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碩
摘要:昆曲原名“昆山腔”、“昆腔”,現在被稱為“昆劇”,是我國的傳統文化藝術瑰寶,被譽為“百戲之祖,百戲之師”。昆曲藝術早在2001年5月18日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為了讓昆曲這門中國傳統藝術更好地傳承與發展下去,就要求我們深入了解和發現昆曲在當下時代所體現出的問題與不足,并有針對性地找出對策與解決方法,使昆曲能夠適應當下社會的發展變化,適應觀眾們的欣賞口味,重新贏回市場,贏得尊重。
關鍵詞:3D;《景陽鐘》;昆曲;傳播;傳承
中圖分類號:J8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30-0149-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30.104
一、當前昆曲的發展困境及原因
1.昆曲嚴格的程式化表演、緩慢的板腔體節奏、過于文雅的唱詞、陳舊的故事情節,喪失了時尚性和大部分娛樂功能,與當代人的審美需求相距甚遠[1],因而難以取得觀眾的認可,導致演出場次越來越少,嚴重阻礙了昆曲的普及和傳播。
2.昆曲如果與時俱進,推陳出新,卻又陷入尷尬的境地,不對昆曲作較大的改變,就無法獲得當代人對昆曲的青睞;倘若作大的改變,昆曲就會變性,這與昆曲入選“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屬于我國古典表演藝術的經典,又顯得格格不入。
3.當代昆曲編劇人才的極度匱乏,使得昆曲創作的人員沒有幾人,根本無力承擔起全國七大昆曲劇團對昆曲劇本的剛性需求,已完成的昆曲劇本質量也參差不齊,導致一些劇本無法在舞臺上進行表演。
二、當今3D高科技的作用
我們說的“3D”,主要是特指由電腦、互聯網的數字化的三維技術或是立體技術,也就是三維數字化。
立體技術之所以產生立體感,是因為它突破了銀幕四個邊框的束縛,將銀幕內的空間延伸到了銀幕之外,特別是向前延伸到了觀眾席內部,令畫面空間中呈現的人物和景物所處位置縱深關系出現了前后分層。對于接受主體也就是觀眾而言,這種突破銀幕向前的立體感創造出如此接近甚至置身場景中的體驗,比起始終保持距離隔著銀幕向后的立體感更加鮮明生動,[2]所以運用3D技術的3D電影一經問世,便受到世界各地影迷的追捧與喜愛。
三、3D科技對昆曲創新傳承的優勢及作用
昆曲是我國傳統藝術文化瑰寶,將昆曲藝術以現代社會最流行的電影方式來保存,有利于昆曲藝術的長期傳承與發展。昆曲3D電影的出現是中國歷史悠久的昆曲藝術與當代電影藝術完美融合的產物:先期對昆曲傳統劇本進行改造,再通過“3D”等高科技的應用配合,讓傳統昆曲藝術借助現代高科技的東風,加上優秀的昆曲演員們在舞臺上精湛的表演,讓古老的昆曲藝術變得新鮮、時尚,讓更多觀眾領略到昆曲的獨特韻味,使古老的昆曲藝術煥發出新的更加璀璨的光芒。同時充分利用電影院線播映和現代各種宣傳營銷模式,擴大宣傳效果和影響力,使觀眾對充滿“3D”風格的昆曲藝術產生濃厚的興趣,成為昆曲藝術忠實的粉絲,從而更好的促進昆曲藝術的發展、傳承、傳播、保護。
中國3D昆劇《景陽鐘》就是其中的典范。它于2015年9月由上海戲曲藝術中心出品、上海昆劇團創作演出、上海影視傳播有限公司拍攝完成,是中國昆劇歷史上第一部3D電影。3D昆劇電影《景陽鐘》電影版劇本,由原舞臺本編劇周長賦親自操刀修改,著名昆曲藝術家蔡正仁、張靜嫻擔任藝術指導。電影版《景陽鐘》保留舞臺版經典陣容,由知名昆曲小生、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黎安飾演崇禎,知名昆曲凈角、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吳雙飾演周奎,優秀中青年昆曲演員繆斌、陳莉、季云峰等出演。[3]它使傳統昆曲藝術全與全新3D技術完美結合,為傳統昆曲文化的創新性傳承和創新性發展、創新性保護提供了新的前進方向,彰顯出華夏文化所特有的民族文化魅力與感染力。
1.3D版《景陽鐘》將120分鐘的舞臺表演時間縮減到100分鐘,使本劇的故事情節更為緊湊連貫。由于3D鏡頭效果的運用,極大的增強了電影畫面視覺沖擊力,特別是“亂箭”等經典武打場面,顯得精彩無比、耳目一新,給予了觀眾無與倫比的感染力、震撼力。
2.作為首部3D戲曲電影,《景陽鐘》還突破了傳統昆曲在窄小舞臺上表演的局限性,讓觀眾在接近真實的背景中身臨其境,能夠征服更多的年輕觀眾。
3.3D版《景陽鐘》問世兩年來,先后獲得第五屆中國電影電視技術學會中國先進影像作品(3D)電影類優秀作品獎、加拿大金楓葉國際電影節“最佳戲曲影片獎”和“最佳戲曲導演獎”。這些成績都離不開戲曲藝術人的初心和努力。上海昆劇團團長谷好好曾表示,電影獲獎歸功于中國傳統文化的獨特魅力,服飾、音樂、舞蹈、開打、聲音甚至水袖都引起新觀眾和外國觀眾關注。她說:“其實,戲曲藝術很多細節,只要處理細膩,都是吸睛點。”
戲曲3D電影更貼近新時代,做到了不忘老票友,同時吸引了新的觀眾,并征服了許多外國戲曲粉絲。經典戲曲藝術,利用現代媒體手段,用這種方式來推廣、傳播和傳承,戲曲與現代科技做到了完美結合、相輔相成。3D昆曲電影《景陽鐘》的另辟蹊徑,用一種全新的方式,傳承、傳播、保護昆曲文化,向人們講述中國經典,向世界傳播中國戲曲文化。
參考文獻:
[1]百度百科——昆曲.
[2]胡奕顥.3D電影美學初探[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9,4.
[3]超星學術網.戲曲玩轉黑科技[J].浙江老年報A04版:藝文·戲劇,2018-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