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門頭溝區教師進修學校 楊立華
隨著時代的變遷教育方式也在逐步發展,網校、網課漸漸進入了家長和學生的視線,基于學生的需求,一部分學生已經走進了網絡課堂,“直播”“錄播”課程得到了家長和學生的充分認可。這種線上學習方式是今后學生線下學習的輔助形式,混合式學習將是必然趨勢。由于線上教學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對于碎片化和固化的知識點教學存有優勢,但語文學科是母語學科,其主要特點就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一,線上語文學科教學如何彰顯其教學價值,教學效益最大化,我進行了思考與實踐,分享如下。
語文學科本質是對語言文字的學習、理解和運用,其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即語言文字的理解與運用,思維的發展與提升,審美的鑒賞與創造,文化的理解與傳承。學生在學校利用語文教科書、語文學習的各種資源,利用教師搭建的各種學習的平臺,把握語文學科本質,積極自主建構,提升語文必備品質和關鍵能力——即語文核心素養,這是在完成語文課程的規定性動作,線下教學作為主渠道教學教師能夠準確地定位,我們的線上語文課堂教學本質依然不能變,目標不能移。
那語文教師應該選擇什么切實的教學內容來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發展進行有益補充呢?首先要基于《語文課程標準》中的語文學科要求。語文學科教學五大領域:識字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和語文綜合性實踐學習,每個學段對每一個板塊的教學都有明確的要求,都是以階梯狀落實三維目標,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因此,線上語文課堂教學的大方向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五大領域教學內容為基礎并且保持一致,要以培育語文學科素養為終極目標,不要跑偏。而要設計什么教學內容,還要針對學生需求,學生在語文學科哪個領域知識和能力相對比較薄弱,有待發展和加強,我們就可以從這一領域出發去設計教學內容,以便更有針對性地補齊短板。
為了避免零敲碎打,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內容設計,讓學生進行深入系統的學習,線上課堂教學內容可以聚焦語文學科某一個領域,設計系列化的教學內容,不斷在廣度上進行拓展,在深度上加以延伸,體現教育教學的漸進性。學生的認知是有一定規律的,由表及里、由易到難、由形象到抽象,由點到面等等,而且語文素養的形成更是需要一定時間的,短則幾年,長則幾十年,因此在學生學習的黃金時期,網絡教學的情形之下,學生的專注力不夠,教師的引領更不能著急而為之,一定要小火慢燉,讓孩子找到學習的樂趣,而這種樂趣并非來自外在的刺激,而是系列性的學習內容本身散發出來的魅力和教師的人格魅力。語文學科教學就要推動學生不斷地、循序漸進地從語言文字實踐中感悟、體驗、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感受文學的魅力和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喜歡上線上語文課堂,并在線上語文課堂有所收獲。
語文課堂教學由教室搬到網絡,由于學習空間發生了改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活動相應減少,主體地位也隨之減弱,這就極大地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果。其實我們的線上課堂依然可以在教學內容集中的基礎上實現形式多樣化。除了教師經常使用的PPT 之外,教師可以將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音頻、乃至于學生資源等學習資源合理地運用在課堂上,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學習熱情,使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線上學習中去,進而提高學習效率,使線上課堂同樣綻放光彩。
基于以上思考,在學生即將畢業之際我開啟了我區六年級線上語文的教學設計與實施,并取得了可喜的效果。
