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國宏,龔飛,朱張峰
(1.海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浙江 金華 322100;2.南京工業大學,江蘇 南京 211816)
圍堰是指在水利工程建設中修建永久性水利設施的臨時圍護結構[1],其作用是防止水土進入建筑物施工現場,從而將圍堰內的水排干,開挖基坑,修建建筑物。鋼圍堰是水工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技術,鋼板樁圍堰則是最常用的板樁圍堰,其具有強度高、施工簡便、防水密封性能好、可重復使用等突出優點,在橋梁工程[2-5]和隧道工程[6-7]得到了廣泛應用。
本文以某自來水廠工程取水頭施工項目為背景,詳細介紹了本工程采用拉森鋼板樁圍堰施工的方案設計、受力驗算及施工工藝,期望為其他類似工程提供參考。
該自來水廠單側臨湖,場地分布著較厚的河相沖積物,地貌單元類型屬海積平原沉積類型。場地原為農田,擬建場地內有多條排水溝及水塘,寬約1.5m~15.0m,深約0.50~2.40m,大部分排水溝已經干涸,溝底無淤軟土,較深水溝局部有0.10m~0.60m水深,溝底有0.10m~0.30m左右淤軟土,地勢不平整。
取水頭位于湖底,湖水面高程約+3.00m,施工涉及土層由淺至深分別為淤泥、黏土、細砂和粉質黏土。由于水下施工,故采用鋼板樁圍堰施工技術。
根據工程特點,采用鋼板樁圍堰施工方法,鋼板樁采用拉森Ⅵ型鋼板樁(SP-Ⅳ),材質SY295,單根長度為15m,圍堰平面呈圓形,軸線直徑34.0m,共設置三道內支撐。圍堰頂高程為+3.50m,圍堰底高程為-11.50m,封底混凝土厚2.0m。
鋼板樁圍堰方案示意圖見圖1。
基于等值梁法,并借助Midas/Gen軟件進行鋼板樁圍堰結構應力及入土深度驗算。計算過程中作出如下假設:
①計算時取1m寬單位寬度鋼板樁作為計算對象;
②因圍堰兩側土全部處于水下環境,處于飽和水狀態,為簡化計算且偏安全考慮,不考慮土的粘聚力(c=0);
③彎矩為零的位置約束設置為鉸接,故等值梁相當于一個簡支梁,方便計算;
④假設鋼板樁在封底混凝土底面固結;
⑤土壓力計算采用不考慮水滲流效應的水土分算法,即鋼板樁承受孔隙水壓力、有效主動土壓力及有效被動土壓力。
根據施工過程,分解為三個工況分別進行計算,具體如下:
①工況一,第一道內支撐安裝后,圍堰內抽水、清淤至-0.55m,第二道內支撐未安裝前,該階段鋼板樁受力最大,為最不利狀態;
②工況二,第二道內支撐安裝后,圍堰內挖土至-4.05m,第三道支撐安裝前,該階段鋼板樁受力最大,為最不利狀態;
③工況三,第三道支撐安裝后,圍堰內繼續開挖至-5.55m,封底混凝土澆筑前,該階段鋼板樁受力最大,為最不利狀態。
各工況計算簡圖見圖2。
通過驗算,各工況下鋼板樁最大應力值為76.7MPa,入土深度滿足安全要求。
由鋼板樁驗算結果,第一道內支撐最大支撐反力為81.1kN,第二道內支撐最大支撐反力為271.5kN,第三道內支撐最大支撐反力為201.5kN。因此,可只驗算第二道內支撐。
采用Midas/Gen軟件建立內支撐結構有限元模型,并進行計算,見圖3。
計算可知,第二道內支撐最大位移為8.733mm,圍檁最大組合應力為192.4MPa,鋼管最大組合應力為138.1MPa,均滿足安全要求。
考慮封底混凝土及鋼板樁圍堰自重,進行整體抗浮驗算,經計算,抗浮安全系數為1.19,大于1.05;抗基坑底管涌安全系數計算得3.08,大于1.5;在工況三下圍堰內挖土至-5.55m時,須驗算坑底的承載力,如承載力不足,將導致坑底土的隆起。本工程基底抗隆起計算參照普朗德爾和太沙基的地基承載力公式,并將鋼板樁底面的平面作為極限承載力的基準面,承載力安全系數計算得4.0,大于1.2,均滿足安全要求。

圖2 各工況計算簡圖
①先打導樁,在導樁上焊支撐架,導樁擬采用I28b型工字鋼。

圖3 內支撐計算
②在支撐上安放導梁、導梁采用鋼板樁。
③采用全站儀精確定位角點做坐標。
④先施工圍堰上游鋼板樁,然后施工下游鋼板樁。
取水頭混凝土施工并養護完成且取水管施工完成后,進行鋼板樁圍堰的拆除工作。
鋼板樁拔除方法為先用打拔錘夾住鋼板樁,向下振動,使樁與周圍土體、板樁松動,然后緩慢向上振拔。振拔過程中,注意觀察夾具是否松動,防止“中途”掉樁。
鋼板樁拔除結束后,對場地進行整理,清除雜物,保持水土環境整潔無污染。
由于取水管頂管施工與鋼板樁圍堰施工存在交叉,擬定在取水管頂管至圍堰位置時,在相應位置對鋼板樁圍堰進行切割開口,以便于頂管頂進。頂進過程中,應密切注意水土情況。
通過詳細的方案設計、計算分析及工藝控制,鋼圍堰施工技術在該自來水廠工程取水頭施工中得到了良好實施,可為同類型工程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