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紐約、舊金山、圣何塞、東京、香港和深圳的比較分析"/>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世界四大灣區要素流動指數研究*
——基于紐約、舊金山、圣何塞、東京、香港和深圳的比較分析

2020-11-23 00:10:40王京生
深圳社會科學 2020年6期

王京生

(國務院參事室,北京 100006)

過去的數十年,在全球化與信息化兩大潮流交互作用的背景下,人們見證了貨物(服務)、資金、人員、信息、技術等要素資源在全球尺度和本地尺度下的高頻次和高速度流動。全球范圍內涌現出諸如紐約、舊金山、東京、粵港澳大灣區等一批具備強大要素集聚力和輻射力的巨型城市區域。這些巨型城市區域集聚了各類優質發展要素資源,占據了全球價值鏈和資源配置的制高點,并深刻重塑了全球經濟地理格局。本文在梳理流動性與世界灣區發展相關理論的基礎上,構建了一套世界灣區要素資源流動評價指標體系,并測算分析了紐約、舊金山、圣何塞、東京、香港和深圳等6個灣區城市的要素資源流動指數得分情況,最后提出了針對性的策略建議。

一、流動性與世界灣區發展

(一)全球化與信息化時代的流動性

當今世界發展被全球化和信息化這兩種相互交織的轉變過程所塑造。在此過程中,流動性既是全球化與信息化的產物,又是全球化與信息化的催化劑。在其享譽全球的《全球性轉變》一書中,彼得·迪肯(2007)指出,伴隨著全球化過程,一方面是經濟活動的空間范圍向全球尺度擴張,另一方面則是各地經濟活動的融合程度不斷提升,這種范圍廣闊、內涵豐富的全球化過程,形成了一個由相互關聯的流動要素及其空間層級所構成的系統。美國暢銷書作家托馬斯·弗里德曼(2015)用“世界是平的”來形容這種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推動下,由全球尺度的要素流動與深度融合所塑造的平坦世界。

根據麥肯錫的一份研究報告,1990年全球商品、服務和資金的流動總價值不過5萬億美元,占全球GDP的24%,國際旅客約4.35億,而互聯網才剛起步。到2014年,僅僅過了二十余年之后,全球商品、服務和資金的流動價值已迅速增長至超過30萬億美元,占全球GDP的39%,各國之間交流密切,國際旅客人數超過11億。①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Digital globalization: The new era of global flows [R].2016.種種證據表明,作為當今世界發展潮流的全球化和信息化過程,與流動性深度且廣泛地相互關聯在一起,共同塑造著世界發展格局。

(二)流動性的內涵

流動是世界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流動促進了人類文明的存續與發展;流動具有規律性,體現在歷史性的縱向流動與空間性的橫向流動兩個方面;流動頻率的大小決定了文化流動的速度,也決定了文化流動所達成的效應;移民、經濟、文化、技術和城市等是流動最為關鍵的5大要素(王京生,2013)。曼紐爾·卡斯泰爾(Manuel Castells)在20世紀80年代就提出的著名的“流動空間”理論。他指出,城市是圍繞流動而建構起來的,資本流動,信息流動、技術流動、組織性互動的流動、映像、聲音和象征的流動。流動性不僅是社會組織要素,它還支配著我們的經濟、政治與生活過程。約翰·尤瑞(John Urry)倡導的“流動的社會學”認為,人、物品、想法、風險、技術以及社會網絡都越過了包括國界在內的地理界限,從而產生了新的流動形式和流動關系,它們彼此相互關聯并會產生新的社會影響。齊格蒙特·鮑曼(Zygmunt Bauman)認為,當前的世界是一個“時空壓縮”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變化、流動、移動都變得非常容易。時空壓縮促進了世界的流動性,是全球化得以發生的根本前提。瑞·哈德遜(Ray Hudson)在2005年提出了學界較有影響力的“價值流動”理論,他認為所有形式的經濟和社會體制都可以高度抽象化為價值形式,價值以商品的形式持續流動在時間和空間之中。

(三)流動性的四類表現形式

本研究重點針對四類流動形式進行分析:即物資流、人才流、資金流和信息流。

一是物資流。物資流與經濟發展關系密切。進入21世紀以來,傳統商品貿易在全球要素資源流動中的份額有所降低,從2007年到2017年,出口占商品生產價值鏈總產出的比例從28.1%下降到22.5%,與此同時跨境服務的增長速度比商品貿易快60%以上,且產生的經濟價值也遠遠超過傳統商品貿易的官方統計數據。盡管如此,商品貿易產生的物資流動仍占據著相當的份額以及龐大的規模,物資流仍然是全球要素資源流動的重要形式。①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Globalization in transition: The future of trade and value chains[R].2019.

