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彥
摘 要:對于我國的地區經濟發展而言,推動京津冀地區經濟一體化發展建設,其作用不僅在于促進北京、天津和河北等地的良好發展,對其周邊城市的經濟發展也有著重大的推動作用。京津冀經濟一體化的建設,對于國家綜合實力的增強以及我國在國際市場中的經濟地位,都具有重要的影響。由此可見,從我國戰略發展的角度上來說,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建設的意義非常深遠。根據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背景、發展狀態,分析其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主要存在的問題,并參考相關建設性的學術資料,提出幾點對于實際發展問題的解決對策以及措施,以期促進我國京津冀經濟區域一體化建設加快發展。
關鍵詞: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問題;發展對策
中圖分類號:F127?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27-0034-02
在北方,京津冀地區無論是在政治地位、經濟地位還是文化地位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程度的不斷深化,以及社會經濟現代化建設的不斷推進,現階段的經濟建設也逐漸向區域經濟一體化加速發展,這也為我國未來發展階段中的經濟發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良好的動力。基于我國現代化社會建設的需求,國家對于京津冀地區經濟一體化建設的發展程度十分重視。
一、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問題
第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合作意識不強。京津冀地區經濟一體化的又好又快發展需要具備充分的發展建設前提,各地區之間需要做到合作意識高度一致以及相互之間的協同效率相得益彰。但從實際的發展狀態來看,京津冀地區在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過程,由于缺乏相互之間的合作意識,導致合作效率低下,這對于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效率而言,是極為不利的影響因素之一。雖然京津冀地區是一個整體,但由于其地區隸屬于不同的行政單位,所以在協同合作上也存在著很大難度。
第二,區域經濟發展水平差距較大。京津冀地區在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過程中,地區之間的經濟發展水平差異較大,也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在京津冀經濟區域中北京、天津與河北雖然都屬于北方地區的城市,但由于政治以及多方面的原因,北京與天津在其自身的經濟發展情況上,遠遠要超過河北的經濟發展狀況。同時,北京與天津地區在其自身的城市基礎建設上也遠比河北更加完善。在這樣的城市經濟發展情況對比下,河北便無法吸引更多的投資者前來投資,因此區域經濟水平發展差距也就不斷加大。
第三,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受到影響。在地區的經濟發展建設過程中,由于京津冀地區沒有重視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以及科學發展觀的重要作用,從而導致其在發展建立的過程中,以大量的自然生態環境作為建設代價。因此,京津冀地區在近年來的各類環境污染狀況頻發,這不僅使區域的經濟發展陷入困境,同時也讓區域內的人民群眾面臨健康威脅以及生存質量威脅。
第四,區域交通設施發展不均。對于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建設而言,交通設施是保證其發展建設的重要前提,同時交通設施的發展建設情況也是促進其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但京津冀地區的交通設施以及基礎建設在具體的實際發展情況上并不十分均勻,相較而言,由于地區性的原因,北京地區和天津地區的基礎設施較河北而言都非常的便捷,這也與城市的政治屬性有著極大的關系。
但是隨著北京地區的人口不斷增加,交通設施的數量卻嚴重不成比例,很多的交通設施也并不能夠充分地滿足于當地的人口使用需求。因此,從交通設施等基礎設施發展的狀況來看,當前京津冀地區的經濟一體化發展過程中,交通設施也并未起到良好的前提保障以及基礎作用。
二、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對策
(一)建立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機制
在京津冀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機制的建立過程中,必須要將政府的主導作用在最大程度上充分發揮出來,以此促進經濟協調發展機制的快速建立,并且通過發展機制提升京津冀區域的合作意識。同時要在建立機制的過程中,將政府職能、企業職能以及社會組織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通過多方的結合推進區域經濟合作的有效性。
