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朝陽學校 莊春妹
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朝陽學校小學部(原新源里小學),始建于1968年。 2014 年2 月19 日合并到清華附中朝陽學校,成為學校的小學校區。目前,小學部有18 個教學班,學生538 人,教師47 人。
在辦學實踐中,我校始終堅持“以育人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為了每一個學生個性自由而全面發展”的教育思想和辦學傳統,以為“健康、快樂、自強、厚德的人生奠基”為育人目標,一切從學生的健康成長出發,把健康教育工作放在學校的主體工作中。
學校一直將心理健康教育放在工作首位,始終重視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早在20 世紀90 年代初,學校就引入北京師范大學和中科院心理所的專家力量,參與市級和區級的心理健康教育試點實驗和課題研究。學校先后被評為心理健康關愛工程優秀學校、心理健康關愛工程優秀基地校和心理健康關愛工程種子校、朝陽區首批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在這些優異成績的鼓舞下,我校探索出了以“自主管理 引導學生成長”為理念的心理特色教育。
近年來,學校充分挖掘“自主”心育工作特色的成長鏈條,把“自主”的鏈條與“自覺”和“自知”串聯起來,以積極心理理念為引導,以“自覺、自知、自主”為特色促進學生積極自主發展。
“自覺”——自我覺察層面,了解自我的豐富內涵和與眾不同,更好地“看到”自我;
“自知”——認知層面,強調學生的自我判斷和選擇,在自我選擇過程中提高認知水平;
“自主”——實踐層面,在自覺、自知的基礎上,以認知引領行為,達到人格的和諧統一。
“三自”特色突出清華附中朝陽學校“為健康、快樂、自強、 厚德的人生奠基”的育人目標,多渠道促進小學生積極成長,為其快樂學習和積極生活服務。
自主管理是指學生作為具有獨立人格的個體,對自我目標、思想、行為及心理變化的調控與把握。只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通過對自身行為進行自主管理,才能達到自我培育,達到道德品質內化的效果。
1.構建機制
學校成立心理健康領導小組,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長效機制,完善教師的培訓機制;建立實時心理教育評價機制;建立心理咨詢和跟蹤體系、建立家校協作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1)組織機構

(2) 職責分工
為更好地落實工作,責任到人,我校對此做了明確規定(如表一)。
2.融入課程
以課堂教學為主渠道,探索“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緯度在課堂主渠道中的實效性。小學部明確心理健康教育滲透作為評課的重要指標,制定了《學科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評價表》,引導教師挖掘學科心育內容。以“心理主題班會”為推進模式,積極引進專家資源,開設“心理活動課的設計”“讀懂學生,促進發展”心理講座專題講座,開展“微行動 進課堂”心理班會研究,課堂中表達方式新穎,引領孩子在自然純樸的體驗活動中感受真善美。
3.實踐養成

表一
我校圍繞“三自”特色,精心設計系列心理實踐活動,讓學生在體驗和實踐中“自主”成長。我們設計了《魅力體育 有我更精彩——體育節學生實踐活動手冊》以及《文化浸潤心靈 藝術點綴生活——文化藝術節學生實踐手冊和教師指導手冊》《收獲的季節——我的學習我做主》等手冊。在多姿多彩的實踐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每個孩子都能找到自我的價值和發展,在不同的體驗活動中體驗、感悟“自覺”和“自知”,自主快樂發展。
4.開展家校聯動,打造“三自”教育的良好家庭環境
學校建立健全協同育人機制,對家長進行《您就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師》《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健康是家長最重要的事業》等心理培訓。建立完善家庭協同育人的方式,突出家長教師協會的職能,成立校級和年級家長教師協會,修訂協會章程,印編工作手冊,通過家長會、家長開放日、校園網站和官方微信等形式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和聯系,每學期開展“家長講堂”“家長好書推薦”“營養餐周反饋”“志愿者進校園”等工作,形成全員、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5.總結班級自主教育的實踐途徑
依托全國十佳小學班主任、朝陽區班主任“名師”命名的“鄭秀珍班主任工作室”(為首批朝陽區優秀班主任工作室), 運用“聯動”的學習、實踐、研究模式,促進整體班主任隊伍及學生養成教育的進一步提升。結合區級德育“十一五”課題《家校合作,培養小學生的好習慣》(朝陽區優秀課題成果獎)經驗,深入滾動研究區級德育“十二五”課題《“小主人”模式下班級自主教育研究》。對于班集體建設中自主教育的組織管理保障途徑、學生主體參與制度建設途徑、班級管理工作組途徑;班級文化途徑;自主心理教育途徑、“自主性社團”途徑、以評促進的榜樣式自主教育途徑等進行了研究和探索,并研制出了小學部“‘積極的生命 自主的人生’——在班集體中培養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指標體系”并進行有益嘗試。
我校始終堅持一切從學生的健康成長出發,以積極心理教育引導學生“自覺”“自知”,促進學生自主成長,獲得學生和家長的認可,辦學滿意度高。2015—2019 年,小學部滿意度得分均高于朝陽區平均滿意度、位于區級前列。
我校將繼續秉承“十三五”規劃確立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以《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2012 年修訂)為依據,結合學校的教育思想和辦學傳統,實現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成果孵化與影響力建設,以促進成果價值的凝練與提升,并著力于成果持續影響力的建設。
一方面,系統梳理提升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朝陽學校(小學部)過往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果,以“開放與共享”發展理念促進區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發展;另一方面,以“創新、綠色”發展理念引領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與內容創新,以“協調”發展理念促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學校、家庭、社會的協調發展,形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思維、新模式、新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