二是人才流。人口流動特別是人才流動,往往伴隨著技術、資金、信息等多方面要素的流動,蘊含著充沛的發展動力。根據世界銀行《向往富裕生活:全球移民與勞動力市場》報告,放眼全球,從1960年到2015年,移民占全球人口的比例始終在2.5%到3.5%之間徘徊,但是移民潮在地點和職業上高度集中,目前全球十大移民目的國占全世界約2.5億國際移民中的60%。美國、英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接收了近2/3擁有高等教育學歷的移民。具有移民身份的諾貝爾科學獎得主中,有85%位于美國。②World Bank.Moving for Prosperity: Global Migration & Labor Markets[R].June 15,2018.

三是資金流。資金流動是區域經濟、產業結構發展變遷的映射。外商直接投資(FDI)是資本國際流動的主要形式,是在跨國公司的主導下,母國的資本要素向目的國家流動并與目的國的生產要素相互結合形成新的生成過程,對于世界經濟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深圳證券交易所綜合研究所,2019)。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發布的《2019年世界投資報告》,③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19 [R].2019.全球前20大外資流入目的地中,半數為發展中及轉型經濟體,這些經濟體吸收了全球54%的FDI,這一比例創下歷史新高。

四是信息流。信息和數據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最重要的一項資產和經濟投入。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的《2019年數字經濟報告》④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 and Development.Digital Economy Report 2019 [R].2019.指出,在1992年時,全球每天的流量約為100GB,而到2017年,全球流量已經迅速飆升到每秒45,000GB。如何在全新的“全球數據價值鏈”占據優勢地位、實現數據價值,已成為全球城市競爭的重要內容。

(四)流動性驅動世界灣區發展

世界灣區因港而生、依灣而興。從經濟活動的空間組織來看,灣區的本質是全球化經濟通過全球城市節點向其腹地區域化的經濟地理現象。世界灣區形成、發展于全球尺度和本地尺度下嵌套的要素流動網絡之中。

一方面,世界灣區無一不是依托于作為灣區核心的全球城市。例如紐約灣區的紐約、舊金山灣區的舊金山、東京灣區的東京、粵港澳大灣區的香港等全球城市。這些一流的全球城市在全球范圍內吸引和聚集高端要素流入,為世界灣區發展提供了核心動力來源。另一方面,世界灣區作為全球城市區域的最典型代表,是經濟全球化在本地尺度的投影和支撐空間,是全球流動空間在城市區域尺度的展現。在灣區內部,多個核心城市之間、核心城市與一般城市之間以及城市與鄉村之間形成相互補充的功能分工格局,作為核心的全球城市與其他全球城市互動關聯,并在本地尺度上為其他城市和地區提供高端功能和發展動力;反過來,其他城市和地區亦為灣區中全球城市的運行提供支撐。毫無疑問,這種緊密的功能分工協作建立在多樣且高效的要素流動的基礎之上。

由此可見,流動性和世界灣區共同成長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孕育之中,兩者構成了相互影響、相互依存的孿生關系。流動性及其類型、強度、質量等特征,是理解世界灣區發展狀況、評價世界灣區發育程度和競爭力的最重要視角。

