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繼興 倪亞琴
摘要:當前市場環境競爭十分激烈,也正是這一原因促使企業需要利用每一個商業戰略來保持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通過抓住消費者觀點的變化,發現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可作為其長期生存戰略之一。現從社會責任中的慈善捐助觀察到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益處,并進一步對社會責任進行探究以及企業承擔其社會責任的必要性,研究發現企業在社會、企業自身、顧客這三大方面被都要求積極承擔社會責任,鑒于此必要性對于企業該如何承擔社會責任提出整體建議和具體措施,兩者分別都從四個方面提出對策,旨在使企業能夠更好地承擔社會責任。
關鍵詞:社會責任;必要性;建議
中圖分類號:F270.7?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20)10-0127-03
2020年的公共衛生事件引起了社會經濟等一系列反應,例如,醫療資源短缺、國家撥款賑災、交通停運以及各個行業停產。這次事件對于各個行業的企業效益都造成了損害。由于這次事件較為嚴重,也引發社會上各種捐助等慈善活動,形成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局面。在這些慈善捐助中有各地政府、企業組織、明星以及私人捐助,通過捐助資金及物資發現中國企業在這一活動中作用是舉足輕重的。據不完全統計,截止2020年2月3號零時,全國用于此次事件慈善捐助金額約為172.87億元,其中企業的捐助金額高達143.01億元,約占全國捐助金額的83%,而這其中還沒有統計企業對于此次事件的物資統計。眾所周知,企業因為破換環境和耗費資源經常受到指責,這對于企業的形象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傷害,就目前來看,眾多企業采取社會責任做法,例如此次事件中企業紛紛通過慈善捐助來與全社會共同抵抗疫情,這做法既可以體現出企業具有較高道德責任的同時也可以挽救企業在民眾的形象,樹立良好的聲譽,提高知名度以及建立消費者信心,這對于企業來說是一個長久的效益,因為這種良好聲譽,較高的知名度以及獲得消費者信任都將轉化為民眾對企業產品或服務的購買力進而促進企業績效。
社會責任是否可以對企業績效產生積極作用也一直是學者的研究焦點之一,盡管充滿了猜測和爭論,還是有眾多企業采取這種做法甚至還有學者提出是否要強制社會責任并證明上交社會責任稅是合理的,[1]并且有事實證明社會責任對企業績效有正面影響作用,例如此次事件通過捐助統計榜發現好多企業在積極主動承擔社會責任,通過這種做法民眾就會對其產生信任感,這些以后都會為企業帶來較好的效益。
一、社會責任
慈善捐助可以促進企業發展,而慈善捐助也只是社會責任中一種,社會責任在不斷發展過程中,具有眾多定義和分類。
企業社會責任出現是對新古典主義的批判,批判基于市場和政府有力量可以解決危害市場的理論且假設企業應該利潤最大化這一理論。“企業社會責任”一詞最初被認為“它指的是企業家有義務追求政治決定或遵循那些在社會目標和價值觀方面可取的行動方針”。企業社會責任的概念有不同的術語。但在眾多的術語中,沒有一個定義真正定義了企業的社會責任,而是將其描述為一種現象。許多定義要求企業做出“承諾”,為可持續經濟發展做出貢獻,與社會合作,為改善生活質量創造更和諧舒適的環境,而無需脅迫其履行義務。企業社會責任被分為好幾類,其中一類分為經濟責任、法律責任和道德責任,還有一種分類是外部社會責任和內部社會責任,外部社會責任一般指社會慈善、綠色環保、維護社會和諧等等,內部社會責任一般就是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以及對員工的福利和培養。企業社會責任這種承諾可以幫助企業實現追求可持續發展和注重經濟、社會和環境方面發展的綜合性目標。企業社會責任這種“承諾”也可以看做一個商業戰略,不僅因為它是一件好事或者因為人們強迫企業家去做,而是因為它對企業頗有益處。具有戰略眼光的企業運用企業社會責任的理念,與那些不認為企業社會責任是增加利潤的工具的企業相比,其積極作用也是在財務績效上可以表現出來的。任巧巧[2]主張通過建立將社會、環境和經濟績效與長期商業價值相結合的商業戰略,企業責任成為核心業務的一部分,并與企業和社會的長期價值創造聯系在一起。也有學者認為就是市場的競爭力推動企業不斷增加積極的社會活動,研究表明企業根據行業或對社會以及環境造成的影響而承擔的社會責任程度也不盡相同,但對于企業應積極承擔社會責任是肯定。
綜上所述,社會責任的較多分類以及其對與社會、環境以及自身的益處,都要求企業從多方面承擔社會責任。
二、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必要性
