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 鵬
終身體育理念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淺析
任 鵬
(許昌電氣職業學院,河南 許昌 461000)
對終身體育視角下的高效體育教學展開研究,旨在發現當前教學存在的問題,找出改革教學的具體途徑。研究表明,目前高校體育教學在運動習慣、身體素質與長效體育機制等方面都還存在一些問題。因此,需要加強學生運動習慣培養、身體素質鍛煉,構建起長效機制,讓體育運動在學生的成長發展過程中如影隨形一直存在,成為學生發展的重要動力。
終身體育;高校;體育教學;運動習慣;身體素質
高校體育課程具有多樣化的內容形式,按照不同的運動項目,分為了很多不同的課程。從教育發展趨勢來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經成為新時期教育活動的重頭戲,這是教育工作者應該形成認識的。對于體育課程而言,貫徹終身體育理念,引導學生形成相關的素養和能力,這是非常重要的,將影響到體育教學的長久效果。因此,高校體育教學就需要著眼于終身體育理念,對教學活動展開反思與探索,尋找教學改革的方法路徑,構建起全新的體育教學模式。
終身體育這一理念起源于上世紀60年代,和終身教育的理念同時誕生。在上個世紀中期,歐美發達國家經濟水平發展到一定階段,人們的生活水平也不斷提升,在教育領域認識到對于一個的教育活動不能僅僅局限于學校,在離開學校之后也需要持續學習,接受教育,才能不斷更新知識儲備和自身技能,這樣才能跟上社會發展。因此在1960年加拿大蒙特利爾國際成人教育會議與1965年巴黎國際承認教育會議中,明確提出了終身教育的理念,指出終身教育需要涵蓋基礎公共教育和個人發展教育。與此對應的,而終身體育,則是終身教育理念下的一個分支,是指人從生命開始到生命結束,在整個生命周期內都學習和參與身體鍛煉。進入21世紀之后,終身體育理念開始傳入我國,逐漸影響到體育教學。而近些年隨著教育改革規模擴大、改革步伐加快,體育教學開始關注到終身體育理念,并在這一理念指導下嘗試展開體育教學創新。
終身體育理念是體育教育中的重要理念,而對于高校體育教學來講,終身體育理念的滲透融入,也具有積極的教學意義。首先,可以推動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從目前實際來講,高校體育教學長時間處在靜態化的模式中,教學方法模式和考核評價,已經很長時間沒有做出變革了。據實來講,高校體育在很多時候還是局限于單純的教師講解示范和學生練習當中,和中學體育教學在本質上并無太大差別。通過終身體育理念的融入,就迫使高校體育教學要在內容和方法上實現改變,從而達到教學改革的目的。其次,可以實現教學深化。從高校體育教學的實際開展來講,教學活動流于表面,這樣的現象較為普遍。簡單來說,就是教學活動的重點單純集中于體育技能,忽略了相關核心素養。比如籃球教學,就是教授學生投籃、傳球、運球等方面的技巧,而關于籃球文化、競技精神等素養,就缺少關注。通過終身體育理念的融入,就可以促進教學拓展,融入相關的核心素養,從而讓高校體育教學更加深入。最后,終身體育理念在體育教學中的融入,能夠強化學生的鍛煉意識,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運動習慣,能夠真正做到在學習和生活中保持體育鍛煉,從而擁有強健的體魄。
終身體育理念對于高校體育教學具備多方面的積極作用,而從目前教學實際來講,尚且存在一些問題需要引起重視,其中一些問題和終身體育理念相違背,會阻礙體育教學的進步發展。
終身體育理念下,需要學生在課外保持體育鍛煉。要保持體育鍛煉,那么就需要形成運動習慣。對于大部分高校大學生而言,其都沒有保持體育鍛煉的習慣,部分學生偶爾參加體育運動,部分學生從不參加體育運動。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根本原因就是在體育教學中,忽視了學生運動習慣的培養。在體育課堂中,不少教師都將教學精力放在了體育技巧的講解上,并未將運動習慣培養引入進來。尤其是在課堂之外,更加沒有關注到學生的體育鍛煉情況,從而導致大學生并未形成良好的運動習慣,這樣自然達不到終身體育教育的要求。
體育教學可以分為兩個大板塊,一方面是體育技能和身體素養鍛煉,一方面是體育理論知識和文化教育。體育技能和身體素質,都是和身體直接相關的教學,但是高校體育教學,往往將重點放在了體育技能的鍛煉,輕視身體素質鍛煉。比如在網球課的教學中,教學重點放在了發球、擊球這些方面,而與之相關的力量訓練、耐力訓練、心肺功能訓練等,就非常缺少了,幾乎沒有開展。重視體育技能,而輕視身體素質,這就導致教學活動較為局限,也會限制學生體育專業素養的發展。技能熟練掌握,但是身體素質卻跟不上,這樣無法發揮出體育技能的作用,也導致學生的實際學習效果并不好,影響到了體育教學活動有效性的取得。
在終身體育理念下,需要讓學生保持長期鍛煉,這樣才能在鍛煉中讓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的理念和運動習慣。但是從目前高校體育教學的實際來講,并未構建起長效機制,在課外對學生的引導十分缺乏。比如在課堂,并未面向學生構建起體育活動,也沒有向中小學那樣安排晨跑或是課間操之類的集體運動,導致很多大學生在課外的體育鍛煉極度缺乏。對于未能形成長效運動機制的問題,作為體育教師需要形成清楚的認識理解,然后結合高校實際情況展開體育運動長效機制的構建,為終身體育的實踐創造良好的條件。
終身體育理念并不僅僅是強調體育運動,還強調了通過體育運動不斷提高自己,在身心上具備更高的水平。不過從目前實際來講,高校體育教學對學生的評價有效性不足,缺少有效評價。很多時候對于學生的評價,就是期末進行一次測驗,其他時間幾乎沒有對學生展開考評。另外在訓練指導上,也比較缺乏,因為一個班級學生人數較多,課堂上花掉一部分時間進行講解和練習后,教師指導學生的時間就很少的。而在課外,體育運動評價和指導就幾乎缺位了,這顯然不符合終身體育理念的教育要求,需要引起重視。
