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佳晨

摘? ?要: 自主學習有助于幼兒教師強化終身學習意識和能力。對212名幼兒教師自主學習開展調查研究,以社會生態系統理論為視角,從微觀系統下的教師學習動機、意志、反思能力,中觀系統下的幼兒園提供的時間、環境及專業支持,宏觀系統下國家的相應政策及社會大眾對幼兒教師角色的認識,分析幼兒教師自主學習的困境。構建一個和諧、動態的幼兒教師自主學習社會生態系統對促進幼兒教師自主學習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 社會生態系統理論? ?幼兒教師自主學習? ?困境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的頒布,對幼兒教師的終身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終身學習”強調學習者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對自己所需要的知識、技術、能力進行學習。作為一種以學習者為中心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有助于幼兒教師強化終身學習意識和能力,是落實“終身學習”理念的重要方式。因此,幼兒教師自主學習逐漸成為幼兒教師教育研究領域的一個重要議題。社會生態系統理論聚焦于人與環境間的互動,為系統地研究幼兒教師自主學習提供了一個全新的視角。本文將以社會生態系統理論為理論基礎,對幼兒教師自主學習困境及路徑進行探討。
一、幼兒教師自主學習的社會生態系統
社會生態系統理論(society ecosystems theory)最早由美國學者尤·布朗芬布倫納提出。之后,現代社會生態理論的代表人物查爾斯·扎斯特羅進一步闡述了個體成長與社會環境的關系,認為人類生存成長于其中的社會環境是一種社會性的生態系統,強調生態環境對于分析和理解人類行為的重要性,注重人與環境間各系統的相互作用[1](67)。并將個體存在的社會生態系統劃分成微觀系統、中觀系統和宏觀系統三種系統。其中微觀系統包括個體社會的及心理的兩個方面;中觀系統是指個體所處的各種小規模群體,如家庭、朋友和工作機構等;宏觀系統是比小規模群體更大的社會系統,如文化、制度、風俗等。
在扎斯特羅的社會生態系統理論關照下,幼兒教師自主學習是個體從自身的基礎知識和需要動機出發,自己選擇學習內容、運用學習方法、把握學習時間、監控學習過程、評價學習結果、利用學習環境的一種學習活動,是一個包括教師在內的微觀系統、中觀系統及宏觀系統之間的多元互動過程。
(一)微觀系統
幼兒教師自主學習研究中涉及的微觀系統具體包括個體學習的內部動機、意志、反思能力等。這些態度和能力對幼兒教師能否準確發現問題、克服困難、擁有積極心態起著決定作用,從而維持對自主學習的高投入。
(二)中觀系統
本研究中幼兒教師自主學習的中觀系統既包括工作的幼兒園系統,又包括工作之外的家庭系統。
(三)宏觀系統
宏觀系統是社會制度框架和社會意識形態的統一體。國家的文化傳統、相應政策制度等是影響幼兒教師自主學習的宏觀系統,對其起著無形的支撐作用。
圖1? ?幼兒教師自主學習的社會生態系統
扎斯特羅強調微觀、中觀、宏觀系統是相互影響和相互作用的。微觀系統下幼兒教師自主學習的態度和能力,中觀系統下幼兒園及家庭對幼兒教師自主學習的支持,宏觀系統下國家相應的政策制度及社會文化,共同構成了幼兒教師自主學習的生態系統環境。
二、社會生態系統理論下幼兒教師自主學習的困境
本研究以《幼兒教師自主學習量表》為研究工具,從學習動機、學習內容、學習時間、學習過程、學習方法、學習結果、學習環境、職業滿意度、職業期望等維度對212名幼兒教師的自主學習情況進行問卷調查研究,并輔以訪談的方式收集研究資料,以此全面分析幼兒教師自主學習所遇的困境及影響因素。
(一)微觀系統下幼兒教師自主學習的困境分析
1.自主學習內部動機不足
