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姣姣
開展就業指導工作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做好就業選擇,繼而順利進入心儀的崗位,并且在崗位上獲得良好發展。因此,必須解決在就業指導工作中存在的各種問題,才能真正發揮就業指導的作用。
針對高校學生開展就業指導工作,是幫助其順利進入崗位的有效手段。當前,我國大學生以“90后”為主,大都來自獨生子女家庭,長期受長輩的關愛導致其生活自理能力受到了一定影響,加上缺乏社會經驗,在面對市場時會感覺非常迷茫。獨自就業很容易出現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可以順利進入崗位,并在崗位上獲得良好發展;第二種是無法進入崗位,有的學生即使能夠找到工作也會因為缺乏經驗和能力導致難以適應崗位,甚至會被辭退等。對于這些情況,應通過就業指導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身,同時增強對相關崗位的了解,進而提升學生和相關崗位的匹配度,同時利用就業指導提升學生的各項能力,讓學生更容易找到工作,而且在工作中也可以獲得良好發展[1]。另外,當前高校在就業指導工作中,還需要同時開展創業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業能力,從而進一步緩解就業壓力,這不僅對學生的發展有積極的推動作用,而且高校也可因此獲得進一步發展。所以,各高校一定要正視當前在就業指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然后對問題展開全面分析并加以解決。
對各高校而言,當前的首要任務是做好眾多畢業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同時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意識與能力,積極開展就業指導工作,幫助學生對即將到來的社會挑戰做好充分準備,從而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崗位和社會。因此,各高校需要正確面對以下幾個問題。
當前,很多高校都建立了大學生就業指導中心,有些高校的就業指導中心可以充分發揮作用,但有些高校的就業指導中心卻存在著人員不足的問題,而且有些工作人員并不具備執行就業指導工作的能力,甚至一些人員并非本校教師,這就導致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無法穩定開展,無法形成穩定的就業指導隊伍。受此影響,就業指導工作效果被嚴重削弱。對高校而言,有效地開展就業指導工作必須具備一支專業隊伍,最好由本校教師擔任,教師的社會閱歷及對相關專業知識的掌握應十分豐富,同時還要具備一定的心理教育能力。另外,高校還應不斷加強在就業指導工作中的資金投入,完善各種設備,確保就業指導中心的穩定運行,避免因為資金問題而導致其工作無法正常開展,而這一點也是很多高校經常出現的問題,對此需要提高重視程度。
很多高校對招生工作特別重視,在開展招生工作時都表現得十分積極,而對于就業指導工作的認識程度不夠深刻,甚至一些高校根本就沒有就業指導課程。另外,有些高校的就業指導教師認為就業指導就是告訴學生應該怎樣找工作,或者告訴學生在應聘時怎樣表現自己,認為這就是就業指導工作的全部[2]。這表明教師對就業指導工作出現了極其嚴重的理解錯誤,開展就業指導工作不只是為了幫助學生找工作,同時還要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更要讓學生懂得正確認識自己和崗位,并培養學生的就業信心,這樣學生才能更好地認識社會、勇敢地面對社會,才能順利進入崗位或者通過自行創業謀求發展,否則就業指導工作就淪為了一種形式。
根據教育部的要求,很多高校都已經建立了非常完整的就業信息服務體系,可以為學生提供一站式就業信息服務,并利用各地區的就業信息網和學校的就業信息網幫助學生迅速確定目標單位,從而找到心儀的工作。但這一過程只是在使用當前就業信息服務體系的各項功能,并沒有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也沒有體現出學生主體。比如微信、微博等學生喜歡的網絡軟件并沒有得到充分利用,發布就業信息、招聘信息等通過校園網絡或相關特定的網絡,沒有將這些信息及時推送的學生的社交軟件當中,導致就業指導工作的實時性受到了一定影響。
為了進一步提升就業指導工作成效,高校需對就業指導中心的功能進行明確,妥善安排就業指導中心各工作人員的分工,明確崗位職責,確保就業指導中心能夠穩定有序地運行,以促進就業指導工作的正常開展。當相關人員的職能確定以后,需要明確就業指導工作的細節,同時制定就業指導工作詳細方案。另外,高校要加強對就業指導中心的資金投入,完善各種設備,比如計算機、投影儀、打印機等,同時也要為就業指導中心建設資料室、咨詢室等功能教室,逐漸完善就業指導中心的隊伍建設。首先,可進行內部挖掘,在學校的教師團隊中選擇符合要求的人員開展就業指導工作,也可以進行外部招聘,但要對相關人員進行全面考核,確定其能夠完全符合就業指導工作的相關要求。另外,定期針對就業指導教師團隊開展培訓,使他們能夠具備正確分析社會就業形勢、開展心理指導、創新創業教育等工作的能力,以此不斷增強就業指導機構的職能。高校在就業指導工作中可以納入優秀畢業生,比如已經在崗位上獲得良好發展或者創業成功的畢業生參加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這樣學生對就業指導的認可度會得到進一步提升,更有利于就業指導中心職能的發揮。
在入學之初,學生就要對就業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同時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制定職業生涯規劃,在大學期間按照職業生涯規劃逐步前進,以此逐漸得到提升。負責就業指導工作的教師需要為學生制定職業生涯規劃提供幫助,讓學生能夠對自身所學專業以及相關行業作出正確判斷,接下來讓學生明確自己想要做什么、適合做什么以及能做什么,真正為自己的未來發展做好全面準備,這就要求教師在為學生提供幫助的同時可以開展各種模擬訓練,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逐漸增強專業素養,同時可以促進學生職業生涯的可持續發展。教師還要充分發揮第二課堂的作用,比如可以在開展工作過程中通過創業講座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利用創新創業模擬豐富學生的創新創業體驗,也可在教育過程中引入相應案例,這樣不僅可以增加說服力,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熱情,避免在創新創業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各種風險[3]。高校也可以通過和學生合作的方式開展就業指導工作,比如可以由學校為學生的創新創業提供技術幫助和資金幫助,解決學生的后顧之憂,讓學生可以更積極地投入到創業當中。但這里有一點需要注意,就業指導不僅是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同時也要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指導,從而讓學生能夠正確認識自身情況,緩解就業問題導致的壓力[4]。另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懂得主動思考,進而更高效地開展就業指導,這樣才能促進就業指導工作成效的不斷提升,進而真正發揮就業指導工作的作用。
在信息時代,很多工作都可以在信息技術的影響下不斷提升成效,對就業指導工作而言,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可以促進學校、學生、社會的統一,因此宣傳工作也要具備完整的就業信息服務體系,同時還要將服務體系延伸到學生群體當中。也就是說,高校在利用信息服務體系開展就業指導工作時要加強和學生聯系,關注學生主體,滿足學生的需求[5,6]??梢酝ㄟ^創建就業指導工作的微信群或公眾號,定期向學生推送就業服務信息,也可以利用微博賬號等調查學生的就業需求,然后以學生需求為基礎有針對性地提供就業指導服務,這樣學生也更愿意接受指導,就業指導工作將得以順利開展。
綜上所述,就業指導工作是高校工作內容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做好就業指導可幫助學生順利進入崗位,并在崗位中獲得良好發展,以此達到降低就業壓力的目的。因此,各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人員需要正確看待這項工作,明確當前存在的各種問題,同時采用針對性的解決措施,這樣才能促進就業指導工作的順利開展,進而促進學生和學校的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