表1 世界四大灣區基本情況

二、世界灣區流動評價指標體系

(一)指標體系的設定

結合上文對流動性與世界灣區發展相關性的解析,在借鑒麥肯錫《數字全球化:新時代全球性流動報告》(2016)、KOF瑞士經濟學會的《全球化指數報告》、科爾尼咨詢公司《2019年全球城市指數報告》、日本森紀念財團《2019全球城市實力指數報告》、財新智庫《2017年中國流量經濟指數發展報告》和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全球城市報告(2019)》等相關權威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本文構建了一套世界灣區流動評價指標體系(見表2)。世界灣區流動評價指標體系包括物資流動、人員流動、資金流動、信息流動和流動環境等五項二級指標以及21項三級指標。三級指標的篩選過程中充分考慮了科學性、可比性、可獲得性等原則,并盡可能選取結構指標或比例指標。個別能夠直觀反映流動性的總量指標除外,比如航空客運吞吐量、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等。具體說明如下:物資流動。主要從物資運輸量、服務機構和貿易一體化程度三個方面衡量物資流動。其中:物資運輸量用港口集裝箱吞吐量(萬TEU)、航空貨物吞吐量(萬噸)來表征,國際貿易機構數量反映服務貿易水平,出口依存度(即出口產值占GDP的比重)反映特定區域或城市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用來衡量貿易一體化水平。人員流動。主要從流動數量、人員結構兩個方面衡量人員流動。流動數量體現為航空旅客運量和國際游客數量等國際人員流動的流量,而人員結構一定程度上是人員流動所產生的結果,即大學生比例和外國人口在城市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資金流動。主要從投資強度、資金流控制能力兩方面衡量資金流動。投資強度的主要測量指標有外商投資占GDP的比重和風險資本占GDP的比重,資金流控制能力選取世界500強企業總部數量和全球研發投資2500強企業數量。信息流動。主要從科技交流、文化交流和信息流動中介三個方面衡量信息流動。其中:科技交流用每萬人專利數來表征,文化交流用使領館數量來表征,信息流動中介用ICCA國際會議數和每萬人擁有高端專業服務從業人數來表征。流動環境。主要從經濟條件、硬件環境和營商環境三個方面來衡量。其中:經濟條件和發展水平用人均GDP來表征,要素資源流動的硬件環境用每萬人擁有商務級熱點數和全球機場通達性兩個指標來表征,同時采用世界銀行營商環境指數來反映城市營商環境。

表2 世界灣區流動評價指標體系

(二)數據來源與指數計算方法

本文選取紐約、舊金山、圣何塞、東京、香港、深圳等6個灣區城市開展流動指數測評。如無特別說明,本文數據均來源于澳大利亞智庫2thinknow(數據獲取時間為2019年7月)。世界銀行營商環境便利度用該城市所在國家的相應數值替代。

本文運用熵值法(Entropy Method)來開展世界灣區流動指數的測度和評價。與傳統的主觀賦權方法相比,熵值法的客觀賦權方法更能剔除非理性因素,更具有客觀性。熵值法的計算步驟如下:

a.標準化處理各主因子數據:

b.計算第階段第j項因子占所有時段因子比例:

c.求各因子的權重:

第j項因子的熵值為:

d.計算不同時段要素流動指數綜合得分:

三、世界灣區主要城市流動指數測算與分析

(一)綜合情況

依據《世界灣區流動評價指標體系》,本文對紐約、舊金山、圣何塞、東京、香港、深圳等6個灣區城市的流動指數進行了測算。從總得分情況看:紐約位居首位,得分為0.60分;依次是東京(0.54分)、香港(0.46分)、圣何塞(0.42分)和舊金山(0.39分),深圳列第六位(0.24分)。與紐約、東京等先進城市相比,深圳的流動指數總得分明顯偏低,與6個城市的平均值(0.44分)尚有較大差距。從5大分項指數得分情況看:深圳僅在物資流動方面得分(0.11分)高于六個城市的均值(0.09分),在人員流動、資金流動、信息流動和流動環境等其他方面顯著低于6個城市平均水平(見表3)。

圖1 六大灣區城市流動指數綜合得分值

表3 六大灣區城市流動指數的綜合得分情況

(二)物資流動

從物資流動分項指數的得分來看,香港位列第一(0.17分),依次為東京(0.12分)、深圳(0.11分)、紐約(0.08分)、舊金山(0.04)和圣何塞(0.03)。

在物資運輸量方面,粵港澳大灣區的香港和深圳表現遙遙領先于其他城市。深圳和香港的港口集裝箱吞吐量位于6個城市中的前兩名,并且優勢明顯。根據英國勞氏日報發布2019年全球百大集裝箱港口榜單,深圳港全球第4、香港港第7。在航空貨運量方面,香港穩居6個灣區城市的首位,香港機場自2010年以來連續九年成為全球最繁忙的貨運機場。深圳的航空貨運在6個城市中僅位列第4位,仍然有較大提升空間。相比之下,舊金山和圣何塞并不以經濟體量和制造業見長,其港口和航空貨運量均明顯落后于其他城市。

