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芊芊
毽球賽事影響及未來路徑探索
莊芊芊
(華南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6)
運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等方法,對中國毽球賽事進行研究。目前,我國毽球賽事以競賽形式促進毽球項目推廣,通過毽球賽事帶動貧困地區發展的影響作用。同時提出對未來毽球賽事發展的優化路徑:(1)逐步規范毽球賽事規則,營造良好比賽環境;(2)招募賽事活動運營單位,促進毽球賽事規范化;(3)加大毽球運動推廣力度,擴大毽球影響范圍。
毽球;賽事;影響;路徑探索
毽球運動,又稱踢毽子,是一項起源于漢代、在民間廣為流傳的民族體育活動,發展至今被重新賦予現代體育的內涵,演變成為網毽、花毽、圍毽等。在古都北京,踢毽子在民間有一個富有詩意的稱呼——翔翎。
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隨著時間的推進以及毽球愛好者對毽球需求的不同,毽球運動逐漸發展為幾個分支運動形式。網毽是目前接觸人群最廣泛的一種毽球運動形式,由于有嚴格的競賽規則與規范的大型賽事為支撐,因此,在毽球運動中網毽的參與人群是最多的。隨著時代的進步,毽球運動的內涵逐漸被賦予新的意義,既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又要保證其運動本身的科學性。
毽球是中華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優秀代表,又是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全民健身項目。黨和國家對體育事業發展提出“全民健身”與“奧運爭光”的新任務、新要求,明確指出全面推進群眾體育是“全民健身”的一項重要任務。體育總局相關文件提到,要將廣播體操、健身操、毽球、跳繩、太極拳、健身氣功、《科學健身十八法》等作為開展“6·10”、“全民健身日”和冬季運動推廣普及活動的主要內容,創新活動形式,豐富活動內涵,切實體現成效。
2014年取消體育賽事審批權、2018年體育總局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體育賽事活動監督管理的意見》等一系列配套舉措,折射出中國體育產業政策為體育賽事護航,管理由粗放到集約、由單一的事先行政審批到全程監管服務全面轉型。為了鼓勵社會主體多元參與體育賽事,充分調動社會資本,各級政府部門相繼制定利好政策,貫徹落實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的總體部署,確保賽事穩定健康持續發展。
面對新時代下群眾體育的多元化需求,我國毽球賽事積極順應新時代主題,明確其定位與角色功能。近幾年,全國性毽球賽事由之前國家體育總局主辦調整為由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指導下中國毽球協會主辦。目前,我國主要的標志性毽球賽事有:全國少數民族運動會、全國毽球錦標賽、全國學生毽球錦標賽、青少年毽球錦標賽等,主要賽事組織形式有運動會、錦標賽和公開賽三種,各組織形式也在國家體育政策與社會、市場需求下更加規范化、專業化。根據毽球發展需要,每年一屆的中國大學生毽球錦標賽自2016年起更改為中國學生毽球錦標賽,新增了中學生組別,由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中國中學生體育協會主辦,中國大學生體育協會毽球分會執行。這一改變除了豐富了競賽形式與運動員人員的多樣化,更將目前毽球“學校推廣模式”和“競賽推廣模式”兩大推廣模式更好的運用起來。群眾體育賽事的發展形勢,對毽球項目亦有著不容忽視的促進作用。新時代背景下,群眾體育賽事作為我國群眾體育發展的主要內容,是推動全民健身計劃健康發展的重要引擎,如廣州舉辦的“毽王爭霸賽”,鄭州舉辦的“毽王公開賽”等,為毽球運動的推廣、宣傳提供了平臺與機遇。
