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琳 朱晶晶 龐婷


摘? ?要: 管理類專業面向市場特征明顯,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以市場營銷專業為例,通過調研企業崗位類型,解構企業人才能力需求,調整人才培養目標,剖析實踐教學現存問題,并在此基礎上,圍繞教學理念、課程設置、實踐平臺建設與優化、教師業務素質提升四個方面提出改革措施,為同類院校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研究提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 獨立學院? ?市場營銷? ?能力需求? ?實踐教學改革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應用型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的主要路徑,深化產教融合是提升應用型大學內涵建設、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所在。管理類專業面向市場特征明顯,實踐性要求高,但部分院校在實際人才培養中仍以傳統“填鴨式”教學為主,重知識傳輸、輕技能訓練,不適應新商業環境的崗位需求,加劇了一方就業難、一方需求緊缺的就業矛盾。實踐教學改革、深化產教融合,成為各應用型院校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途徑。
一、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管理類專業與其他專業相比,有特殊性:面向市場特征明顯,即人才培養目標應隨新商業環境的變化而調整。消費升級、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共享經濟的3.0時代,對高校管理類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70-76)。主要表現在:一是對專業知識的新要求。除了傳統的專業知識外,還需要創業思維、大數據與信息技術、預測技術、數據挖掘、人工智能等多種新知識的融合;二是對專業能力的新要求。未來的新商業環境,對活動組織與策劃能力、運營與管理能力、調研與預測能力、創新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對人格素質的新要求。管理類人才不僅要有國際化的專業視野和戰略思維,更要有團隊協作意識、自主學習、責任與擔當、情緒控制等重要的人格品質。因此,對接企業崗位需求,推進實踐教學改革成為各應用型高校管理類人才培養方案優化的重要環節。
二、市場營銷人才的崗位需求與培養目標
(一)對接企業崗位需求。
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職業發展有自身的特點,沒有固定的模式,但一般經歷初級—中級—高級的成長發展與晉升過程。
市場營銷的初級崗位主要包括市場調查預測員、促銷員、業務員、公關聯絡員、門店零售員、售后服務人員等。這些崗位以推銷與銷售業務為主,對人員的素質要求更多地體現在客戶的溝通技能、銷售形象與禮儀、對產品信息的熟悉、客戶關系的維護、市場行情的把握等知識和能力上。
中級崗位主要包括公關經理、產品推廣經理、產品運營經理、銷售主管、區域銷售主管、渠道經理、市場部經理等,是大多數本科畢業生可以直接從事的崗位或2年—5年職業發展方向。為了幫助學生快速適應崗位,應用型高校應積極調整人才培養目標,整合教學資源,以增強崗位擴展能力。
高級崗位有辦事處主任、大區經理、省級代理、市場銷售副總監、銷售副總、分公司銷售經理等。本科生很難直接勝任營銷高級崗位。因此,高級人才不是各應用型高校培養的直接目標,但勝任高級崗位所需的各項能力卻成為各院校關注的重點,將各層次能力的培養作為專業培養的目標,嵌入理論與實踐課程體系中,試圖通過多元化教學平臺,有層次有計劃地展開培養,幫助在校大學生埋下未來成長的基因。
(二)構建人才能力需求結構。
隨著電子商務的縱深發展,企業對市場營銷人才的需求向多元化、復合型進階。高校市場營銷人才培養要積極實現專業技能向復合型能力的轉變。一專多能、素質全面的營銷人才成為企業的需求共識。下表為市場營銷人才能力需求結構:
表1? ?市場營銷人才需求能力結構表
初級崗位對市場營銷的知識需求及技能需求中的專業服務技能的要求比較高。中級崗位除了需要具備豐富的營銷專業知識和服務技能外,還需要具備商務談判技能、客戶關系管理能力,同時需要對產品的整體運營情況有決策與判斷的能力。而高級崗位則需具備更高的概念技能,例如戰略思維能力、敏銳的市場嗅覺、組織與策劃能力、市場洞察力、業務規劃能力、環境應變能力等,除此之外,還要對自身企業所在行業形勢與環境、商業模式變化有一定的預判能力。
