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荷蘭皇家帝斯曼集團攜手阿里巴巴,正式在中國開啟1688官方旗艦店,在此活動中帝斯曼工程材料事業部總經理張振宇(Jason Zhang)先生接受了媒體的線上采訪,向媒體介紹了帝斯曼近期的狀況和在汽車領域的發展。
關注汽車行業新四化,電氣化經驗助力相應材料解決方案
張振宇表示,全球汽車業正在發生巨大的變化(電動化、互聯化、智能化、共享化)。其中,電動化的方向——新能源汽車毫無疑問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因此,針對新能源汽車領域,帝斯曼成立專門團隊。在電動汽車上,越來越多的驅動電機、大型的電池模塊,或者是燃料電池輔助更小的電池包,越來越多的電氣化始終離不開各種新系統與新組件,例如高壓的充電系統、電子的電池技術、驅動電機等等,有一系列新應用出現,那么在材料方面電動汽車便提出了完全不同于傳統內燃機的需求。所以,帝斯曼花費更多的人力與物力研發這些新的應用以及這些新應用所對應的材料。
在長久發展的氫能源動力領域,因為未來很多的商用車會用到氫能源動力汽車,例如即將到來的北京冬奧會,其所使有的大巴將是具有氫能源動力的新能源汽車。帝斯曼也有相應的產品被應用其上,同時氫燃料技術也是帝斯曼重點關注的發展項目。
帝斯曼針對燃料電池汽車的儲氫罐,專門開發了以聚酰胺(PA6)吹塑作為內膽,連續碳纖增強復合材料纏繞于外的四型瓶(Type IV);該儲氫罐(IV 型瓶)具有極低的氫氣滲透率,并能達到苛刻的儲氫壓力要求(70 MPa),在滿足減重的同時,最大限度地保證了安全性。
帝斯曼于過去30年在電氣領域累積的經驗和技術,將被帶到新能源車領域發揮其強大優勢。
輕量化與節能材料,服務傳統汽車領域升級
張振宇還表示,傳統領域汽車的創新有兩個,一是輕量化。最近,帝斯曼與汽車行業頭部企業簽訂長達兩年的戰略合作協議,在協議中,帝斯曼將幫助客戶用工程塑料去替代金屬實現汽車減重。其次,在傳統汽車上繼續提高其節能效率。帝斯曼尼龍46的材料HGR2在皮帶張緊輪的應用體現出這一點。與傳統的尼龍66相比,其在邊界潤滑條件下可以減少摩擦大概20%~40%,從而提升了整車的燃油效率,進一步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并且去年帝斯曼在 HGR2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升級了材料HGR3,并在美國的Tier1客戶得到很好的驗證。
多元化業務抵御新冠疫情風險
張振宇認為,帝斯曼所服務的汽車市場,是一個多元化的市場。帝斯曼有很大一塊業務在汽車領域,在經過中國汽車市場21個月持續下滑后,今年4月份,汽車市場有了快速回升,整體的銷量上漲4%,所以中國汽車市場在經歷了中美貿易戰和新冠疫情影響下的短期的陣痛,隨著各個地區和不同城市采取了不同的刺激政策,會很快恢復到一個相對正常的水平。
今年上半年,新冠疫情的沖擊令連續兩年產銷下滑的汽車產業雪上加霜。在這種嚴峻的形勢 下,國務院確定了三項促進汽車消費的政策,為“后疫情時代”中國汽車產業走出低谷,恢復到正常的發展軌道提供有力保障。帝斯曼也將以技術和性能優越的工程材料產品和多元化業務助力汽車行業的恢復和發展。
面向未來,主動變革的工程材料在汽車上的前景會更好
張振宇強調,雖然汽車總量是下降的,但是塑料在一輛車上的應用卻是增長的。因為帝斯曼有很多輕量化的技術替代的原有汽車上的部件。據相關咨詢機構調查顯示,歐美的功能塑料在每輛汽車上的占比歐洲約占20%~25%,美國、中國約為10%~15%,未來隨著輕量化的要求和技術的突破與創新,工程塑料在每輛汽車上的占比會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