基于以上觀點結合實際情況,京津冀地區的行政關系較為復雜,且具有很強的多樣性,因此在具體的機制設計過程中就必須要將頂層設計工作做到充足。從國家宏觀角度而言,需要結合京津冀地區的發展態勢以及未來發展建設過程中所需要的有效發展政策,在相關的發展規劃上不斷地完善,以此將京津冀經濟一體化區域之內的分工做到清晰明確,從而保證每個地區的優勢與自身特點,都能夠在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建設發展過程中充分地展現出來,從而實現彼此之間的經濟同等性,增強區域經濟發展中的合作意識增強促進協作關系進一步發展。
其次,在經濟發展機制的建設過程中,還要不斷深化改革,將行政層面的市場宏觀調控作用充分發揮到具體的建設發展過程中。在此過程中,各地區的政府部門需要保持高度的相互依托性以及相互支持性,從而形成共同發展協同經濟合作意識。在發展的過程中也要注意到相關配合過程中的高度契合性,以此穩定京津冀地區區域經濟的良好發展態勢。
(二)完善區域經濟發展基礎設施
京津冀地區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對于國家的經濟建設以及現代化社會建設發展而言,也具有非常巨大的推動作用,這樣的推動作用不只是關乎某個地區而已。因此,思想層面上就要予以高度的重視,不斷提升對于其經濟建設的認知意識,以此促進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善。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為眾多一體化服務基礎條件提供良好的發展前提。在這一發展前提的建立過程中,就需要各地區的相關部門做到協同推進,以此來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健康發展以及基礎設施的良好建設。
對于京津冀地區而言,各港口的服務功能應實現不斷地更新完善,以及在后續發展過程中的開拓創新,以此來促進金融一體化的建設。在金融方面,銀行之間的交流也要逐漸深刻、到位且精準、高效,其原因是由于金融領域中存在的隱患風險,相對而言是建設發展過程中最為危險的。因此,各地區的銀行之間在交流時需要認真、謹慎,不能盲目追求市場份額。對于落后的經濟地區而言,最主要的是加強自身區域中的基礎設施建設,從而將自身與發達地區之間的經濟差距逐漸縮小,最終實現地區經濟的企業轉型。
(三)重視科學發展觀及經濟循環發展規律
在經濟發展與建設的過程中,重視科學發展觀以及促進經濟循環發展,這一點不僅僅是京津冀地區在發展建設過程中所要時刻堅持的重要原則,同時也是我國在整體經濟發展建設過程中所要堅持的重要原則。通過相關的現狀分析,了解到京津冀地區的經濟發展,其受環境因素影響較大,因此,應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嚴格遵守循環經濟發展的規律,增強地區競爭優勢,逐漸提升經濟發展速度。
在生態環境污染因素的方面,政府也需合理倡導在經濟建設與發展中的能源節約問題,在保障生產效率的同時減少對自然環境以及自然能源的消耗。通過對能源資源以及自然生態資源的合理運用,推進循環經濟的發展,促進京津冀地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并在此過程中發揮出自身的優勢。
同時,政府相關部門也要促進法制方面的完善優化工作,將經濟發展過程中的自然環境以及生態建設,提升到法律的建設工作層面上,通過法律及相關準則的完善,推進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健康有效可持續發展,重視科學發展觀及經濟循環發展規律,不僅是京津冀地區在經濟發展及建設過程中所需要堅守的原則,同時也是習近平總書記生態綠色文明建設的重要指示,確保我國自然資源以及生態能源,實現未來階段中的可持續發展。
(四)重視企業核心技術的開拓創新
企業在新時代的發展階段中應不斷開拓創新,創新是企業發展的源動力及核心驅動。通過核心技術的不斷優化為企業在未來經濟市場競爭中謀得一席之地,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在京津冀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建設背景下,企業想要得到長遠的發展,不被時代與經濟市場淘汰,就必須通過不斷創新,提高市場競爭力。
隨著我國在新時代的快速發展以及建設的不斷深入,全球經濟市場中的競爭也日益激烈。加之信息時代的到來,讓大城市在國際發展的過程中體現出了自身的經濟重要性以及重要的經濟地位。結合我國的城市發展情況而言,加深大城市全集中程度,對于增強我國國家綜合競爭實力至關重要。因此,在中國現代化社會建設過程中,也必須重視對于城市的發展及建設。
為促進我國經濟更好發展,增加其內在驅動力,京津冀三地必須要形成有效的聯系,從而真正結合在一起實現共同發展。無論是從經濟的整體發展還是從經濟的發展趨勢上都要做到建立經濟集體的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機制,并逐漸完善區域經濟發展的基礎措施,在具體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堅持科學發展觀,遵守經濟循環發展的規律。同時,通過企業核心技術的不斷創新優化以及在未來發展過程中的開拓創新,為京津冀區域一體化的建設以及未來發展提供更重要的技術支持,從而增強我國綜合實力的競爭,提升我國在國際市場上的經濟地位。
參考文獻:
[1]? 盧同,孫鈺.推進京津冀交通一體化建設的策略研究[J].城市,2019,(8).
[2]? 張曉杰,林英杰.京津冀一體化區域特色農業協調發展模式分析[J].基層農技推廣,2019,(6).
[3]? 聶正英,李萍.京津冀交通一體化與區域經濟耦合:基于熵權法的協調分析[J].綜合運輸,2019,(4).
[4]? 劉子夜.京津冀一體化發展評價體系研究[J].中國統計,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