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浩蕓
摘?要:正能量短視頻是指能夠傳遞樂觀、向上情感,營造積極、健康氛圍的一類短視頻。在短視頻運作體系尚不成熟、視頻內容魚龍混雜、作品道德水準參差不齊的現時狀況下,網民的三觀會受到各種負能量的沖擊,尤其是大學生群體,他們在精神、人格、習性上有著鮮明而復雜的文化心理樣態。針對這些文化心理樣態來思考正能量短視頻對大學生群體發揮怎樣的積極效應,以及在哪些層面體現出勸服的價值是本文研究的主旨所在。
關鍵詞:正能量短視頻;大學生文化心理;勸服價值
中圖分類號:G206.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8122(2020)10-0082-03
隨著抖音、快手、西瓜等短視頻APP的迅速崛起,人類已經進入了一個短視頻時代。目前流行的短視頻內容中,不乏注重感官刺激的淺層娛樂,濾鏡文化鋪天蓋地,腦殘風格的惡搞鏡頭比比皆是,逐利的審丑儀式大行其道——這些“假惡丑”的內容嚴重污染著網民的精神空間,日復一日地將網民與“真善美”隔絕開來。尤其是大學生群體,他們處于校園人和社會人的過渡階段,生活經驗不足、社會閱歷尚淺、三觀的系統化也未完成,因此對娛樂內容的免疫力不夠強,他們不單追捧這種文化,甚至會把成為這種文化的代言人來收割一眾粉絲視為很“酷”的事情,繼而沉湎其中不能自拔。因此,對短視頻傳播的內容進行把關,讓積極的、健康的“正能量”播撒在大學生心田,既是短視頻這種新媒體可持續發展的內在需要,也是凈化大學生媒介文化空間,塑造年輕人良好精神風貌的時代訴求。
一、正能量短視頻的概念與特點
(一) 正能量短視頻的概念
由于短視頻是在網絡環境下進行傳播的,為了方便我們理解“正能量短視頻”的概念,有必要先從“網絡正能量”談起?!熬W絡正能量”是指互聯網平臺傳播的積極、健康的信息和表達的樂觀、向上的情感[1]。優秀網絡文化的傳播是“網絡正能量”的源泉,根據黨的十九大報告所指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源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同時具有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等特點”,由此可知,“網絡正能量”表現為網上傳播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世界優秀文化四大類[2]。
同理,我們可以將“正能量短視頻”看作是傳播積極、健康的信息和表達樂觀、向上的情感的一類短視頻,在題材上涵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和世界優秀文化等范疇。
(二) 正能量短視頻的特點
1.題材選擇正能量化
傳播者在題材選擇上傾向于選擇帶有正能量屬性的事物,那些“真、善、美”“愛、智、慧”的故事,那些打動人心、溫暖人心、鼓舞人心的瞬間需要被發現、被記錄、被播撒開來,從而在每個人心中種下積極健康、樂觀向上的種子,生根、發芽、開枝、散葉,形成社會性的美麗風景。
2.聲畫表達正能量化
正能量短視頻既可以是精巧唯美、壯麗宏大的視聽風格,也可以是網友DIY版的簡樸平實、生活氣息濃郁的聲音和畫面。但不論哪種,其聲畫語言在物理性、心理性和表情性上都應該體現出令人安慰或鼓舞,充滿力量、蘊含希望的樂觀色彩。
3.受眾感知正能量化
傳播正能量短視頻的最終指向是為了讓受眾感受到正能量。這里存在一個假設性前提,即從正能量短視頻傳播的過程來看,由傳播主體選擇、制作和發出的視頻內容被網友接受后,可以感受到積極、樂觀的情緒和健康、正確的價值觀念。也就是說,在傳播主體、信息內容和受傳者三個環節中,最終由受傳者感受到的情緒和價值所反映出的正能量的性質和程度才是評價正能量短視頻傳播效用的關鍵指標[2]。
二、 當前大學生的文化心理樣態
(一)對本民族文化缺乏自信,盲目追捧外來文化當前國際形勢錯綜復雜,各種政治勢力明爭暗斗,以美英為首的帝國主義從未放棄對社會主義新中國的各種刁難,窮盡手段來阻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尤其是近幾十年來他們利用各種媒介渠道對我國進行西方文化的傾銷,使我國文化領域出現了濃重的“媚洋”“舔美”風氣,各種“公知”“帶路黨”成為網絡文化空間中的活躍分子,或鮮明或隱晦地向青年學生輸送“歐風美雨”,受此熏陶,大學生群體中也出現了一些“精美”“精日”分子,他們對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是膚淺的,對同胞的態度是冷漠的,這是一個危險的征兆,長此以往,這類人群會成為國家和民族共同體中的最薄弱最易被攻克的一環。
(二)亞文化形塑的后現代人格
近年來,亞文化在大學生群體中的流行勢頭有增無減。處于思想最活躍、精力最充沛年齡段的大學生們求新求異、追求個性的心理特點,使其對各種思潮呈現出開放的態度。一方面,“我們不一樣”成為很多大學生追求的身份定位,諸如“非主流”“反傳統”“反權威”“嘲諷”“惡搞”等日漸成為某些青年圈子文化的標簽;另一方面,歷史虛無主義在青年文化中的蔓延也導致了大學生群體“無所謂”“玩世不恭”的人生態度和“身心分離”的人格表現。
以“喪文化”為例,從一張“葛優躺”的劇照被制作成表情包在網絡上瘋傳開始,到“佛系青年”身份標簽的流行,再到以各種圖像配以文字“生無可戀”“我差不多是個廢人了”“其實并不是很想活”“躺尸到死亡”等成為大學生們自嘲式的口頭禪,這種文化現象體現的是大學生們迷茫、頹廢、悲觀的心理色彩。由于互聯網獨特的信息擴散機制,個體消極的情緒很容易在比特世界中快速傳播,讓負能量蔓延至整個大學生群體,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失去了奮斗的動力與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三)賽博文化浸潤下的嗜網成性