線上語文教學內容設計前,我通過上學期對學生學業水平測試調研,發現學生的閱讀素養和文學素養方面比較薄弱,于是就針對閱讀領域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通過兩個月線上持續教學引領學生深入閱讀,習得閱讀的方法,總結閱讀經驗,形成閱讀習慣,為學生可持續閱讀奠定基石。由于語文學科具有實踐性特點,學生的閱讀素養和文學素養必須在閱讀實踐中得以發展。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重視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關注學生通過多種媒介的閱讀,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優秀的閱讀材料。加強對課外閱讀的指導,開展各種課外閱讀活動,創造展示與交流的機會,營造人人愛讀書的良好氛圍。針對學生現狀和《語文課程標準》建議,我區六年級線上語文教學要設計哪些內容呢?我們建立了“云課堂錄制”團隊,大家就沿著閱讀領域靜心思考、交流研討,最終確定了以“親近經典,走進作家”為主題的系列內容,通過引領學生讀著名作家經典作品,欣賞其或優美、或含有哲理、或豐富情感的美文佳句,體會其作品深刻內涵,感受作者獨具的寫作風格,進一步認識作家,提升文學素養和閱讀品位。接著又出現疑問:我們要帶學生走進哪些作家?他們的哪些作品?團隊教師翻閱新統編小學語文教材,梳理了小學階段學生所接觸過的古今中外的著名作家,最終選定了八位著名作家:老舍、李白、蘇軾、海明威、馬克·吐溫、魯迅、朱自清、史鐵生。教師還針對每位作家的風格給每節課起了畫龍點睛之筆的題目。(見表一)

表一
緊接著,團隊老師們把教材中每位作家的作品一一整理,為了實現小初銜接順利發展,教師又找到了初中教材中這些作家的作品進行參考??傊@一系列內容的設計以“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和文學素養”為主線,借助梳理和拓展這些著名作家的文學作品、解讀和分析文學作品的過程,教師的文學素養和教學功底首先得以豐厚,為系列的課程設計奠定基礎。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為了能夠呈現給學生貨真價實的線上課堂,教師閱覽大量的課內課外相關素材,精心挑選學生喜歡、易于接受且有價值的教學內容,從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入手,設計教學活動;為了使網課不單調、不枯燥,教師引用各種教學資源,朗讀者中的視頻、播音員的專業音頻,生動經典的故事……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為了呈現最佳教學效果,教師還聆聽了優秀的網課,觀摩精彩的線上教學課例,從中汲取經驗;為了能夠實現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教師創新了直播、錄播的環節,適當連線學生,共同錄課,線上課堂不再是教師一言堂,不再是一張PPT 用到下課。經過大家的努力一個系列八個30分鐘的線上課堂閃亮登場。
線上課堂播出后,學生非常感興趣,每天通過教師引領,去閱讀經典文學作品,賞析珍饈佳句,深入領略一名名作家的風格,使得學生大開眼界。孩子們跟隨教師徜徉在優美、雋永、激昂、憂傷……文字的世界里,享受語言文字帶來的熏陶以及精神上的洗禮。有的學生聆聽了云課堂之后,激動地和錄課教師在微信中交流體會:
“‘云課堂’向同學們推出了‘走進作家系列’課程,在這短短的幾節課里我們走進了民族藝術家老舍先生的質樸世界,領略了‘詩仙李白’的浪漫情懷,感受了硬漢作家‘海明威’不可模仿的一生。其中‘硬漢作家海明威’的創作歷程,令我感到驚訝,我無法想象這是個怎樣的奇跡——為了作品簡潔,他餓著肚子去寫;只用一只踮著的腳站立去寫;在寒冬中故意只穿單衣去寫,這些常人無法想象的寫作方法使他的小說找不出一句廢話。看完這節課以后,我想著:這可能就是所謂的硬漢精神吧?!?/p>
“‘云課堂’架起了我們和老師之間學習的橋梁,老師講述得十分清晰有趣,讓我能在快樂的同時獲取了知識。第一次以這種方式上課的我,因為‘云課堂’而更加自律,更加專注,期待認識更多的著名作家?!?/p>
“老師,我想讓‘云課堂’一直播下去,這樣我們就能了解更多的著名作家!”
……
可見系列化的課堂開闊了學生的視野,觸動了學生的內心,養成自律的好習慣,激發了閱讀欲望,更在做人方面給學生以啟迪??吹匠醮尉W課產生這樣的效果,教師們欣喜萬分,他們傾盡全力設計出每30 分鐘的內容,真正地使學生走近更多的經典佳作,走進更多的文壇巨匠,引導學生愛上了文學。
線上語文教學遵循教學內容的“針對性”“系列性”,教學形式追求“豐富性”,這樣的課堂就會帶給學生無窮的發展。在此次“云課堂”中,李白的浪漫、魯迅的愛憎、朱自清的詩意……都不是空話,因為我們實現了線上語文教學的價值?!霸普n堂”作為學生非校內語文學習的一種方式,它的教學目標和教學設計務必考慮其定位,務必符合學生的學習認知規律,務必追求學生實際獲得。此次“云課堂”語文教育初探,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我們會繼續思考和實踐“云課堂”教學,助力學生的語文素養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