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滑稽戲脫胎于上海的獨腳戲,且從曲藝變化為戲劇的時間也很短,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滑稽戲在表演的時候積累了較多的經驗和表演技巧。文章為了能夠更好的推進滑稽戲的發展,文章結合滑稽戲的具體表演情況就滑稽戲表演效果的優劣問題進行探究。
關鍵詞:滑稽戲;表演效果;優劣
中圖分類號:J8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30-0136-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30.091
滑稽戲最早發源于上海,是清朝末期出現的一種新劇表現模式,滑稽戲的專門表演喜劇和鬧劇的劇種,發展至今已經擁有上百年的歷史。滑稽戲是戲劇的一種形式,屬于一種通俗藝術形式。在長時間的發展過程中,滑稽戲深受人們的喜愛,在長時間發展的過程中逐漸成為一個具備民族色彩的劇種。當前,滑稽戲主要以現代題材為主,注重反映民眾的實際生活,是一種貼近民眾生活的藝術形式。
一、滑稽戲的表演
在滑稽戲表演的過程中十分注重對真實情感的一種表達,通過說、學、演、唱的方式能夠將生動的人物形象充分展現出來。在整個表演的過程中只有通過用心的表演才能夠將生活中的感悟融合到具體的表演中,從而讓觀眾的情感緊緊跟隨劇情的基本走向,最終使得整個劇情的表演得到觀眾的好評。在具體表現的過程中滑稽戲本來是沒有固定的表演形式的,在動作和語言上都有可能使用一些獨特的表現形式,但伴隨滑稽戲的深入發展,在滑稽戲的綜合表現中開始融合了更多類型的藝術形式,最終使得滑稽戲的表現更加的貼近人們的實際生活。當下的很多通俗歌曲、搖滾演唱等通過改變歌詞的形式都能夠融入到滑稽戲的表演中。在將這些引入融入到滑稽戲表演的過程中會提升滑稽戲表演的藝術特點和藝術魅力。
二、滑稽戲的表演效果分析
滑稽戲和曲藝藝術相比不同,它是一種綜合性的戲曲藝術形式,演員的表演要緊緊圍繞主題、故事、情節和角色安排進行,即要確保所有表演的“進出不離譜”。比如滑稽戲“摩登面具”在第一幕,陸阿根將工會組長宋蘭英看做是侄子陸偉女朋友的一節戲份就是演員使用跳進跳出表現手段來吸引觀眾關注的。第一幕表現的臺詞如下所示:陸阿根“你對他好,我早就軋出苗頭了,你們倆好好談談。”“陸偉新“我叔叔吃飽老酒了,小宋別動氣。”(陸阿根戴上了虛假的面具,走到陸偉新和宋蘭英的中間,兩個人都被他的這個舉動嚇到了,之后陸阿根搖搖擺擺的選擇了退出)。在這段戲份表演的時候演員使用了正常狀態下喝醉和表演出來喝醉的神態,這種跳進跳出的反差表現使得整個滑稽戲的表達展現出了一定的喜劇效果。但是在喜劇第三場的時候,整個人物關系和故事走向發生了偏離故事情節的現象。陸偉新辱罵周寶琴“不生孩子像老母雞一樣,只知道吃米不生蛋。”陸阿根對待這樣的說辭表現出不高興的神情,批評他說道:“你這樣手滑最傷女同志的心了,你怎么曉得她一輩子光吃飯不下蛋呢?你這光吃米不下蛋,算什么意思?”。本來,達到這樣表演階段的時候演員的表演已經“跳出去了”,按照常理來講需要收進,也就是說在表現層面要回到之前的情節上,但是演員為了達到更為震撼的劇場表現效果,后來頻繁使用“只吃米不下蛋”這個臺詞,最終引起了觀眾的反感。
滑稽戲在表現的時候和一般戲劇形式相比擁有彼此的共同特點,同樣也擁有自身獨有的個性特點,在具體表現的時候滑稽戲的演員會通過夸張的動作和個性表現來將整個劇情的故事內容變得豐滿,夸張而不至于失去分寸,最終會使得整個戲劇達到理想的戲劇效果。在滑稽戲表達的時候十分注重個人思想情感和感情的作用,也就是強調演員根據自己的理解來對文學劇本進行再次創造,從而使得滑稽戲達到更為理想的喜劇效果。
三、滑稽戲的缺失
滑稽戲在表現的時候不僅繼承了民族優良傳統,而且在表現的時候也充分吸收了一些外國喜劇的內容,從說唱、相聲、雜技等地方戲的藝術表達中汲取了表現的精髓,也在電影、電視中獲得了一系列的表演心得,由此使得滑稽戲的藝術表演形式更加豐富多樣,充分將吸取中的人物形象生動、形象的刻畫。但是在表達滑稽戲的過程中要充分注重滑稽戲的時代韻味,將滑稽戲的表達和人們的實際生活充分融合在一起。
四、結語
綜上所述,滑稽戲從文明戲產生的時候就具備較多的藝術特色,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滑稽戲被改變為多種載體形式。滑稽戲的產生和發展可以說是對民族文化特色的一種傳承和發展。為了能夠更好的推進滑稽戲的發展需要相關人員著重把握滑稽戲的表現精髓,恰當的使用夸張表現手法,由此使得整個戲劇的表現不失去本來的面目,將滑稽戲這種戲劇藝術形式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金超.淺析滑稽戲表演[J].戲劇之家,2015,No.216(24):37.
[2]諾民.淺談舞蹈表演中藝術審美的重要性[J].魅力中國,2017,000(052):194.
[3]仲聞.淺析滑稽戲表演效果的優劣[J].上海戲劇,1987(03):35.
[4]吳雙藝.滑稽表演的默契[J].上海戲劇,1983(05):47-48.
作者簡介:姚君(1981-),男,漢族,江蘇無錫人,大專,三級演員,1996年藝校專科學習滑稽表演,2003年離團,2016年回滑稽劇團至今,在劇團擔任主要演員,前后參演過多部滑稽戲,并創作排練多部滑稽小品,滑稽獨腳戲,研究方向:滑稽戲中小滑稽的人物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