族的認同感與歸屬感,由此幫助大學生建立積極向上的心態,弘揚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精神。
當下社會高速發展,我國教育事業同樣不甘落后,教育事業的發展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標桿。體育教育作為教育的一部分,其地位同樣重要,這就為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高校體育教育中的普及帶來了發展機遇。我們應充分認識到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對各個民族以及對整個社會發揮的作用,積極促進民族傳統體育文化在高校中地傳播,提高大學生的文化素質,從而推動社會的變革。
[1]洛桑澤仁.民族傳統體育與高校體育教育的有機結合[J].教育現代化,2019,6(60):150-151.
[2]朱懋彬,譚福.高職院校如何在體育教學中強化民族體育的文化價值與特色[J].運動精品,2019,38(7):1-2.
[3]張小龍,丁雨.我國民族體育文化特征及其傳承新解[J].貴州民族研究,2018,39(9):95-98.
[4]許冬明.民族文化認同下少數民族體育項目的校本課程開發[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39(2):93-96.
[5]王巧玲.探索多民族文化并存下我國民族傳統體育的發展[J].當代體育科技,2018,8(15):174-177.
[6]彭佩蘭,暢建偉.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認同[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41(3):303-306.
Discussion about PE and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Culture
DUAN Yingmei, etal.
(Guoliyuan Primary School, Nantong 226000, Jiangsu, China)
段英梅(1988—),碩士,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體育課程教學方法。
商秀海(1989—),博士,研究方向:體育課程教學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