針對目前體育教學活動中存在的相關問題,體育教師自身一定要形成全面認識,然后以終身體育理念為導向,對教學活動展開創新構建,推動體育教學的創新發展,在新時期取得新的成果。
在終身體育理念下,需要讓學生形成運動的習慣,可以在課外、在生活中自主開展體育活動,對運動保持熱情。而要達到這樣的目的,就需要關注兩個關鍵點。第一,激發學生興趣。部分大學生不參與體育運動,根本原因是自身沒有興趣。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便可以構建一些趣味化的活動或是引入趣味化的元素,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對體育運動保持熱愛。比如,在教學籃球項目的時候,就可以參照美國職業聯賽或是中國職業聯賽中的全明星大賽的形式,構建技巧之心星、三分球大賽、扣籃表演等不同的趣味活動,組織學生參加這些趣味活動,從而對籃球運動產生積極的興趣。第二,要切實驅動學生參與鍛煉。部分學生不喜歡體育,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對體育項目不了解,存在抗拒心理。因此在課堂上,就要驅動學生參與鍛煉,讓學生和體育運動實現深入交流互動,這樣學生對體育運動產生了具體認識,就能正確對待體育運動。在做好以上兩個點的基礎上,學生有了興趣和認識作為支撐,那么就可以在每堂課上構建固定的體育運動項目,每堂課都進行,讓學生養成習慣,從而促進學生運動習慣的形成。
對于體育教學來講,不能只是關注體育技巧的訓練,也需要關注都身體素質的鍛煉。體育運動本身就是身體素質和體育技巧相結合的運動,缺乏其中任何一項都不行。所以,在教學活動中,就需要有效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鍛煉,結合體育項目的具體特征,鍛煉學生對應的身體素質。比如籃球項目,一場比賽超過40分鐘,在比賽中會來回跑動,而且會與對手產生身體對抗,因此,就需要對學生的耐力、爆發力、力量、彈跳力、柔韌性等進行鍛煉。而如果是羽毛球,那么就需要鍛煉學生的移動、彈跳、上肢力量等等。因此,在實際教學中,就需要結合具體的體育教學項目,確定對應的身體素質,然后設計專門的拓展訓練,在課堂上對學生的身體素質展開鍛煉。除此之外,高校還可以構建專門的體育健身館,配置一些基本的健身鍛煉器材,讓學生可以在專門的場所進行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素質。
基于終身體育理念的引導,高校體育教學不能只是局限在課堂中,還需要向課外拓展,構建起長效運動機制,對體育鍛煉進行有效的拓展,這樣才能讓學生保持鍛煉。首先,可以構建集體體育活動。針對教學班級,可以在課外選擇固定時間,構建集體型的體育活動,以體育拓展訓練項目為載體,指導學生進行集體拓展訓練。其次,可以創建體育運動俱樂部,以學生興趣為導向,讓學生參加體育俱樂部,通過俱樂部的形式指導學生參加鍛煉。比如可以創建籃球俱樂部、足球俱樂部、羽毛球俱樂部等等。以俱樂部為平臺,組織學生進行體育運動鍛煉。最后,還可以立足宿舍,以宿舍為團體,構建起一些趣味體育活動,比如宿舍籃球賽、宿舍乒乓球賽等等,讓學生以宿舍為單位參加比賽,展開體育鍛煉。
終身體育理念要求人在體育鍛煉中要不斷提升自己,而要實現不斷提升自己,那么就需要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短板,針對缺點予以改進,這樣才能實現有效進步。所以,作為體育教師來講,就需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體育評價,一方面要從體育技巧出發點評學生的技巧水平,另一方面要從身體素質出發指出學生身體素質方面存在的不足。在評價的基礎上,就需要進一步對學生展開訓練指導,針對發現的問題,給學生制定個性化的訓練方案,讓學生在訓練方案指導下不斷強化自身短板,提高綜合體育素質,這樣才能實現長遠的發展。
高校體育教學在終身體育理念下表現出來了一些問題,體育教師應對終身體育理念形成認識,理解其內涵,反思體育教學本身存在的不足,對癥下藥,對體育教學活動合理優化改進,既要對學生加強身體素質培養,也要構建長效機制,還需要落實評價和個性化指導,切實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1]劉瑜.試論終身體育教育理念下高校體育教學的審視與反思[J].體育風尚, 2019(3).
[2]陳曄.基于終身體育理念下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研究[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9(7).
[3]袁文濤.終身體育視閾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有效性分析[J].體育風尚, 2019(1):183.
[4]孫赫男.高校體育改革中對大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思考和體會[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9(3).
[5]韋棨文.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對終身體育的影響分析[J].體育風尚,2018(1):168.
[6]馬野.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要以終身健身思想為指導[J].學園,2018(5).
Analysis of the Reform on College PE under the Concept of Lifelong Sports
REN Peng
(Xuchang Electric Vocational College, Xuchang 461000, Henan, China)
任鵬(1984—),學士,助教,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