圖2 航空貨運量和港口集裝箱吞吐量

在國際貿易服務機構數量方面,東京和紐約的優勢極為明顯。盡管深圳和香港在貨物貿易流量方面有著優異表現,但國際貿易服務機構數量卻位于六個城市中的最后兩位,分別是東京的6.1%和4.6%。在出口依存度方面,2018年香港商品出口總額約為5692.4億美元,出口依存度接近150%,在六個城市中高居榜首。深圳的出口依存度約為67%,位居第二位。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深圳進出口總值為2萬億元,出口規模1.63萬億元,連續26年位居內地第一。東京、圣何塞、舊金山和紐約的出口依存度則顯著低于香港和深圳。

圖3 國際貿易服務機構數量(個)

圖4 出口依存度

(三)人員流動

在6大灣區城市的人員流動分項指數中,紐約居第一位(0.13分),隨后是香港(0.10分)、東京(0.09分)、舊金山(0.07分)、圣何塞(0.07分)和深圳(0.03分)。

在航空旅客吞吐量方面,紐約和東京遙遙領先于其他城市,香港、舊金山和深圳處于第二梯隊,圣何塞明顯落后。根據國際機場理事會(ACI)發布的2017年全球機場旅客吞吐量排名,東京羽田機場以約8500萬人次排名全球第4,香港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約7300萬人次,位居全球第8。盡管在單個機場榜單中紐約肯尼迪機場僅位列第22位,但紐約大都市區的肯尼迪、紐瓦克、拉瓜迪亞和斯圖爾特機場群的客流量在世界上位居前茅,在2018年完成旅客吞吐量超過1.38億人次,同比增長4.5%。①Port Authority of New York & New Jersey(https://www.panynj.gov)值得注意的是,同處于粵港澳大灣區東岸且彼此相鄰的香港和深圳機場的旅客吞吐量合計達到1.22億人次。

圖5 航空旅客吞吐量(百萬人次)

在國際游客人數方面,東京、紐約和香港位列前三甲,遙遙領先于其他城市,深圳位列第五。2018年訪港旅客約6515萬人次,扣除中國內地和澳門的游客之后的國際游客數超過每年1100萬人次。①香港政府統計處(http://www.censtatd.gov.hk)相比之下,深圳每年吸引的國際游客數量僅為173萬人次,②深圳市201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與東京、紐約、香港差距較大。

圖6 每年吸引國際游客人數(萬人次)

人員結構方面,排名前兩位的是舊金山和圣何塞,每10萬人擁有大學生數量均超過8000人。依托于高等教育素質的人口結構,舊金山和圣何塞長期以來在科技創新領域享譽全球。相比之下,深圳目前在高等教育方面的供給短板明顯,每10萬人擁有大學生數量不到2000人,在六個城市中最低。

圖7 每10萬人擁有大學生數量(人)

在外國出生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這一指標中,深圳不到1%,在六個城市中最低。而香港、圣何塞、紐約和舊金山的外國出生人口占比均超過30%,這體現出上述城市的國際移民都市屬性和多元的國際文化氛圍,更多的外國人傾向選擇在這些城市定居。

圖8 外國出生人口比重(%)

(四)資金流動

從資金流動分項指數的得分看,東京和紐約位居前兩位,兩者評分非常接近(0.13分)且遙遙領先于其他城市。隨后是圣何塞(0.08分)和舊金山(0.07分),處于資金流動指數的第二梯隊。深圳和香港較為接近(0.04分),處于第三梯隊。由此可見,資金流動方面是粵港澳大灣區需要著重加強的一個方面。在外商投資和風險投資方面,紐約和圣何塞的整體表現最優。其中,紐約外商投資占GDP的比重指標遙遙領先于其他五個城市,這與紐約作為全球首屈一指的金融中心地位密切相關。而圣何塞和舊金山是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在風險投資方面的表現遙遙領先于其他城市。據全美風險投資協會統計,2018年流向舊金山和硅谷地區的風險投資金額約為500億美元,占全美風險投資總額的45%,創下2000年以來風險投資金額和比重的新高。①Joint Venture Silicon Valley&Silicon Valley Institute for Regional Studies.2019 Silicon Valley Index[R].February 2019.東京在資金流動分項的排名位列前茅,但外商投資、風險資本占GDP的比重指標均處于較低水平。香港和深圳兩個城市在投資強度方面的表現較為接近,并且在風險資本比重方面的表現相對好于外商投資比重。深圳是中國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一面旗幟,目前正致力于打造國際風投創投中心城市。香港則是亞洲最重要的金融中心,是海外企業走進中國內地、中國內地企業“走出去”的重要資金來源地。

