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澤宇
內地帆船旅游產業發展的SWOT分析——以珠海市為例
黨澤宇
(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廣東 珠海 519000)
在一帶一路的政策導向和建設海洋強國的指導方針下,以珠海市為切入點,采用SWOT分析法,研究內地帆船產業給旅游產業帶來的利與弊、發展機會與潛在威脅。核心方向是圍繞帆船旅游產業的發展展開系列分析,進而普及帆船應用,帶動產業多元化發展,為珠海打造出獨具特色的旅游產品及路線,擁有更廣闊的發展前景提供理論參考。
珠海市;帆船;旅游產業
為了更好的融入我國海洋一帶一路的大戰略,在灣區建設的大環境背景下貫徹落實珠海市體育十三五規劃的具體措施,帆船產業對城市整體旅游業的發展產生了一系列問題,挑戰與機遇并存。本文將以珠海市為例,針對目前面臨的危與機做簡要分析,通過內地帆船產業發展的優勢、劣勢、機遇及挑戰做詳細考察并提出建議。
對帆船的探索,自十五世紀初就有記載,作為傳統的水上交通工具,它大大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展,從探索世界到商業貿易,帆船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現如今,休閑已成為了帆船發展的主流形式。對于如何更加充分的發揮帆船在現代生活的作用及其所產生的連鎖效應,成為人們的重點研究對象。珠海在享有豐富資源的背景下,理應在帆船項目的發展上大有作為,為珠海這個宜居城市加入休閑旅游的色彩,這不僅是政府所要考慮的事情,還應引起相關單位、企業家、專業人士等對它的重視,進行深入研究與思考。
珠海作為一座名副其實的“沿海大城市”,不僅有著得天獨厚的可被發掘的海洋資源優勢,還被評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并于2016年被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評為首批“國家生態園林城市”,如此宜人的城市在全省的人均GDP僅次于廣州與深圳,處于排名第三位;與香港、澳門接壤,伴隨著港珠澳大橋的開通,珠海的國際地位明顯提高,港珠澳已然形成半小時生活圈,進一步促進了珠海與國際間的融合。珠海獨特的區域優勢也進一步說明帆船旅游的發展形勢大好,利用帆船休閑發展旅游行業符合市場消費規律,有利于促進旅游消費增長。以九州航海為例,“港珠澳大橋帆船游”已經成為珠海市較為成熟的旅游線路,該路線巧妙利用宏偉的中國建設與世界奇觀打造出相應的城市特色,讓特殊的區域條件成為帆船旅游發展的基礎優勢并穩定上游消費之根本。
珠海擁有優質的海域、海岸線以及風力資源,帆船項目的運營在珠海的601.77公里的海岸線上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據了解統計,目前全市共有游艇生產廠家21家,在建或規劃建設的游艇會8家,已建成的游艇會2家,形成了初步規模。按此類形勢發展,帆船必然成為沿海城市旅游發展的主力項目之一,為當地旅游業帶來不可抗拒的沖擊力。
當前,體育與文化、旅游、商貿的結合催生出一個巨大的消費市場,借助體育賽事提升帆船運動產業發展層次和水平成為新的有效手段。而帆船作為藍色文明、大洋時代的生動符號,具有健康、環保的特質,代表著全新的生活方式[1]。
2016年,全國帆船錦標賽在珠海成功舉辦,這是當時珠海市所舉辦的第一次正規帆船賽事,并且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規格最高、最具影響力的體育賽事之一。后續還相繼舉辦了亞帆賽、九州杯等相關賽事。本地相關企業于2019年開始與全球規模最大的航海賽事活動之一的克利伯帆船賽事合作,此次長達五年三個賽季的合作不僅促進了珠海本地帆船的發展,也通過獨特的全球體育和商業平臺將城市品牌和訊息推向全世界。這種完美契機屬于帆船項目所帶來的認知效益,對珠海產生了很好的量變,同時使珠海帆船水平不斷提高,進一步帶動珠海旅游產業乃至帆船產業的發展。