我國現行的教育體制使得孩子們在小學及中學階段處于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中,十幾年的時間里他們忙于應對各種學習和考試而無暇接觸課本以外的事物。尤其是經過高中三年的艱難困苦奮發拼搏之后進入大學,一方面他們希望能在大學里讓其長期處于高壓之下的身心得以舒展;另一方面他們又有著如何融入大學校園這個小社會的困惑,加之智能手機已經成為現代人的標配,比起工薪族嚴苛的上班考勤制度和勞動紀律而言,大學生在課堂內外使用手機的自由度和便利性要大的多,在娛樂、情感的需求以及從眾心理的驅使下,不少大學生逐漸沉溺于網絡世界,“低頭族”“賽博人”已經成為高校校園內的“大多數”。以短視頻流量之王抖音APP為例,截至到2020年1月5日,抖音日活躍用戶數已經突破4億[3],而且這個數據還在不斷增長。抖音不僅用戶規模大,用戶黏性也很高,很多網友已經養成了半天不刷抖音就“難受想哭”,“無論何時無論何地,都想抖一抖”的習性。除抖音外的其他短視頻APP的實力也不容小覷,可以想見,短視頻將給當下人們的生活帶來顛覆性的影響,并且這種影響是無孔不入的,“新媒體依存癥”成為時下年輕人最典型的心理癥候。
三、正能量短視頻對大學生文化心理的勸服價值
(一) 強化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在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的指導下構建的,它是社會主義制度的靈魂所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國家、社會、個人三個層面反映了社會發展的核心要素和最高宗旨。正能量短視頻中的真善美主題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方向一致,這種情感傾向與價值屬性的內在呼應同樣可以從國家、社會、個人的三個層面來解讀:在國家層面, 短視頻中的正能量體現在追求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內容中;在社會層面,短視頻中的正能量融合在維護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內容中;在個人層面,短視頻中的正能量體現在彰顯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內容中[1]。因此,通過正能量短視頻源源不斷地傳播和勸服,可以強化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
(二)培養大學生國族情感、樹立身份認同在新媒體出現以前,傳播中華文化遺產和中華傳統美德的話語方式都帶著一股字正腔圓的官方氣質,權威和莊重的敘事風格也給受眾帶來了距離感,作為網生代的“00后”大學生群體對這種話語方式是敬而遠之的,要讓當下大學生群體有強烈的意愿去了解國家、民族的歷史及文化,就必須采用他們喜聞樂見的方式。短視頻的出現正好迎合了這種需求,因其簡短,可以見縫插針地在碎片化的時間里進行傳播,又因其節奏明快、內容生動、手法隨性的敘事風格而深得大學生青睞。作為一款擁有龐大年輕受眾群的短視頻平臺,抖音在讓中華文明接地氣,讓傳統文化家常化方面走在了前列。2019年4月16日,抖音正式宣布推出“非遺合伙人”計劃。該計劃將通過多種手段來助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播,激發年輕群體對非遺的好奇心、培養對非遺的親近感,成為追捧并積極傳播非遺的新生力量[4]。可以想見,在抖音等短視頻平臺的加持之下,中華民族的歷史和傳統文化將擁有更多與大學生親密接觸的機會,以一種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方式來培育大學生的國族情感和身份認同。
(三) 緩解大學生的焦慮情緒,提升心理安適度在大學生群體中,焦慮現象十分普遍,學費及日常花銷、學業、人際交往、身體狀態、情感狀況甚至家庭出身等都會給大學生帶來心理壓力和情緒波動。長期的焦慮會降低大學生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甚至走向心理極端。正能量短視頻營造的溫暖氛圍可以給人們提供一種心理撫慰,對網絡世界里孤獨的青年個體施以情緒按摩,舒解壓力;此外,還可以通過正能量短視頻這個窗口看見他人心性上美好的一面,感受他們的真心、認同他們的行為,產生跨越階層的共情效應。
(四)增強大學生的現實關切度與社會責任感很多正能量短視頻是紀實性的,是閃爍著自然光芒的美好事物,在大學生群體中營造正能量傳播的氛圍,以攝制和發布正能量短視頻為目的,來反促大學生去觀察現實生活,捕捉打動人心的瞬間,并把它們記錄和發布出去,在這個過程中大學生的身心不再完全沉浸于媒介密織的虛擬時空,而是介入實實在在的社會生活之中。學生的自我主體性、創造性和參與性增強,進而從個體反哺社會的愉悅與滿足中實現自我價值,提升自我評價,在持續正向的自我肯定中樹立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
參考文獻:
[1]薛寶琴.我國網絡正能量傳播的內涵與保護機制[J].青年記者,2018(2下):40.
[2]薛寶琴,雷躍捷,沈浩.網上正能量概念指標體系的建構及其測試[J].當代傳播,2018(5):19.
[3]抖音短視頻官方賬號.2019抖音數據報告[EB/OL].抖音app,2020-01-06.
[4]周潤健.抖音“非遺合伙人”計劃上線全國招募50名傳承人[EB/OL].新華網, http://m.xinhuanet.com/tj/2019-04/18/c_1124382876.htm,2019-04-18.
[責任編輯:艾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