調查發現,幼兒教師自主學習的動機均值為4.49,表明不少幼兒教師能意識到工作中學習的重要性,能采取多種方法開展自主學習。但結合訪談得知,幼兒教師的學習動力來源多數是晉升、學歷、職稱等外在因素,相比之下內在動機稍有欠缺。如有教師提到“平時的學習主要是為了迎合社會需要,學歷提高了,有利于評職稱”。從整體來看,幼兒教師學習最本質的特征是以工作為本位的學習觀,學習的價值取向帶有明顯的“功利性”[2](43)。如環境創設評比、教學論文評選、觀摩課評優等工作任務,促使教師收集相關信息進行學習。這種學習是一種外在任務式學習,而不是源于幼兒教師的內在自我需求,在學習中經常出現應付、形式主義等問題。
2.自主學習反思缺乏主動性與深度
據調查,有42.5%的教師沒有完成每日既定的學習任務,不會感到愧疚,有18.4%的教師在“定期對自己的工作學習做總結”題項中持否定答案。有教師提到“我們幼兒園要求教師每個星期最少寫兩份反思隨筆,還有每個月的月小結,剛開始大家不習慣這個制度,抓破腦袋地在想在寫,但那段時間成長也非常快速,可能被推著走,會走得快些,但一旦沒有推力了,人的惰性就會產生”。由此可見,幼兒教師的反思更多地需要外部推力促成。此外,由于教學研究能力、專業理論基礎等因素的限制,導致幼兒教師的學習反思大多停留在經驗層面,時常出現無從下筆、深度不夠的問題。
3.自主學習中的自我監控能力不強
調查數據顯示,有25%的幼兒教師不能科學安排學習計劃,做到勞逸結合,26.9%的幼兒教師不能做到每天為自己留出學習時間,16.5%的幼兒教師常常讓娛樂時間占用已計劃好的學習時間。由于幼兒教師自主學習內在動機不足及工作壓力等原因,自主學習常停留在觀念階段,在執行中容易讓步于外界諸多誘惑,變成半途而廢的學習。
(二)中觀系統下幼兒教師自主學習困境分析
1.時間不足是幼兒教師自主學習最大障礙
調查發現,有83%的教師難以安排時間進行課后閱讀和自我反思,訪談中也有教師提到“學習最大的障礙就是時間不足,希望幼兒園能給教師的自主學習提供時間支持和資金支持”“平時加班頻繁,如果周末還要去參加培訓,狀態會不太好”“下班回家后要花時間輔導孩子的作業,還有其他一些家務要做,沒有時間學習”。除了完成幼兒園中繁重的工作任務外,在家庭生活中,幼兒教師成為家庭中的一員,同樣要面對許多家務瑣事,時間緊張、壓力過大容易讓教師產生職業倦怠感,阻礙自主學習的有效開展。
2.幼兒教師自主學習缺乏專家的專業引領
“自主學習雖然倡導學習者的獨立性,但那是針對在長期的他主學習中學習者過分依賴的特征而言的,這只是在自主學習發展的初級階段提出的特殊要求;當自主學習發展到高級階段后,自主學習者對群體內的合作有了新的認識,充分認識到合作對自己的學習、自身的發展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從而在他們遇到困難時,能積極向他人請教”[3](11)。調查發現79.2%的幼兒教師喜歡與同事(行)交流工作經驗,68.9%的幼兒教師習慣利用互聯網進行學習,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難題,但還有25%的教師表示很少有聽專家講座的機會,能夠接收到專業有效的專家引領的機會少之又少,由于同行水平相當、互聯網上的知識質量參差不齊,幼兒教師難以開展高質量的自主學習。
3.不同類型園所為幼兒教師自主學習提供的環境存在較大差異
調查發現,不同類別的幼兒園為教師提供的學習資源、學習環境之間有很大的差別。公辦園(Mean=21.39)在這方面要明顯優于民辦園(Mean=19.00),已評級幼兒園要優于待評級幼兒園。一位未評級民辦園的教師說道:“幼兒園學習資源不夠多,主要是一些專業性不強的雜志。”“幼兒園只有在備課室才有電腦,并且數量不多,要用電腦得輪著來”。一位區級民辦幼兒園的骨干教師提到“幼兒園提供的學習的機會還是挺多的,比如今年,除了安排一些骨干教師、行政人員出去(培訓),保育員也安排出去學習了,學習資源比較豐富,學習也比較有效”。另有一位市級公辦園的教師提到“經過暑假的團隊培訓后,老師之間的互動多起來了。在吃飯或走在一起時,都會交流工作的方式方法,學習氛圍濃了很多”。一位新入職的公辦幼兒教師提到“幼兒園挺支持我們學習的,我去參加寒暑假的函授班學習,有時候碰上假期輪值,幼兒園都會批假給我們,外面幼兒園開展好的活動,領導也會讓我們出去學習”。可見幼兒教師的自主學習狀況與所在幼兒園提供的支持與環境有著緊密的聯系。
