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10月14日,新中國第71個華誕剛過,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廣東,在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發出了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與時俱進全面深化改革,銳意開拓全面擴大開放的時代強音。
全球疫情已進入第二波爆發階段,世界經濟面臨諸多不確定因素,中國“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定力更為堅實。10月9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部署進一步做好穩就業工作,通過《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培育壯大綠色發展新增長點;決定在粵港澳大灣區部分地方推廣實行國際航運相關稅收優惠政策,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發展是第一要務、創新是第一動力,在新發展理念下,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干”的作風,從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新形勢需要新擔當,呼喚新作為。在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變的關鍵時期,縣域尤其應當“闖”“創”爭先,扎扎實實“干”出縣域新作為。
新發展理念需要縣域以“闖”的精神,構建更為通暢的國內循環大通道。國內國際雙循環是開放的大循環,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等環節更多地依托國內市場。縣域應積極融入區域發展格局,在都市圈經濟中找準位置和坐標,積極融入更為通達便捷的區域循環新格局。
新發展理念需要縣域以“創”的勁頭,創新發展,前瞻布局未來產業。產業是縣域經濟的基石和核心,未來新興產業更是縣域的未來和希望。但產業不是“等”“靠”“要”得來,而是要靠縣域去“拼”“搶”“創”。緊扣發展,搶抓人才,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培育發展未來產業,發展數字經濟。
新發展理念需要縣域以“干”的作風,真抓實干,苦干巧干,干出一番新天地。深圳從一個小小的漁村,用40年時間發展成世界矚目的國際化大都市,這是披荊斬棘、埋頭苦干的結果。如今,深圳又擔負起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重任,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率先推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引領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改革為根,創新為魂,實干為徑,深圳埋頭苦干、銳意進取的精神,正是縣域前進的不竭動力。
本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