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繼瑞 陳偉珠 侯智容
深圳市龍崗區第五人民醫院手術室,廣東深圳 518111
腹腔鏡異位妊娠的治療在輸卵管妊娠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療效確切。但腹腔鏡手術存在出血、嘔吐等并發癥,同時患者心理負擔大,患者治療期間的護理極為重要[1]。常規護理難以滿足上述要求,優化腹腔鏡下異位妊娠輸卵管切除術患者手術護理效果一直是學者們和護理人員關注的焦點問題。治療性溝通是護患溝通的一種方式,國內外護理界認為該方式是體現護理人員職業價值的三大護理行為之一[2],已在腫瘤科、呼吸內科等多科室應用,并取得顯著療效。人文關懷是臨床護理工作人性化的體現,其目的在于提高患者關懷和尊重程度[3]。本研究對本院132例行腹腔鏡手術的異位妊娠患者實行基于人文關懷的治療性溝通。旨在探究該護理模式對患者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行腹腔鏡的異位妊娠患者132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68例)和觀察組(64例)。其中對照組平均年齡(28.39±5.31)歲;平 均 體 重(52.68±9.05)kg;輸卵管妊娠54例,卵巢妊娠2例,子宮瘢痕妊娠8例,其他類型4例。觀察組平均年齡(28.52±5.24)歲;平均體重(55.21±9.28)kg;輸卵管妊娠50例,卵巢妊娠3例,子宮瘢痕妊娠6例,其他類型5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已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①符合異位妊娠的診斷標準[4],均行腹腔鏡異位妊娠手術,術中病理學證實為異位妊娠;②意識清晰,精神正常,有一定語言表達能力,能配合問卷調查。排除標準:①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者;②早期異位妊娠,可保守藥物治療者;③異位妊娠大出血,需急診開腹手術者。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全面評估患者的病情,根據評估狀況給予相應的護理措施,如患者體溫過高時,予以降溫處理;患者過度疼痛,予以一定鎮痛。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予以基于人文關懷的治療性溝通。①成立治療性溝通團隊:婦產科組建,小組組長(婦產科護士長),小組成員(6名綜合能力較強的護師);所有小組成員均接受婦科和心理學專家的治療性溝通培訓,培訓共5次,每次120 min。②評估工作:患者入院當天,收集患者相關背景資料如社會關系、文化水平等。用親切平和的語言同換建立初步的和諧溝通狀態,評估患者抑郁、焦慮、睡眠質量評分和對腹腔鏡、異位妊娠等相關知識的認知水平。③治療性溝通:包括術前、術后治療性溝通。術前治療性溝通(對擔心手術效果的患者詳細講解該術士的相關知識、術后效果及可靠性,介紹手術醫生、手術安排及手術環境。對術前抑郁焦慮狀態者,采取聽音樂、傾訴交流等方式,盡可能緩解患者不良情緒;對擔心影響夫妻關系者,重點加強與其家屬溝通,給患者營造良好的治療環境);術后治療性溝通(對術后疼痛者,向其說明疼痛原因,播放輕緩音樂;疼痛難耐者,可予以適量嗎啡等鎮痛藥物;腹部不適者,可予以適度的腿部和腰部按摩,每30分鐘翻身一次,預防褥瘡;給予患者飲食指導,鼓勵患者傾訴煩惱,向患者及家屬詳細講述術中、術后如何配合治療和護理,以達到更好的臨床療效);溝通時間(下午13∶00-16∶00,每次30 min,共6~8次)。④人文關懷:包括術前、術中和術后人文關懷。術前人文關懷(詳細講解術中可能出現的并發癥、手術體位、麻醉配合等,和家屬積極溝通,給予患者更多關懷,增強患者信心,盡量緩解其焦慮情緒);術中人文關懷(給患者營造舒適、安靜的手術環境,使用暗示性、安慰性語言引導患者深呼吸,緩解其緊張情緒;保護患者隱私,尊重護理倫理);術后人文關懷(于患者蘇醒第一時間告知患者手術成功并送上祝福;于患者術后第2天親切詢問患者睡眠、飲食、疼痛情況,觀察傷口情況,加強患者心理疏導工作)。
觀察兩組患者焦慮、抑郁、睡眠治療評分,手術相關指標及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
1.4.1 焦慮、抑郁、睡眠治療評分 抑郁自評量表(SDS)[5]、焦慮自評量表(SAS)[6]評價患者負面情緒,SDS 能反映患者主觀癥狀和客觀表現,包括20個條目,每個條目1~4分,總分80分;SAS 能反映有焦慮癥狀患者的主觀感受,包括20個條目,每個條目1~4分,總分80分,評分越高;兩個量表負面情緒越嚴重。匹茲堡睡眠質量(PQSI)[7]評價患者睡眠,由9個自評和5個他評條目組成,而其中18個條目組成7個因子,每個因子按0~3級等級計分,總分21分,評分越高,睡眠障礙越嚴重。
1.4.2 手術相關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肛門排氣時間、進食時間、住院時間。
