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時期環境下,諸多新型產業逐漸興起并迅速發展,其中文化創意產業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此產業得到了很多國家發展的重視,在我國也逐漸受到了廣泛關注。在文化創意產業背景下,為了實現專業人才的提供,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重要場所,就需要積極探索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本文針對文化創意產業背景下高校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分析,希望對其專業人才的培養提供幫助。
關鍵詞:文化創意產業;高校教育;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J5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30-0164-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30.113
盡管文化創意產業是一種新興的產業類型,但它要和社會經濟以及國家發展有著密切關系,因此得到了人們的關注和國家的重視。而想要實現此產業的長效發展,人才資源是基本保障,為了實現對高素質人才的提供,就需要高校承擔起人才培養的重任,來根據產業實際發展情況和需求,積極探索其藝術設計人才培養的模式,這對文化創意產業的可持續性發展意義重大。
一、文化創意產業對高校藝術設計的人才需求
在文化創意的產業中,要求人才能夠借助知識產權的核心,通過腦力思維、專業技能等手段來提供服務。面對此產業的特點,對藝術設計的人才就提出了很高要求,需要藝術設計的人才不僅有著良好的專業素養、文化修養、研發能力等綜合素質,而此類高端人才在目前產業發展中還是很缺乏的[1]。同時,在此產業發展中,創意理念是它的核心部分,而創意人才則是其產業發展基本要求和保障,所以此產業對藝術設計的人才在創新意識以及創造能力等方面就提出硬性要求,也只有藝術設計創意人才的培養,才能夠推動此產業長遠和持續性發展。
二、高校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一)優化人才培養的目標
在文化創意的產業中,其產品具有著多樣性和創新性的特點,它集技術、文化和創意于一體,且市場環境也是多變和復雜的,因此這對其行業人才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為了實現對高素質行業人才的培養,高校就需要對人才培養的目標實施優化。在藝術設計人才的培養中,對人才培養的目標要和產業發展的方向與需求一致,是在自身辦學的定位綜合考慮下,制定合理和人才培養目標。在人才培養的目標制定中,要從觀念態度、能力的發展、知識技能等方面考慮,和產業的背景結合,把藝術設計的人才目標設置為具備良好創新和創造意識與能力的實踐應用型的人才。
(二)創新人才培養的方法
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培養是不利的,為了更好實現高端人才的培養,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動力,就需要做好對人才培養方法的創新。在實際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項目教學法、競賽教學法等,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參與性和主動性,使他們積極主動探索,提高他們的綜合能力;同時,教學中還可以開展一些實踐性的課題,來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方式實施課題的設計和完成,來讓學生深入體會到行業工作的內容,還能夠對學生協作能力實現提升;另外,教學中還可以借助網絡平臺或者新媒體開展活動,如向學生進行一些實踐案例的分享,開展學生交流和討論活動,從而來激發學生的思維,促進他們能夠深入學習和能力提升。
(三)構建一體化實踐教學的平臺
在藝術設計的課程中,它具有很強實踐性,教學的主要目標是設計成果價值的實現,而要達到這樣的效果,就需要學校構建一體化實踐教學的平臺,為學生提供設計實踐的機會。學校可以構建生產性的實訓教學模式,把實訓的建設、科研項目和頂崗實踐方式等引入到藝術設計的教學中,營造出多元化和開放性環境,并提供典型設計案例對學生專業能力實施鍛煉,在學生和擬真性職業環境接觸與體驗同時,促進學生對此行業的深入認知。學校還可以構建出工作室制的實踐教學模式,依據專業特點和發展的方向,讓教師組織成立相應工作室,而學生可以自由申報后由相應教師領導來完成課題,這樣就能夠促進學生對本行業發展的前景提前認識,并對他們專業能力實現鍛煉[3]。學校還可以通過校企合作開展教學,高校和企業進行人才培養合同的簽訂,企業和學校一起進行人才培養的方案制定,同時企業為高校人才培養提供一定的實踐培訓支持,而高校為企業提供人才資源輸送,為人才培養和產業發展構建良性的循環。
三、結語
綜上所述,文化創意產業的快速發展對高校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對這種情況高校就需要積極進行藝術設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這也是文化創意產業背景下高校教育需要重點研究的內容。
參考文獻:
[1]李娟.基于文化創意產業背景下高校藝術設計教育創新發展研究[J].包裝世界,2019,000(006):88-89.
[2]王穎.文化創意產業背景下的高校藝術設計教育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8,000(001):156-156.
[3]曹雨婕.文化創意產業視閾下藝術設計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長春大學學報,2018,028(005):74-77.
作者簡介:封永輝(1973—)男,漢族,遼寧丹東人,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藝術設計教育教學與實踐研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