(三)宏觀系統下幼兒教師自主學習的困境分析
1.國家相應政策制度的缺失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明確規定了學前教育作為我國學制的第一個基礎階段,是我國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學前教育備受重視的今日,有關學前教育的專門法律卻未正式出臺,幼兒教師的合法權益未得到強有力的保障。
從中國教育部網站上公布的2010年—2018年(2019年還未公布)最近九年的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的統計公告來看,在2018年前幼兒園一直未列入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范圍,反映出長期以來國家對學前教育缺乏相應的投入政策,幼兒教師工資普遍偏低,幼兒教師專業發展沒有后備支撐,自主學習自然難以得到可持續發展。此外,至今為止我國還未制定完善的幼兒教師職稱評定制度,幼兒教師職稱評定仍是依據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定辦法進行,還有相當數量的幼兒教師沒有獨立編制,反映出在國家文化意識層面,認為幼兒教師的專業職稱還不具有獨立性。
2.文化傳統對幼兒教師身份地位的偏見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幼兒教師的職業專業性未得到社會廣泛的認可,公眾對幼兒教師角色認識存在偏頗,把幼兒教師當成“高級保姆”,認為其主要工作是帶孩子唱歌、跳舞、簡單涂鴉,照顧好孩子的日常生活。在這種社會傳統觀念影響下,幼兒教師的勞動被動喪失專業性價值,幼兒教師的職業自信心、職業認同感下降,成為制約幼兒教師自主學習效率的無形障礙。
社會生態系統理論強調發展個體嵌套于相互影響的一系列環境系統之中,系統與個體相互作用并影響著個體發展[4](17)。在幼兒教師自主學習的社會生態系統中,微觀系統下個體學習動機、意志、反思能力,中觀系統下幼兒園為其提供的時間、專業及環境支持,宏觀系統下國家的相應政策及社會大眾對幼兒教師角色的認識,均對幼兒教師的自主學習發揮著重要的影響作用。探尋幼兒教師自主學習的有效路徑,需要構建一個和諧、動態的幼兒教師自主學習社會生態系統。在微觀系統方面激發幼兒教師的自主學習內部動機,增強自我監控能力及學習反思能力,讓該系統保持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在中觀系統方面幼兒園方應轉變園內組織模式,為教師自主學習提供充足的時間、專業的引領和豐富的學習環境資源支持;在宏觀系統方面,國家須加快《學前教育法》的立法進程,為幼兒教師的福利待遇、社會地位提供根本性的保障,加大社會對幼兒教師的正面關注,轉變公眾對幼兒教師的角色定位,使幼兒教師的地位和工作得到社會的認可和尊重。
參考文獻:
[1]王曉莉,張世嬌.社會生態系統理論下新手教師韌性發展機制研究[J].教師發展研究,2018(2).
[2]沈芳燕.幼兒教師學習研究——期待與現狀[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2.
[3]鄭金洲.自主學習[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4]廖麗娟,黃榮峰.生態系統理論視閾下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的瓶頸[J].基礎教育研究,2014(17).
文章基金來源:江西省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幼兒教師自主學習能力提升路徑研究”(YJ17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