(一)社會發展要求
1.政治要求
我國貧富差距較大,同時也面臨較大的就業壓力,政府也在努力改善這些問題,但是在較貧困的地區,政府存在很大的資金壓力,所以需要從其他方面獲得資金,同時政府不需要償還,這就使得人們想到了企業,首先企業被要求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其次企業通過承擔社會責任不僅僅可以解決資金困難還可以解決就業壓力。企業可以生產高質量的產品獲得市場青睞,提高企業效益,然后加大投資提供就業崗位和提高慈善捐助完善社會基礎設施。所以為了改善貧富差距和解決就業壓力,我國也需要企業積極承擔社會責任。
2.經濟發展要求
市場經濟是以增加福利追求利潤、生產和消費最大化的目標。但在實現這種目標的時候不可避免產生一些副作用,例如不可再生資源大量消耗,溫室效應增加,霧霾都是其付出的代價,市場經濟主要承擔者——企業,其在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副作用,這對長期的經濟發展是非常不利的,要想經濟可持續發展,企業就需要轉變短期策略到長期策略,企業通過承擔社會責任,去糾正改善其帶來的副作用,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
(二)企業自身要求
1.社會風險及聲譽
企業面臨風險不僅僅是源于內部,外部社會風險也是企業應該防范的,任何風險都包含危險和機遇,其管理的成功包括規避風險和將機會轉化為價值。企業社會責任是實現這兩個目標的關鍵。在企業社會責任的介入下,直接規避社會風險并非不可能。良好的企業社會形象是防范社會風險的有效手段。將社會責任資本的概念與社會形象聯系起來。通過承擔社責任會可以創造良好的形象和降低社會風險,這就促使企業可以積極承擔社會責任。
2.企業財務績效
企業可以將效益可以分為短期效益和長期效益,企業想要可持續發展就必須目光放長遠,以犧牲部分短期效益來促進企業長期發展,研究發現,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會對其短期效益和長期效益產生不同的作用,通過學者的實證分析發現,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會對其短期效益產生負作用,但是對于長期效益來說,企業價值與企業社會責任存在正相關關系。[3-5]這表明企業社會責任行為會提升企業價值。盡管短期會有較小的負相關,但長期效益都是顯著正向影響,而作為可持續發展的企業,為了不斷提升企業價值就可以選擇社會責任戰略。
3.員工滿意度
是否承擔社會責任一直和相關利益者存在爭論,員工也是利益相關者之一,不難發現員工對企業的發展同樣關心,員工希望企業績效表現較佳的同時也希望企業可以持續發展,關于社會責任的承擔,作為員工對于企業的歷史、文化、價值觀以及企業愿景再清楚不過,所以企業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員工可以從內部感受到這種行為為企業和他們帶來的益處,員工認為企業承擔社會責任使得他們對企業產生信任感,同時在工作中的滿意度也不斷提高,而員工會因為這種信任感和滿意度反作用在他們工作績效上,同時員工會覺得這種做法是企業的一種戰略,這種認同感都會使得員工對自己的企業非常忠誠,而這些最終都會促進企業的發展。
(三)顧客要求
目前,由于經常暴露出的環境污染和產品安全問題,使得消費者對目前企業社會責任的表現還不滿意而且前消費者在消費時會重視和支持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這表明人們在購買行為中考慮了廣泛的道德問題,一個成功的企業應該找到一個平衡點,并專注于如何獲得最大的滿意度。企業必須重視在企業社會責任的表現上,不僅要獲得自己的利益,還要更加注重消費者需求,企業應通過贏得消費者的信任來樹立積極的企業形象,因此來增加企業價值。
三、對策
(一)整體建議
1.改變管理者觀念,社會責任寫進企業戰略
要想企業承擔社會責任,首先管理者必須改變企業利潤最大化的觀念,必須明白犧牲股東短暫利益來換取長遠效益。加強對企業管理者的培訓,以幫助企業可以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首先,要進一步加強對公司經理法律法規的學習,讓他們明白履行社會責任的底線是不違反相應的法律法規;其次,他們需要讓管理者明白如何正確履行社會責任。只有當企業管理者明白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性,他們才能將企業社會責任轉化為企業文化,滲透到公司的每一個部門。
2.落實責任人,加強實施過程管理
一個策略的順利實施,離不開強大的監督制度,為了保證社會責任順利被實施,可以采用責任人制度,這樣落實到具體責任人的方法,可以很大程度地將每一環節落到實處,可以每一環節設立一個責任人,這也方便實行考核制度,表現優秀就獎勵,反之就懲罰,這樣既可以激勵實施社會責任的積極性也可以防止責任人對此產生輕視。