隨著帆船帶來的一系列連鎖效應,所聯動的教育模式得到了良好的創新,為帆船教育進校園提供了良好的基礎。珠海“千帆進校園”的活動開展帶動了近5000名中小學生參加并選拔培育出一批種子選手,推動了帆船群眾體育與競技體育的深度融合;同時,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與中山大學等本地相關學校的帆船隊及相關專業的院系進行比賽、學習以及深入研究,為珠海帆船發展的延續性和可持續性提供相應的保障,為珠海休閑旅游產業未來十年乃至二十年帶來潛在的基礎優勢。
專業人才的引進與培養是休閑體育旅游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保障。需要地方行業主管部門與體育學院等高校實施深度戰略合作,充分發揮高校對區域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創設雙贏局面,共同制定出體育人才引進政策、完善對人才的選拔與培訓、繼續教育等工作,鼓勵地方高校參與休閑體育旅游項目的研究、創新與開發,加強區域間人才的互動與交流,積極尋求合作、探索新項目開發[2]。
雖然珠海旅游市場規模逐年增長,可民眾對運動休閑旅游的參與度一直處于較低的狀態,濱海運動休閑項目在某些方面仍處于起步階段,問題主要集中在帆船項目的基礎設施方面供不應求,卻在市場方面供過于求,根本原因在于基礎設施不符合當地規模水平,而市場消費需求又遠遠不能達到現有的規模效應。以珠海的城市發展來看,游艇等相關產業目前僅停留在制造業,帆船的基礎規模仍需要擴大;同時依然要保證對其的宣傳力度,避免造成供過于求的局面。對帆船的運動及休閑娛樂的普及推廣仍是珠海旅游發展的重中之重。
作為一個濱海城市,珠海每年的臺風天多在6月至10月,如遇臺風氣候影響港口將無法正常運用,帆船項目將會暫停并暫時進入瓶頸期。無法運營所帶來的虧損、相關人員暫時性的失業以及基礎設施可能損壞所帶來的客觀影響都將成為氣候因素對城市影響造成的弊端。影響其二在于季節性氣候所帶來的旅游季,氣候惡劣給整個城市的旅游效益帶來影響,例如臺風所導致的海水倒灌、航線封鎖或城市交通癱瘓等相關問題都會成為影響旅游業至關重要的因素。季節性氣候對產業的影響巨大,對帆船旅游產業更是有決定性影響。
基于臨海現有的基礎條件,珠海人民對海洋的認識較為普遍但不深入,非本地人對該城市的形象設立也有了標準;群眾的視線僅停留在認知水平,對帆船的認識少之又少,參與度不高,主要因為帆船運動因其自身特點,局限于部分中高端收入階層[3]。而帆船作為一種依靠海洋的娛樂項目,其目的正是為了豐富人們的身心健康,普及人們對海洋的認識,其發展方向順應時代而流。
體育旅游的需求增長在近年來得到驟升,人們對體育的要求越來越精準具體化,所產生的體育消費也逐步提升。而帆船作為自身有限制條件的體育類項目,與珠海本地優勢資源相結合,在休閑旅游方面與之成為相關命運共同體,兩者相輔相成。
帆船運動作為城市旅游產業的重要載體,在我國已經逐步得到重視,珠海對帆船的相關建設也在日益增加,相關工作人員在未來將會成為不可多得的人才。帆船項目具有非凡的潛力,仍有較大的空缺需要填補,而這些空缺,正是帆船運動新趨勢所帶來的重大機遇。
目前高端旅游需求旺盛,在大灣區的帶動下,香港和澳門的高端休閑旅游消費已成趨勢,兩者對珠海的濱海旅游項目遠遠超過個人所得GDP,說明帆船市場具有充分的消費能力,展現出高端旅游的發展潛力。
帆船大眾化也開始成為趨勢,除了奢侈的帆船游艇休閑項目,許多小型帆船項目、團隊建設項目以及親子賽事項目已經成為大眾所趨的方向,與之相對的消費水平適應消費人群已逐漸發生變化。帆船項目因為旅游變得更具有包容性和接納性。
就珠海的濱海運動與旅游產業發展而言,國務院發表的《關于促進全民健身和體育消費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中明確指出“以粵港澳大灣區為重點發展體育產業”,有意將珠海培育成為具有影響力的體育城市,明確指示了體育區域的發展方向,有利于帆船產業的重新布局。《廣東省濱海旅游發展規劃》與《珠海市體育發展“十三五”系列規劃》中也明確指出運動休閑旅游的發展道路是必然的,不僅要擴大內地度假市場需求,還要積極開拓日本、韓國及東南亞的個人濱海休閑度假市場。在珠海帆船產業的基礎上,要大力發展帆船旅游業等與游艇旅游業相關的延伸產業,積極推進與旅游為核心的濱海休閑消費。