1.4.3 術后并發癥 觀察兩組患者出血、滲液、惡心嘔吐、頸肩背部不適等并發癥;總發生率為各并發癥發生率之和。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9.0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患者SDS、SAS及PQS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SDS、SAS及PQSI評分均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干預后,觀察組術中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時間、肛門排氣時間、進食時間、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DS、SAS及PQSI評分的比較(分,±s)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SDS、SAS及PQSI評分的比較(分,±s)
與同組干預前比較,*P<0.05
組別例數 SDS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SAS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64 68 49.32±5.44 49.23±5.41 0.10>0.05 34.54±4.19*39.96±4.44*7.26<0.05 54.36±5.49 54.52±5.54 0.17>0.05 45.26±4.73*49.86±5.48*5.38<0.05 PQSI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9.19±1.01 9.21±1.11 0.11>0.05 6.11±0.53*7.85±0.86*14.08<0.05
表2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的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的比較(±s)
組別例數 術中出血量(ml)手術時間(h)肛門排氣時間(h)進食時間(h)住院時間(d)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64 68 431.42±51.23 516.71±62.42 8.50<0.05 2.13±0.31 2.88±0.37 12.65<0.05 25.02±4.06 28.62±4.53 4.81<0.05 7.23±2.51 9.12±3.24 3.76<0.05 5.22±0.53 6.33±0.66 10.68<0.05
觀察組的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比較(例,%)
腹腔鏡微創技術的發展使異位妊娠患者生育能力保留率和手術成功率得到明顯提高。但由于患者對疾病的知識了解不足,患者常在門診確診后,出現明確的身心變化,臨床配合度低。多項研究證實,異位妊娠患者的不良情緒將直接影響患者預后,異位妊娠腹腔鏡的手術護理極為重要[8],而常規護理難以滿足上述需求。治療性溝通中體現人文關懷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已在腫瘤科、血液科等科室初步應用,并取得顯著效果[9]。
本研究中,觀察組SDS、SAS及PQSI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新的護理模式能明顯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改善患者的睡眠質量。本研究患者入院初即評估患者基本情況,通過護理人員給與患者術前、術中、術后的人文關懷和術前、術后的溝通性治療,滿足患者對疾病認知等心理需求,盡可能使患者的不良情緒得到宣泄、自我調節或轉移。有研究證實[10],患者家屬的行為可明顯影響患者情緒。觀察組重視與患者家屬的溝通,盡可能使患者感受親情的溫暖,獲得家庭的支持。趙宏芹[11]的研究證實親情支持可明顯患者患者不良情緒,改善預后。本研究進一步證實該觀點,同時由于患者不良情緒得到轉移,患者的睡眠治療明顯好轉[12]。
術中出血量、術后進食等手術相關指標和并發癥是衡量患者手術成功與否的重要指標,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手術相關指標優于對照組,術后并發癥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提示新的治療方式可提高手術療效。可能與觀察組護理人員經過專業的治療性溝通等相關知識培訓,能很好滿足患者心理需求,引導患者積極治療和護理有關[13]。護理小組術中給予患者安慰性、誘導性放松,可降低患者應激反應,有效減少患者術中出血量。術后護理小組根據患者個性情況,給予患者適度的腿部和腰部按摩,可在一定程度上縮短患者術后肛門排氣時間和進食時間。本研究將人文性關懷貫穿整個護理工作,能夠明顯提高患者醫從性,改善患者整體機體狀態[14]。苑丹[15]通過對異位妊娠腹腔鏡手術患者行基于人文關懷的治療性溝通,可明顯提高患者手術療效,與本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基于人文關懷的治療性溝通可明顯改善行腹腔鏡異位妊娠患者的負面情緒、促進術后康復、減少術后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