(三)調整人才培養目標。
人才培養目標對于教育教學活動具有導向性作用。培養什么樣的人才,如何培養人才,不同的時代呈現出了不同的具體要求。因此,各高校要面向崗位需求,做好需求調研、構建能力需求指標,在此基礎上積極調整人才培養目標。
三、獨立學院市場營銷實踐教學環節存在的問題
(一)重理論,輕實踐。
一些獨立學院在課程設置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重理論知識傳授,輕實踐技能培養現象,具體表現為:(1)授課學時上,理論課時占比較大,實踐課時占比較小,理論課時為實踐課時的兩倍之多,學生缺乏實操、動手鍛煉的機會。(2)資金投入上,實驗實訓平臺建設不足,資金投入有限,即便是投入面積充分的學校,也存在設備過時或教學方法無法與時俱進的現象,無法滿足現代教學的實際需求。
(二)實踐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層次偏低。
隨著產教融合的落實與深化,實踐教學在人才培養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引起眾多應用型高校的重視:購買設備、引入操作軟件、建立實驗實訓室等。但仍存在實驗實訓室或中心開發不足、利用率低,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層次低等現象,主要表現為:(1)實驗流程簡單,學生興趣不足。(2)案例數據陳舊,為理想化數據,脫離生產運營實際。(3)多停留在單一課程的實驗實訓,缺少學科綜合實訓。
(三)“雙師型”教師缺少,缺乏實戰經驗。
相對于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環節對教師的技能與素質要求較高,在當前專業教師隊伍中,具有實戰經驗的“雙師型”教師較少,多數教師雖然專業對口、學歷水平較高,但屬于學校—學校的模式,即高等院校碩士或者博士畢業后直接進入高校從教,沒有企業相關從業經驗。因此,實踐教學理論化現象普遍存在,與現代營銷體系脫節,很難發揮出實踐教學的實際作用。
四、獨立學院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索
(一)轉變教育理念。
在實踐教學中,應轉變教育理念,強化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實現從以“教”為中心到以“學”為中心的轉變,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全面發展。一是強化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予學生更大的自主權,使學生成為學習過程中的主動實施者,實現教與學深度融合。二是注重學生的發展需求,有效設計教學內容,營造必備的條件和氛圍。三是注重學生的學習效果,根據學習效果,優化教學設計、改革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等。
(二)優化實踐教學課程設置。
實踐教學以學生為主體,以能力培養作為驅動,以此更新教學內容、優化課程設置,一是加大實踐教學課時比例,引入高質量的學科綜合實訓。二是明確實踐教學目標,科學規劃實踐環節,大一到大四技能訓練有序推進。三是教學內容與時俱進,教學設計注重實用性。四是多元課堂相結合,各能力的培養目標與培養層次在理論課與實踐課中、第一課堂與第二、三課堂中有效對接。
(三)完善實踐教學平臺建設。
在實踐教學平臺的搭建過程中,既要注重教學平臺的多元化,又要注重各平臺間的貫通,實現大一至大四有序銜接,分階段培養。校內實驗實訓是營銷專業單一技能和綜合技能培養的主要方式。除此之外,獨立學院還應進一步完善和擴充其他多元實踐教學平臺,發揮每一平臺在實踐技能培養中的作用。
1.認知實習
認知實習可以幫助學生及早接觸社會、了解市場營銷的專業狀況、初步了解市場營銷在企業的基本應用、體驗現代營銷的手段和方法,一般從大一階段開設。既可以幫助學校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又可以幫助學生明確職業目標,增加專業自豪感,為日后專業知識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2](97-100)。
2.名師講堂
在市場營銷實踐教學體系中,應用型高校應圍繞人才培養需求,有針對性地引入高校學者、企業界名師進入學校交流。圍繞以下主題,如創新創業、客戶溝通與商務談判、新零售等商業模式、市場運營、領導力培養、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以專題輔之以系列形式定期展開交流與培訓,向學生講授學科前沿、分享實戰經驗、開闊學生視野,以擴大學生專業認知與職位發展空間。
3.以賽促教