圖9 外商投資、風險資本占GDP比重(%)

在資金流控制能力方面,東京和紐約領先于其他城市。東京世界500強企業總部數量超過30家,全球研發投資2500強企業數量超過200家,在六個城市中均遙遙領先。排名第二的紐約世界500強企業總部數量約為東京的一半,全球研發投資2500強企業數量不到東京的1/3。深圳和香港的資金流控制能力好于舊金山和圣何塞,分別位于第三和第四位。深圳憑借在科技創新領域的積累,在全球研發投資2500強企業數量方面具有較好表現,但在世界500強企業的培育方面仍需努力。而香港雖然全球500強企業數量多于深圳,但在全球研發投資2500強企業數量方面卻位于六個城市的最后一位,反映出香港在科技創新方面的發展乏力。

圖10 世界500強和研發投資2500強企業數量(家)

(五)信息流動

從信息流動分項指數得分看,東京(0.15分)、紐約(0.14分)居前兩位,隨后是圣何塞(0.10分)、香港(0.08分)、舊金山(0.08分)和深圳(0.04分)。

科技交流選取每萬人專利數量進行衡量。圣何塞是硅谷所在地區的首府,集聚了眾多科技型企業,Adobe、思科、eBay等公司總部坐落于此,專利數量在六個城市中位居第一。東京集聚眾多世界500強企業總部和研發投資2500強企業,創新研發也較為活躍,每萬人專利數量位列第二。深圳在當今全球創新網絡中的地位日益凸顯,華為、騰訊、大疆、中興等科技企業成為主要的創新主體并表現出強勁的創新潛力,每萬人專利數量在六個城市中排名第三。紐約和香港的專利數量相對其他城市偏少。

圖11 每萬人專利數量(件)

文化交流領域主要采用文化節數量和使領館數量作為測度指標。在使領館數量指標中,紐約顯著高于其他城市,其次是東京,香港、舊金山和圣何塞的使領館數量相當。珠三角地區使領館主要集中在廣州,深圳目前沒有使領館布局。主要文化節方面,紐約作為世界文化中心,匯聚了世界上最領先的文化藝術思想和最前沿的文化藝術工作者,文化節數量遠高于其他城市。東京也是聞名世界、并且特色鮮明的文化藝術中心,文化節數量位居第二,之后分別是圣何塞、舊金山和香港。深圳是一座年輕的城市,缺少歷史悠久的文化遺存,文化軟實力相對較弱,擁有文化節數量最少。

圖12 使領館數量和主要文化節數量(個)

信息流動中介主要選取ICCA國際會議數量和每萬人高端專業服務人數兩項指標進行測度,其中高端專業服務人員主要包括四大事務所的律師、會計師和咨詢顧問。其中:在ICCA國際會議數量方面,2018年香港、東京分別舉辦了129場、123場,在六個城市中分別列第一、第二位,是亞太地區知名的國際會議中心。紐約市共舉辦49場ICCA國際會議,位居第三。深圳共舉辦12場ICCA國際會議,會議會展產業仍有較大發展空間。①International Congress and Convention Association.2018 ICCA Statistics Report Country & City Rankings.在每萬人高端專業服務從業人數方面,紐約和東京分別位于前兩位。圣何塞與舊金山屬于第二梯隊,香港和深圳高端專業服務人員的人均規模最低,其中深圳每萬人高端專業服務從業人數僅為紐約的7%。

圖13 2018年ICCA國際會議數量(場次)

圖14 每萬人高端專業服務從業人數(%)

(六)流動環境

從要素資源流動環境分項指數得分來看,圣何塞(0.14分)處于第一位,舊金山(0.13分)和紐約(0.12分)緊隨其后處于第二梯隊,香港(0.07分)和東京(0.06分)處于第三梯隊。深圳(0.02分)處于最后一位,與其他5個城市差距較為明顯。

