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亮亮
曲阜師范大學附屬實驗學校,山東 日照 276826
武術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具有強身健體、修身育德以及塑造品格的作用,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崇文尚武、積極進取和奮發向上的精神,可以激發中小學生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和集體榮譽感。2004年4月,中宣部、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實施綱要》文件,體育課應適量增加中國武術等內容,[1]將民族精神教育納入中小學教育全過程,武術運動在我國中小學的開展越來越受到重視。目前,武術在日照市中小學開展狀況總體較好,但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制約了武術在中小學的發展。因此,在了解日照市中小學武術開展現狀的基礎上,提出符合日照市中小學武術教學發展實際的建議,以期促進我國優秀傳統體育文化在中小學的傳承和發展。
武術作為一項民俗體育運動,具有特定的文化內涵,是中華精神的凝聚,中小學是弘揚中華武術傳統文化的關鍵、基礎的啟蒙地,武術在學校體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日照市中小學武術教學開展得如火如荼,促進了傳統體育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作為日照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的羅漢地功拳,開展了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進課堂活動,開發羅漢地功拳校本課程,成立羅漢地功拳武術社團,不僅激發了中小學生習練武術的熱情,促進了非物質文化遺產在青少年中的傳承與發展,而且使中小學體育課程更具地方特色,促進了學校體育課程多樣化發展。
日照市大部分中小學開設了武術課,開課率較高,在中小學武術教學中,低年級主要傳授武術的基本步伐和手型,高年級主要傳授五步拳、青年長拳等內容,教學內容相對統一。
日照市中小學在課外活動時間,開展了課外特色課程,每周1-2次課,由體育教師負責指導,并定期邀請武術協會教練員、武術非遺傳承人進行具體地指導,極大地滿足了有武術愛好孩子的需求,豐富了中小學生的課余生活。
盡管日照市中小學武術開展熱情較高,輻射面較廣,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只有正視問題,才能發現不足,解決問題,推動武術在中小學的進一步深入發展。
中華武術博大精深,歷史發展悠久。但武術在日照市中小學中的宣傳、推廣、普及和開展等狀況令人擔憂。除了傳授基本的武術教學內容以外,涉及的武術文化、民族精神等方面知識內容非常少,對于武術健身價值、教育價值、養生價值和觀賞價值等一直處于缺失狀態,武術文化精神被排除在武術教學的大門之外。[2]
由于一些教師的武術教學觀念滯后,缺乏對武術知識的理解,武術素養稍低,造成一些中小學校對武術開展不夠重視,誤認為武術教學就是領著學生伸伸胳膊踢踢腿,兩人或多人在一起的身體對抗操練,再加上中小學生這個年齡階段具有愛動,好奇心切,模仿能力強的特點,一部分中小學校過度擔心武術學習會引起學生打架斗毆,造成武術教學被邊緣化,不利于中小學武術教學的開展。受傳統思想觀念和應試教育的影響,中小學重視文化課學習而輕視體育課的現象仍然存在, 為提高文化課學習成績,武術課被擠占的現象也偶有發生。
由于中小學班級授課人數較多,一般在35-40人左右,且多數學生沒有武術基本功,組織學生上好一節武術課相當有難度,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武術學習興趣,課上學習效率低,學生“學而無效,習而無果”,很難保證預期的教學質量,影響了武術課的開展。
教材是學生接受知識的工具與載體,武術通常是作為地方特色課程,而各地的特色傳統體育項目大有不同,因此,教材不易統一,這不利于武術的普及和發展,[3]因此,依托地緣優勢,廣泛開展以武術為特色的中小學教材研究,科學開發極具地方特色的、適合各學段的武術教材,已經成為日照市中小學武術課程可持續發展的當務之急。
隨著西方競技體育的蓬勃發展,我國傳統體育文化日益邊緣化,能夠勝任中小學武術教學的教師相對較少,武術專業教師相對不足,迫于體育教學工作安排的需要,一部分其他體育專項的教師臨時改教武術課,導致武術課教學出現“形”似“神”不似,不能充分展現“形神兼備、內外合一”的武術風格特點。由此可見,日照市中小學武術雖然大范圍開展,但專業人才相對緊缺,致使武術在中小學開展的深度還遠遠不夠。
2010年8月,教育部辦公廳與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下發關于推廣實施《全國中小學生系列武術健身操》的通知,決定自2010年9月1日起,在全國普通中小學校推廣實施,[4]目的是為了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讓武術得以在中小學校深入推廣,推動武術教育的持久開展。
結合日照市中小學武術開展情況,依托《全國中小學生系列武術健身操》教材,市教育局與體育局聯合,積極與武術專家聯手,創編適合本地區中小學開展的武術教材。教材內容做到動作簡單、實用、易學,趣味性、娛樂性強,趨向于低齡化,以適應中小學生的身體生理特點。定期組織全市中小學武術教師培訓活動,積極推廣《全國中小學生系列武術健身操》和創編的地方武術教材,充分利用陽光大課間活動,集體進行練習,既能促進“全國億萬學生學校陽光體育活動”的開展,又能積極推廣了民俗傳統體育項目,培養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青少年健康水平。
武術課注重基本功教學,讓中小學生打好扎實的武術功底,才能適應今后的教學活動。尤其是武術的一些手型、步型以及組合動作教學,要達到手法和步法嫻熟運用,能夠有效地為學生下一步的學習打下良好基礎。通過武術文化進行寓意教育傳承、彰顯武術特有的地域文化魅力,有利于武術文化傳統性的回歸,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提升武術課的教學水平。
教師的評價語言是一門藝術,有藝術的評價語言能讓學生體驗學習武術后成功的喜悅,會使學生激情高昂,自信心增強,學習興趣更濃,會更集中精力地練習,以更積極的姿態,主動參與到武術學習中,在快樂學習中完成教學目標。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是全社會共同的責任。武術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通過舉辦日照市中小學生武術賽事活動,引導中小學生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推動全市中小學武術發展,豐富武術文化內涵,打造武術特色學校,堅持以武育德、以武強志、以武展美,讓全市中小學生在學習實踐中感悟中華優秀傳統體育文化的魅力,不斷增強對民族優秀文化的認同與自信,塑造完善人格。
根據學?,F實情況,對在職的體育教師進行武術教學技能培訓,并有計劃地組織一批體育教師外出觀摩學習,加強與其他兄弟學校之間的技術交流,努力提高武術專項技能,提升自身的武術文化修養、武術文化內涵與武德,提高武術教師的專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