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璦鎣
北京體育大學中國武術學院,北京 100084
我們可以認為在物質的動、靜之間,產生了生命,生命的過程就是一個“動”的過程。混沌初開,人類從茹毛飲血至今科技高度發達,經歷了復雜的變化,通過不斷的總結,相信在未來,人類生存不在忌憚于物質的豐瘠,人們對生存、安全的底線需求逐步上升為追求精神世界的高尚化、多樣化,以及對更高技術的探索,對更新領域的追求。作為伴隨人類發展的武術,走過了安全防御、伸張正義、健體強身、技藝交流的過程,是人類歷史文化中的瑰寶,在未來,武術將繼續發揮其獨有的作用。本文將從人類的本性、武術的起源、發展,人類未來可能的變化,武術在未來的作用幾個方面論述武術與人類的關系。
我們先不論人之初的“善”與“惡”,從能量守恒定律和生物起源的機制來看,人是自然的產物,生命延續的基礎是代謝,這一過程是一套復雜的物理、化學的過程,人的生命過程就是一系列“化”的、“動”的過程,人的本能就是“動”,但作為碳基生物,離不開水、脂肪、蛋白質、糖類等,人類賴以生存的這些物質在在人間并不是直接存在,人類需通過復雜的過程獲取,要獲得滿足人類生存的物質保障,獲取生存基礎資料便成為人類生存的第一要務,為了獲得確保生存的基礎資料,人類的第一意識就是獲得、占據、守護這些延續生命的基礎資料,獲取生存物質成了人類活動的主要工作,生存法則成為人類一切活動哲學或意識形態的基礎。
“弱肉強食”“有錢能使鬼推磨”等規則其實就是大自然的規則、規律,適者生存,在適應自然的過程中,武術應運而生。在條件生存物質匱乏的原始階段,強健的體魄、天賜的力量、威猛的拳頭是必不可少的獲取生存基礎資料的基礎,此時,原始的人性似乎體現為善,強者本能的保護自己的家人、友人、恩人,讓他們得以生存,有安全感,隨著種群的擴大,在殘酷的自然面前,人性似乎又體現為“惡”,還是為了生存,原先為友誼緊握在一起的雙手分開了,緊握拳頭決一生死,爭斗技術便在這“善與惡”“對與錯”之間成長起來,并不斷技術化,技巧化,為了制服對手,技術、技巧要讓自己團隊的人都掌握,只能在內部傳授,而且不能讓對手知道克敵制勝的奧秘,這樣,逐步衍生出江湖門派,每個門派為了自保,不斷將爭斗技能系統化,并不斷發揚光大,從而形成了武術,武術在歷史的長河中優勝劣汰,形成了特有的強身健體、技擊格斗、防御化解、演藝比試的特性,可以說武術是人的本能的升華,是大自然的賦予人類本領,人類將這種本能進行了優化,并發揮到極致,在人類繁衍進化的過程中發揮了功不可沒的作用。
武術在特定的歷史階段對人類社會發展起到了至為關鍵的作用,人的骨子里、靈魂深處深埋著尚武精神,天生好斗,古今中外、現實神話都對英雄人物、民族英雄頂禮膜拜,不管是岳飛還是斯巴達克,無論是奧賽東還是孫悟空,從文學作品《封神演義》《三國》《西游》《水滸》《射雕英雄傳》,到作品中的的騎士牛仔、俠客英豪:佐羅、唐吉坷德、加勒比海盜,歷史傳記中的陳勝吳廣起義、項羽扛鼎、荊軻刺秦、義和團拯救蒼生、行俠濟世、維護和平、匡扶正義、行俠仗義都是對個人功夫能力的美化,或是個人英雄主義,或是歷經千辛萬苦習得真功,可以說武術充斥于平民百姓、王侯將相、千古帝王、江湖宗派,伴隨人類發展同行。
形成:最初,在原始對抗中,雙方拼斗靠的是蠻力、以多勝少,簡單的沖擊、格斗難以制服對手,于是對抗者先從發現自身弱點,再到尋找對手缺陷的過程中,總結規律,從簡單的一招一式,到復雜的套路、心法,逐步形成了功放、較量的技術、技能構架。
完善:通過總結得到的技術在對抗中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彼此又找到克制對手的辦法,于是在不停尋求破解對手招式的過程中,對抗技術不斷精進,并自成體系,在取長補短中,各顯神通、百家爭鳴、武術的雛形漸漸豐滿。
發展:隨著武術技能的完善,他的作用也逐步擴大,從個體你爭我斗,擴展至民防團練、軍隊征戰,這樣對武術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相生相克的各派別之間不停研習技法,把武學逐步推向新的高度,期間,有的技能稱霸一方,有的技術退出舞臺,或又有新的技術脫穎而出,在你方唱罷我登場中,武術漸漸成熟發展,成為嚴謹、有序的一門藝術。
規范:在特定的歷史環境中,從武者的品行良莠不齊,功夫在身對社會的影響是好是壞;一些功法的不科學性貨獨特性對習武者身體的傷害;難度高,不易于普及的功夫等等,如何趨避、如何兼有,“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武行發展過程中,通過一定的規范,武術在不同時代適應了不同時代的發展需要。
