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錯就錯
據說1998年是公元第一千九百九十八年。這是什么意思呢?我們中國人從周厲王共和元年以下的準確紀年已有二千八百年以上,平常說法是“五千年中國文化”,怎么弄到現在反而不到兩千年了?
當然有人立即會說,這公元是西元,即按照西方的歷史紀年來算的。但這實際上同樣不對。西方文明的三個歷史源頭無論是古希臘、古羅馬,還是古猶太,都不是按現在這個紀年方法來計算的,而且它們每一個的歷史到1998年也都遠不止一千九百九十八年。例如古羅馬的歷史紀年方法一向是以傳說中的羅馬建城那一年開始算起,按這個歷法,則今天所謂的公元“元年”在羅馬人是建國第七百五十四年。古希臘人的紀年方法則一向是以四年一次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來計算的,我們說的“公元”第一年,他們已經開第一百九十五次奧林匹克了。至于古猶太人的歷法就更復雜了,因為他們是從始祖亞當算起的,我們知道始祖亞當一個人就活了九百三十歲,這么算下來到現在總有好幾萬年了。
我們現在因此要問這所謂公元的“元年”到底是怎么弄出來的?博學先生們或許會告訴我們,“元年”就是基督教的耶穌生下來那一年。但這實際上又是錯的。因為如果耶穌真有其人的話,其生年可考的史料迄今只有兩條,一條見于《馬太福音》,另一條見于《路加福音》,這兩條史料恰恰又是不一致的。根據《馬太福音》,耶穌出生在古猶太阿羅大王(King Herod the Great)死去那年,如此則耶穌應該出生在今天所謂“公元前”第四年,因為這位大王是在那年死的。而根據《路加福音》,則耶穌出生在羅馬帝國人口普查那一年,這是公元第六年或第七年的事。總之,如果《馬太福音》是對的,則我們的1998年不是什么1998年,而是1994年,而如果《路加福音》是對的話,則我們在1998年時卻早已過了2000年!總之不管根據哪條史料,現在的所謂“元年”都是錯的。今天全世界都沿用的這個紀年,實在都拜托一個名叫第歐尼修斯(Dionysius Exiguus)的希臘正教修道士,他在今天所謂公元六世紀初時,不知怎么算出來耶穌死于羅馬建國第七百五十四年,因此稱那一年為“我主之年”(Anno Domini),而把這之前的時代統(tǒng)統(tǒng)都稱為“基督之前”(Ante Christum),于是羅馬建國那年就成了“基督出生七百五十三年前”了。他這個把“元年”首先就弄錯了的紀年居然后來在基督教世界流行了起來,逐漸真的成了基督教的紀年法,現在又以訛傳訛地成了全世界的紀年。
我們人類實在歷來就生活在以訛傳訛之中,所謂真理大多是將錯就錯的結果罷了。史家們的諸多爭論,例如曹雪芹到底死于公元1763年還是1764年,其實都可免了,因為“元年”都已經弄錯了,其他的年頭對不對還有什么要緊。
當年在北大讀書時曾有一句口頭語,現在看來仍是顛撲不破的唯一真理:天下本無對與錯,權且是將錯就錯!
狗而屁之
“狗屁”兩字殊為不雅,卻又最為文人學士喜用而常不離口。從前德高望重的文壇領袖梁啟超,更曾專門講過一個“狗屁分三等”的故事。說的是有一年某學政大人主持某地學子的考試,由于所有考生都太差,這學政大人只得勉強拔出前三名,批曰:第一名是“放狗屁”,第二名是“狗放屁”,第三名是“放屁狗”。
自然有人要問,這“放狗屁”、“狗放屁”,和“放屁狗”,究竟區(qū)別何在?梁任公解釋說,這第一名稱為“放狗屁”,表明放屁者仍是人,“不過偶放一狗屁耳”;第二名“狗放屁”,表明放屁者是狗也,不過雖然是狗,這狗畢竟還有其他功能,“不過偶放一屁耳”;這第三名更等而下之,因為放屁者不但是狗,而且這狗“舍放屁外,無他長技矣”,因此稱為“放屁狗”。
梁任公講這個故事的具體背景今日已經無從考證,不過想來總是有感而發(fā)。以任公一生之思想多變,自然不知遭來多少人罵他,而他當然不屑理睬,只覺得這些罵他的人都在放狗屁罷了。有些人是偶爾罵他一次,不過為人尚算正派,因此他覺得這些人還是人,“不過偶放一狗屁耳”;另有些罵他的人則已經是人格低下之輩, 在他眼里已經是狗不是人,因此罵他無非就是“狗放屁”,不足為奇;但還有更等而下之的,亦即專有一些什么都不干而專門釘住他罵的宵小之輩,這就是他所說的“放屁狗”了,這些狗“舍放屁外,無他長技矣”。
梁任公如果活到今天,看到興旺發(fā)達的網上文化,必然大開眼界,因為這網上文化實在把他說的所有三種狗屁都發(fā)展得淋漓盡致。談及上網經驗,莫言說,“短短的上網經驗使我體會到,人一上網,馬上就變得厚顏無恥,馬上就變得膽大包天。”因為上網寫作的目的無非“就是要借助網絡厚顏無恥地吹捧自己,就是要借助網絡膽大包天地批評別人”,不過莫言又說,“當然我也知道,下了網后,這些吹捧和批評就會像屁一樣消散—— 連屁都不如。”
其實應該說,雖然都是屁,也還是有等級的。例如那些偶爾上網厚顏無恥自我吹捧的人,大概相當于梁任公說的“放狗屁”,亦即到網上“偶放一狗屁耳”;另一類是不斷上網膽大包天攻擊別人的,這就是梁啟超說的“狗放屁”一類了;最后一類則是天天上網散布流言蜚語、專事造謠中傷潑污水的家伙,這些大概就屬于職業(yè)性的“網上放屁狗”了。
(選自《將錯就錯》/甘陽 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 2019年7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