3.預留資金,保證社會責任的履行
在企業經營經程中,有盈利也會有虧損,部分企業盈利時會主動承擔社會責任,虧損時則放棄社會責任計劃。虧損時放棄社會責任的企業可能會面臨失信于社會的局面,因為人們認為企業承擔社會責任說明企業從觀念上將社會責任作為一種對社會的長期保證,企業會通過這些行為來保證企業以及社會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所以,建議企業在經營過程中預留出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資金,這樣即使在企業虧損時也同樣可以履行社會責任,建立可靠的企業形象。
4.完善制度,遵守社會責任披露原則
完善社會責任披露制度,主要存在兩個重要原因,首先政府要求企業要進行社會責任披露,其次企業履行這一原則也是自身內在要求,這種內在的動機是由于媒體、投資者以及消費者都需要通過這種方式對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有一個清楚的認識,通過對社會責任披露可以在消費者、投資人以及政府心中建立良好的聲譽,獲得投資,提升企業競爭力以及可以獲得政府的支持。這兩個主要原因都要求企業不斷完善社會責任披露制度。
(二)具體措施
1.員工
員工是企業的主體,也是企業的生產力,研究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會促進員工提高滿意度和生產力,具體措施為企業要不斷提高員工薪資待遇和福利,例如,為員工提供五險一金、醫療養老金、培訓機會、職業規劃、心理疏導以及構建一個公平合理的升職環境,讓員工可以獲得成就感以及感受到自我價值,從而提高對企業的滿意度,這種滿意度可以轉化為生產力度。
2.客戶
客戶是企業創造的產品的消費者,產品被消費企業才能得到效益,目前客戶對于產品的質量和公司的形象都有了要求,例如那種被爆出產品質量存在缺陷、服務態度非常惡劣以及欺騙消費者的公司將不會被信任,對于客戶來說,一個可以被信賴的企業必須具備一些因素,例如,企業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提供高水平的服務以及具有良好的企業形象等等。所以企業通過承擔社會責任去實現客戶所需的產品、服務以及形象。
3.股東以及債權人
股東和債權人也是企業利益相關者,這兩者的利益使企業在承擔社會責任時也要考慮到,股東希望公司價值不斷增長,債權人也同樣希望公司不斷發展,提高盈利,可以按時償還債務,所以對于股東和債權人來說,企業經營成果表現出色,那么對于股東和債權人來說就是承擔了社會責任。
4.社會及環境
發展社會和保護環境都需要資金,企業可以通過慈善的方式為其提供所需。例如,在發生天災人禍時,企業應該通過慈善公益活動為受災區提供資金和物資支持,幫助其度過難關,日常活動中也可以為落后地區的醫療、教育以及基礎公共設施提供資助,既能解決政府資金短缺問題,同時也幫助落后地區進一步發展。不僅僅是社會,企業同樣也可以為保護環境方面做出貢獻,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消耗資源和破環資源,所以通過慈善的行為去保護環境,彌補對資源和環境的造成的傷害。
參考文獻:
[1] Ramdhony, D. The Implications of Mandatory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A Literature Review Perspective[J].Theoretical Economics Letters,2018(8): 432-447.
[2] Lins, K.V., Servaes, H. , & Tamayo, A. Social capital, trust, and corporate performance: how csr helped companies during the financial crisis (and why it can keep helping them)[J].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2019(31).
[3] 任巧巧.強化我國企業社會責任的戰略性思考[J].廣東財經職業學院學報,2006(2):67-70.
[4] 陳 勖.聲譽在企業社會責任與績效之間的作用——以商譽作為聲譽度量方式的討論[J].西部經濟管理論壇,2020,31(1):86-96.
[5] 閏廷飛,吳彥龍.企業績效、媒體關注對企業社會責任的影響研究[J].財會通訊,2019(6):92-95.
[6] 王 婷,張 力.政治關聯、社會責任與企業績效[J].財會通訊,2018(21):45-48.
[責任編輯:紀姿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