歲月更迭,人類在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哲學觀已符合高度文明社會的需求,科技生產力的成熟與高度發展,將把我們推進了一個新的文明時代——智能文明時代,在這個時代勞動力、生產資料已不再是人類生存的必須,不再阻礙文明的進程,服務業、危險行業、高強度人工行業均已被高科技解決,機器人承擔了社會供給、發展的責任,人從出生下來就像植物那樣,只需水、土壤、陽光就可以開放花朵、爭奇斗艷,如同神仙般不為物質基礎所憂慮,無欲無求,開始在文學、藝術、音樂、繪畫、書法、武術等領域尋求新的精神寄托,在那時沒有階級矛盾、種族爭斗,人與人和諧相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們只需為人類發展的秩序和方向達成共識,比如人口數量、人類壽命、自然保護、太空探索等方面進行思考。此時由于科技的進步,機器已完全承擔了人類的保障工作,人們不需要從事養家糊口的基礎工作,消除了供需矛盾,階級也自然消亡,沒有貧賤差別。然而缺失了勞動,人類或許面臨身體、基因等方面的變化,如功能退化、視力衰退、體力下降等情況,此時只有加強運動,才能彌補這些方面的不足,在所有運動項目中,武術無疑是最好的、最適合的一項運動。
基因工程、納米科技、機器人革命三大科技革命影響了人類未來進化,三種技術的發展能夠徹底解決人類所面臨的各種重大問題:
第一,能源問題,能源是推動維持人類文明持續發展的基礎,人類活動一直以來就圍繞能源開展,也是影響人類發展的瓶頸,其實現在地球上所有的能源都是來自于太陽,不管是煤炭、石油、水能、風能,都不過是太陽輸送到地球的能量的另外一種體現形式,由于介質原因,這些能源并不是取之不盡的,從根本上解決能源問題,最直接的途徑就是充分利用太陽能,技術的革新使太陽能得到完全利用,我們能從太陽獲得人類活動所需的全部能源,而且太陽能淡化海水的技術同時解決了水資源的短缺問題,因此,糧食短缺的問題也不復存在了。在零成本電力時代,工廠不間斷的生產出食物,人類的基本生存不在是問題。第二,健康問題,治愈疾病的關鍵在于基因信息,基因工程的成熟,使人類通過藥品可以徹底解決各種疑難雜癥,人類的健康得到充分保證。但科技的發展也是一柄雙刃劍,未來人類活動將完全依托于物聯網,所有人和物都成為網絡的一部分,一旦網絡化出現問題,整個社會將呈現為一片混沌狀態,安全問題必須要依托人類精英管控處理。
未來的社會價值觀和世界觀都會與現在不同,人們有適應那個社會的道德體系、法律體系、經濟運行方式,那時,人類能無償的得到能源,有無限的水和糧食,所有物品和服務的成本為“0”,機器人會代替人類工作,人類生活在一個不必工作的社會,哲學家在為人類未來的未來思考。
新技術的應用,使學習武術的方法多種多樣,除了傳統的師傅傳授,依托互聯網、虛擬現實、經絡刺激、神經傳導技術,習練者可以通過軟件、遠程學習功夫,一招一式、每個動作通過神經刺激大腦,條件反射就可習練,并逐漸固化記憶,對武術傳承、傳播的影響極為深遠。
習武的目的發生變化,防身、行俠的功能不在是習武的目的,以武會友、絕學探追、陶冶情操、品質磨練成為時尚,交流、專業、興趣愛好方面的目的及受影視演繹的作品對武術的包裝使青少年癡迷武術成為未來人們練習武術的動機目的。
武術向新的領域和新的高度邁進,受自然規律限制,以前武術動作的創建已經達到頂峰,在未來技術的支持下,人類想不到、難以做到的動作在CAD、仿生模擬技術下設計動作,通過量子力學原理、反重力技術、基因技術等外力作用下,植入人體納米芯片,可以實現輕功、氣功等武學神功,武術的新動作可以說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武術的表演獎精彩紛呈。
武術對人類個體的影響,從生命科學角度來看,武術對人身體機能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拋開基因、醫療等方面,從基礎來說,生物自然成長過程中運動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要有強健的身體還是離不開肌肉、筋骨的訓練,習武是鍛煉最好的選擇。從意識形態方面來看,意志品質的培養不是先天具來的,主要靠后天習得,武術的習練無疑是最佳選擇。
武術對社會的作用。未來的人類追求完美的自我,文武雙全、風流倜儻是一個人生下來后就開始追求的目標,文不求治天下,武不求打天下,只求實現人生理想、人生目標,在物質完全保障,精神世界為第一位的社會中,這樣的人生目標,武術的重要性可謂一斑,社團門派大興,擂臺交流比試,武狀元開宗立派,成為社會活動的組成部分。除了實現人生的自我目標,居于安全角度考慮,未來社會還需要一些有志、甘于奉獻的精英人士來保障社會正常運轉,而這樣的人也更應該是集高尚修為、智慧、強健身體與一身的人,武術也應該是他們必備的一項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