由于珠海資源豐富,帆船產業發展的同時可以帶動濱海運動其他相關行業的消費,如游艇、潛水、海鮮市場、沖浪等,都對旅游市場產生較大的良好的沖擊。因此,可大力宣傳以及擴大旅游形象打造旅游城市,帶動濱海旅游產業的發展。以新加坡為例,當地響應政府號召做出措施,新加坡旅游業已占全國GDP的3%,旅游業成為新加坡的主要外匯來源之一,而新加坡的海岸線僅200余公里,相比之下珠海超過其近三倍,珠海旅游行業擁有的潛力之大,應該重于帆船相關產業但不僅于帆船。
帆船作為一個團隊合作的體育競技項目,不僅能達到運動訓練的目的,還能增強團隊凝聚力,增加團隊配合度。在愈加強烈的全民運動的風口下,帆船運動與旅游相結合,運動的同時為旅游帶來了一定程度的刺激體驗感。除了帆船自身的價值,將它用于少兒教育、團隊建設、體能訓練或開闊眼界都能起到積極的作用。
城市發展對兩者都在不斷的創造機會,從而使休閑帶動旅游,旅游發展經濟,而經濟最后又用來發展城市。無限的機遇與契機都會帶動帆船運動的發展,最重要的是順勢而為,而珠海的濱海休閑運動就正是這個勢,我們要牢牢抓住并且把握好它、用好它。
除珠海外,粵港澳大灣區還有廣州、深圳、香港、惠州等城市具有優質的游艇會,帆船產業鏈較為完善,勢必會與珠海產生競爭關系,也會對珠海旅游消費起到調動性。珠海伴隨著鐵路建設不斷完善,將會導致民航的價位下調,城市之間也更易流動,選擇性增加隨之形成旅游同城化競爭,將加大帆船休閑項目之間的競爭壓力。
當前,世界旅游業加速發展,國內旅游業強勢增長,旅游市場之間競爭加劇。國際旅游市場火爆,國外優質濱海旅游資源,如泰國的普吉島、印尼巴厘島、馬爾代夫的皇家島等搶占國內客源勢頭加劇[4]。這些因素都對珠海帆船的旅游發展造成一定的威脅。
基于珠海市的現狀,帆船產業成本較大,群眾路線項目利潤較小。拿九州航海舉例,琺伊28r單人帆船體驗為161元,限坐八人含船長,船只成本約40w,不包括油費停泊費人工費在內,取最大限度人數一天出船四次需要仍需三個月才能回本(400000/161/7/4),由此可見帆船運動的發展革命尚未成功,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可能影響到相關企業家的投資,造成帆船基礎設施建設速度放緩,帆船休閑旅游因此得不到很好的體現。
帆船項目對使用人群的限制將為旅游選擇增加門檻,由于帆船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并伴隨相應的危險,如人為操作不當或客觀因素都有可能導致意外發生,不僅會對帆船產業造成創傷,還會導致群眾對帆船運動產生一定的誤解。
隨著我國海洋戰略和港澳大灣區整體規劃的推進,未來帆船旅游產業發展會更加接軌港澳,為實現灣區戰略,實現海洋一帶一路做好橋頭堡,帆船將作為內陸沿海城市旅游產業的前行軍與主力軍,發揮著無與倫比的作用。
[1]宋鑫陶.帆船是城市旅游的一種產品[J].商周刊,2012(9):57.
[2]陸守芹.基于SWOT的休閑體育旅游發展研究——以連云港市為例[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9,17(12):85-87.
[3]陳猛醒,金德陽.帆船帆板運動發展對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的思考[J].海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28(1):94-96.
[4]王子航,陳家鳴.遼寧省濱海城市體育旅游一體化發展現狀的SWOT分析[J].遼寧體育科技,2019,41(5):10-14.
SWOT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ailing Tourism Industry in the Mainland--Taking Zhuhai as an Example
DANG Zeyu
(Zhuhai Campus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Zhuhai 519000, Guangdong, China)
黨澤宇(1999—),本科生,研究方向:休閑體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