要素資源流動與經濟發展水平具有密切的關聯性。在人均GDP方面,美國的3個城市圣何塞、舊金山和紐約均超過八萬美元,高居前三位。東京、香港分別列第四、五位,深圳最低。

圖15 人均GDP(美元)

要素資源流動離不開良好的硬件載體和環境。每萬人擁有的商務熱點數量指標方面,圣何塞和舊金山位居前兩位,相比于其他城市的優勢明顯,而其他4個城市的水平較為接近。全球機場通達性指標方面,排在第一位的紐約遙遙領先,緊隨其后的依次為東京、香港和舊金山。深圳和圣何塞的全球機場通達性較為接近,位于最后兩位。可見,在要素資源流動的硬件環境方面,深圳與其他5個城市的差距仍然較大。

圖16 硬件環境對比

在營商環境方面,6個城市的表現整體都較好,營商環境指數評分均為80分左右。

圖17 營商環境指數

四、主要結論和政策建議

紐約、東京、舊金山、圣何塞、香港和深圳是世界四大灣區的代表性城市,其要素資源流動很大程度上映射出灣區的流動性。6個城市流動指數的整體排名情況依次是,紐約、東京、香港、圣何塞、舊金山和深圳,并且6個城市在物資、人員、資金、信息流動和流動環境等方面各具特色、各有所長。總體上,深圳的要素資源流動指數綜合得分與全球頂級城市還有一定差距。除了物資流動單項得分情況較好,其他領域分項指數得分均未達到6個城市的平均水平,在人員流動和信息流動方面與得分最高的城市差距尤其更大。

(一)進一步強化物資流動方面的優勢,不斷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

大規模高頻率的物資流通必須以強大的制造業作為支撐。要充分發揮制造業長板優勢,加快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積極跟蹤研究數字服務貿易發展趨勢,深度挖掘服務貿易發展潛力,為強化大灣區的國際貿易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地位提供源源不斷的動能。通關便利化有助于加快粵港澳大灣區資源要素流動和提升大灣區的整體物流運作效率。要積極爭取開展“粵港澳自貿通”試點,形成廣東自貿試驗區與香港、澳門間的直通物流大通道。支持在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全域范圍內適用保稅區政策,簡化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等特殊政策功能區的研發用途設備和樣本樣品進出口等手續。

(二)推出更多行之有效的國際化人才政策,努力打造國際人才高地

人才的國際流動和交流合作在當今世界發揮著關鍵作用。要重視吸引優秀國際學生,營造適合國際學生及國際人才在大灣區留學、生活、工作的良好環境。進一步加強大灣區與亞太地區知名高校的交流合作,充分利用中、日、韓三國大學相互承認學分和學位等機制安排,促進高校學生跨國流動。學習上海紐約大學、昆山杜克大學等國際合作辦學經驗,吸引全球知名高校到深圳和大灣區合作辦學,使之成為集聚和培育國際人才的有效載體。富有競爭力的人才政策是人才國際流動的重要誘因。要加快推動大灣區建立互通互認、共享共建的人才引進、評價、服務體系,在稅收、出入境、執業資格等多個方面消除壁壘,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人才更加自由、更加便捷流通的運行機制。積極爭取突破和優化外國人永久居留政策措施,為外籍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創業人才辦理永久居留、長期居留、口岸簽證等提供便利。

(三)積極為科技創新和創業家提供融資便利,推進大灣區跨境金融合作和金融市場深度聯通

融資在技術變革和創新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要通過政策引導加大對早期投資的扶持力度,推動天使投資引導基金優化運營,積極為初創階段的科技創新活動提供資金。鼓勵大學捐贈基金、險資母基金、家族母基金等市場化專業化基金在大灣區落地發展。借鑒海外知名股權眾籌平臺的運作經驗,支持發展面向公眾的股權眾籌和各類公共創新籌資。提升資金跨境流動的便利程度有助于提高服務大灣區實體經濟發展的能力和效率。支持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爭取授權開展深港股票市場新股通、ETF通和跨境理財通等業務。授權粵港澳征信組織、銀行業協會或其他符合條件的第三方機構建立跨境數據交換合作機制。不斷完善支付清算系統、跨境監管系統等金融基礎設施,為大灣區資金自由流動提供便利載體,提高大灣區資金流動效率。