近年來,國家體育總局開創體育扶貧新模式,通過“體育賽事帶動貧困地區旅游業發展”、“體育活動促進教育提升”、“體育技術助力產業發展”等多種模式和途徑聚焦脫貧攻堅。繁峙縣是國家體育總局定點扶貧縣,其舉辦的中國繁峙毽球公開賽,是由中國毽球協會、中共繁峙縣委、繁峙縣人民政府主辦,繁峙縣衛健體局和繁峙縣體育發展中心承辦、國體總局扶貧工作組協辦的體育盛會,2017年至今已成功舉辦三屆。這些體育賽事活動的舉辦,進一步促進了體育活動在繁峙縣的廣泛開展,參與健身活動的人員不斷增多,為增強群眾體質、豐富群眾生活貢獻力量。扶貧要扶智,更要扶志。在這方面,體育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一些基層貧困村往往存在凝聚力不強、“等靠要”思想嚴重的情況,一場高水平比賽看下來,一場身邊的全民健身賽事打下來,經常就能凝心聚氣、斗志昂揚。這也正是國家體育總局近些年將全國毽球公開賽、全國大學生籃球賽設置在繁峙、代縣,組織開展當地或周邊地區區域性傳統體育賽事的重要原因。
體育競賽規則的確定性品質,即體育競賽規則被視為反映體育競賽內在規律的知識存在和話語文本,在體育競賽中具有普遍適用性和客觀真理性,表述為體育競賽的“真理”話語。評判一項運動競賽開展是否合理、科學,最主要的還是要看體育競賽規則是否合理。目前,競賽規則的合理性已經成為衡量體育競賽的公平性、科學性的一項重要標準,它不僅能夠使運動員發揮出真實的運動水平,同時也能夠充分將教練員的戰術意圖、裁判員的執哨能力等發揮出來。目前,毽球運動包含了幾種運動形式,其中網毽作為目前人群運用最廣泛的毽球運動形式,就是因為它有嚴格的競賽規則與規范的大型賽事為支撐。在基層的毽球活動中,平推毽是主要的運動形式,運動人群主要以群眾業余毽球愛好者為主。2018年,中國毽球協會出版了《平推毽球競賽規則》規范了平推毽的比賽規則。平推毽球規則的制定,最終目的是為了促進毽球運動可持續發展。
2019年,國家體育總局社會體育指導中心發布《中國毽球協會關于招募賽事活動運營單位的通知》,對招募的中國毽球協會賽事活動運營單位提出明確的合作要求。鑒于目前毽球運動在國內普及程度較其他熱門運動項目存在一定差距,合作內容除負責全國性比賽之外,以協助辦理教練員、裁判員培訓班,協助運營大眾運動技術等級(段位制)、基層毽球推廣活動為主。這對毽球賽事規范化發展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中國體育事業在國家政策支持下穩步向前發展。為努力實現“體育強國夢”,毽球的內外部功能從一定程度上將競技體育與群眾體育融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對推廣毽球運動的建議進行了答復:毽球是中華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優秀代表,又是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全民健身項目,國家從規劃項目發展、制定等級標準、推進項目進社區、加強國際交流和社會宣傳,加強青少年毽球教育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動毽球運動推廣和普及。毽球運動項目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得以良好的發展、推廣,吸引眾多毽球愛好者參與。
毽球作為我國優秀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歷史悠久,發展至今有其存在的意義與價值。毽球賽事開展是展現毽球項目魅力,普及毽球的一個強有力的手段。普及毽球運動項目又對毽球賽事的開展起積極作用,二者相輔相成。
[1]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總局關于開展2019年全國廣播體操、工間操展演活動的通知[EB/OL].[2019-9-25].http://www.sport.gov.cn/n316/n336/c903114/content.html.
[2]王亞坤,武傳璽,彭響.新時代我國群眾體育賽事發展困境及優化路徑[J].體育文化導刊,2018(11):1-5.
[3]熊山鷹.體育競賽規則的本質主義癥候[J].廣州體育學院學報,2010,30(5):5-8.
On the Influence of Shuttlecock Match and the Exploration of Its Future Path
ZHUANG Qianqian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006, Guangdong, China)
莊芊芊(1995—),碩士生,研究方向:運動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