營銷專業可參與的校內、校外競賽較多,校內多以學科知識競賽、招生簡章策劃大賽、營銷技能大賽(營銷節)等形式展開。校外的一般多為全國賽,例如,商務談判全國賽、“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企業廣告創意大賽、企業CEO挑戰賽等。競賽不同于實驗實訓,通常以獲獎榮譽為激勵,以操作性內容為引導,以校內外廣闊的平臺為基礎,變為技能的主動式訓練,以激發學習動力,讓學生在備賽中理解知識、熟練知識,以錘煉專業技能,積累實戰經驗[3](34-38)。專業教師在指導過程中,可總結內化指導經驗,形成學科競賽和課堂教學的良性互動,促進實踐教學向縱深方向延伸。
4.創新創業
大學校園應形成濃厚創新創業氛圍,并將創新創業融入專業教育體系中,挖掘專業課程的創新創業教育資源,搭建創業園、創新創業訓練營等平臺,開展創業項目孵化培訓,針對有創業意向的學生加強創新創業引導,激發學生成果孵化的內驅力,提高成果孵化的成功率。除此之外,應用型院校建立創新創業學分積累等制度,激發創新創業熱情,積累創新創業經驗,使大學生就業時有更多選擇的機會。
5.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是產教融合的主要實現方式,是實現復合型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一方面,可實現師資的聯合培養。有計劃地安排專業教師進入企業一線掛職鍛煉,豐富實踐閱歷,提高實戰技能。另一方面,搭建校外實習實訓基地。讓學生體驗企業氛圍,參與營銷項目的運營中,通過“學中做、做中學”的方式,理論聯系實際,歷練實戰技能。
6.項目運營
學??梢酝ㄟ^工作坊、社團等平臺,引入企業項目,例如產品廣告創意、節日促銷方案設計、市場調研數據收集與調研報告撰寫、產品或企業宣傳微視頻等,將專業知識與技能通過真實項目對接與落地。一般從大二階段開始,以某門課程知識為依托,以小組或團隊形式,在專業教師的帶領下進行孵化。從大三階段開始,從學科綜合知識角度出發,參與選品、策劃、營銷、運營、物流的全過程項目運作,以實施從低級到高級的分階段、漸進式培養。
(四)持續化提升教師隊伍專業素質。
在深化產教融合、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過程中,教師發揮著關鍵作用。獨立學院應持續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能力。一是增加現有教師的學習交流與培訓機會。例如公派到國內外同類院校考察學習,參加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培訓會,更新教育教學理念,吸收學科前沿知識。二是鼓勵教師走進企業,如定期參加企業、行業、協會等舉辦的論壇,專業教師進入企業參與掛職鍛煉等。三是經費支持企業業務骨干“請進來”,給實踐教學提供指導,助力專業教師業務素質提高,引領實踐教學深層次發展。
五、結語
在我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對與市場需求處于“同頻共振”的高校市場營銷專業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在“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大背景下,獨立學院應明確營銷人才的崗位需求,通過調整人才培養目標、優化課程設置、整合實踐性教學平臺、提高教師隊伍素質等措施,交叉融入、有效銜接、多端發力,匯合于營銷人才的培養,以期培養出理論水平高、實踐能力強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凌學崗.創新創業教育賦能新商科高校創新發展[J].福建商學院學報,2018(06).
[2]唐小翠.基于產教融合背景下的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性教學改革探究[J].桂林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9,33(03).
[3]李燕,顧小光.應用型本科經濟管理類專業實踐教學環節的設計探討[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16(05).
山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課題:產教融合視域下獨立學院管理類專業人才勝任力培養路徑研究(GH-18183);山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9年度課題:新商科人才綜合素質的重構與培養體系的創新研究(GH-1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