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溧 組
溧陽市貫徹落實“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行動部署要求,打通企業聯村思路、創新結對幫扶舉措,走出一條“田園生金”的鄉村振興之路。
今年以來,溧陽市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開展“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行動的決策部署要求,立足“山水田園”思路、創新企業聯村方式,走出一條“田園生金”的鄉村振興之路。
為讓村企共建“落地生效”,溧陽市積極在全市開展“領導掛鉤、企業聯村、干部幫戶”活動,選派機關干部到村擔任“第一書記”,對37 個經濟薄弱村進行重點幫扶。工作推進以來,共有71 個優質“造血”項目落地生根,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全部超過50 萬元,實現6000余戶建檔立卡低收入農戶全部脫貧。
同時,發動各聯村企業負責人走訪查問、入村調研,逐一開出脫貧“藥方”:江蘇優先到家公司運用自身影響力拓寬銷售渠道,在社渚鎮王家村打造出常州市規模最大的赤松茸生產基地,第一年便幫助村集體增收20 萬元;瑞峰建設集團與上興鎮永和村合作共建80 畝藍莓、枇杷種植基地,并打造房車、民宿基地等配套服務,形成一、三產業的有機融合。
“企業聯村,關鍵是要調動起貧困戶的脫貧主體作用。”上上集團總經理丁志鴻說。溧陽市連續9 年實施經濟薄弱村掛鉤幫扶行動,堅持扶貧與扶志同步,將經濟薄弱村和貧困戶“有什么”“缺什么”與幫扶企業“需要什么”“能給什么”充分對接,從多種途徑實現增收脫貧。
“扶志”更“扶智”。在幫助提高村集體經濟收入的同時,溧陽市注重弘揚“實業實干、堅毅堅守、創新創造”的企業家精神,實現良性發展。田園原鄉建設公司、曹山花居文旅公司分別在別橋鎮塘馬村、上興鎮牛馬塘村捐建打造鄉村振興學院,培養出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撐。
溧陽市把創新作為村企聯建的著力點,激勵廣大企業家投身鄉村發展、促進城鄉融合,把每一個村莊打造成為“田園多美意,群眾更滿意”的美好家園。江蘇上上電纜集團有限公司依托慶豐村舉辦“蘇南第一方,慶豐稻花香”豐收節的契機,捐建占地18 畝的“上上”菜園、1800 平方米的稻花香劇場,并認養60 畝的有機稻田,幫助村集體年增收益25 萬元,村子面貌煥然一新。
此外,溧陽依托“1 號公路”全域旅游,沿線打造“企業聯村共建項目示范點”“老支書服務站”“南山民宿黨建聯盟”等黨建品牌,發動企業黨員職工和志愿者,為游客提供技能傳授、產品營銷等特色服務,推動形成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