(四)暢通國際科技和信息交流渠道,進一步豐富文化多樣性

信息交流和傳播渠道的暢通可以大大縮短技術及知識獲取的成本。要加強國際創新對話,積極推動國際科技創新合作,深度參與實施全球科技伙伴計劃,支持國際知名科技組織、標準化組織、知識產權組織、科技聯盟組織和國際知名論壇會議項目在大灣區落戶。充分利用“一帶一路”以及各類國際合作論壇等重要平臺,鼓勵大灣區科研院所和大灣區企業充分利用國際基礎設施開展國際合作研究。國際知名的科技創新中心往往也是包容且多元的社會。要創造鼓勵各種文化都能夠健康發展的環境,形成能夠包容主流與邊緣、精英與大眾、傳統與現代、科技與人文、全球與地方、東方與西方等文化沖突的張力,讓各種文明在這里能夠很好地相互傾聽、對話、交流。開展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文化活動,培育世界級文化品牌,從搭建平臺入手,創辦有國際影響力的、高層次的國際文化交流平臺,舉辦各種國際性文化節慶、文化活動、文化論壇與會展等。

(五)主動擁抱數字時代的全球化,塑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超越地理與政治疆界限制的數字科技正在重塑全球生產生活和商業貿易模式。大灣區要強化數字技能發展政策協調,協同審視全球化的未來輪廓和大灣區的數字發展戰略。支持大灣區有條件的企業構建基于平臺的數字產品和服務生態系統。跟蹤研究全球規范跨境數據流的最新動態,率先提出數字服務和產品的跨境貿易監管政策,加快構建數字經濟時代的治理框架。我國過去40年改革開放的歷程也是營商環境不斷優化的過程。必須加快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優化公共服務和管理,為投資者提供法治、公平、透明的投資環境。完善以負面清單為核心的外商投資管理體制,提升投資管理的規范性和透明度。踐行“競爭中性”原則,堅決避免制定內外有別產業政策。營造知識產權優良環境,把大灣區建設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知識產權創造中心和保護高地。通過實施一系列結構性改革新舉措,不斷提升大灣區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水平,推動大灣區形成全球一流的營商環境。

主站蜘蛛池模板: 素人激情视频福利| 有专无码视频| 精品国产美女福到在线直播| 欧美一级黄色影院| yy6080理论大片一级久久|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玛|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熟女1区2区| 在线99视频| 中文字幕天无码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精品国产黑色丝袜高跟鞋| 国产成人夜色91| 18禁不卡免费网站| 久久婷婷综合色一区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无码av| 99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日韩麻豆小视频| 日韩美毛片| 亚洲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久热99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99热线精品大全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免费播放视频| 国产成人一二三|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伊一|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 亚洲一区毛片| 午夜视频www| 亚洲日本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午夜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一区二区三区无码精品一区| 欧美在线免费| 人妻21p大胆| 日本道中文字幕久久一区| 青青青视频免费一区二区| 美美女高清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久波多野结衣av一区二区| 国产91精品调教在线播放| 999福利激情视频| 亚洲日韩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人| 超清无码熟妇人妻AV在线绿巨人| 欧美啪啪网| 97超级碰碰碰碰精品| 中文字幕亚洲第一| 色综合国产| 54pao国产成人免费视频| 黄片在线永久| 久久a级片| 免费无码又爽又黄又刺激网站| 综合色在线| 国产jizzjizz视频| 精品国产99久久| 一本大道在线一本久道| 97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 久草性视频| 露脸真实国语乱在线观看| 91九色国产在线|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2| 亚洲日韩精品综合在线一区二区| 欧美影院久久| 天堂av综合网|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蜜桃| 中文字幕亚洲综久久2021| 天天综合亚洲| 真实国产精品vr专区| 91口爆吞精国产对白第三集| 黄色福利在线| 婷婷六月综合| 毛片基地视频| 国产成人乱无码视频| 成年人国产网站| 亚州AV秘 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第八页|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无码av喷潮| 中文字幕有乳无码| 国产成人做受免费视频| a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在线精品香蕉麻豆| 日韩精品无码不卡无码| 国产三区二区| 污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