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政良
摘? ?要: 為了更好地培養高中生的思想政治學科核心素養,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對高中思想政治課運用辨析式教學進行探究。結合查閱文獻、走訪等方式,發現目前我國高中思想政治課開展辨析式教學存在一些問題。為了確保高中思想政治課運用辨析式教學順利開展,教師要做好辨析主題的確立工作、學生要在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學校要加快建立健全辨析式教學的評價機制。
關鍵詞: 辨析式教學? ?高中思想政治課? ?中學生
辨析式教學方式是在2018年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中提出的,要通過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辯證思考,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一、高中思想政治課辨析式教學運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辨析主題的設置不規范
在高中思想政治課中,思想政治課教師運用的辨析式教學方式比較少,部分教師存在辨析主題設置不規范的問題。所謂辨析主題設置不規范是指教師在教學中開展辨析活動前創設的問題沒有爭議點,或者說辯題缺乏生動性。例如高中思想政治教師在“必修2經濟與社會”中《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一單元設置了一個辨析式議題:“計劃經濟的利與弊。”這個議題從設計角度來看不是非常規范,這一節課主要強調的是市場經濟在資源配置中的地位,計劃經濟已經成為歷史的政策。如今是市場化社會,不應該再探討計劃經濟的利弊。這類辯題缺乏時代性,不應成為本節課的重要內容。
(二)辨析活動的開展不活躍
在部分思想政治課課堂中,除了辨析主題設置不規范的問題外,還有辨析活動開展過程中學生不活躍的現象。根據相關研究發現,這些思想政治課存在沉悶、教師組織不給力的問題。例如,思想政治課教師在運用辨析式教學的時候,部分學生要么不理會要么應付了事,對辨析式議題沒有興趣和熱情。多數學生處于被動狀態,沒有根據己方的觀點跟對方進行辯論,依賴教師提問,教師催了才開始。
(三)辨析活動的反思性不足
思想政治課教師在課堂中開展辨析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然而部分思想政治課教師常常把辨析活動當成教學任務,只要上完課就算結束了,沒有做好關于辨析式教學活動的反思。辨析式教學有獨特的一面,對于那些上思想政治課的學生而言,開展的辨析活動要和政治理論相關,這些辨析活動的開展會給教師留下許多寶貴的經驗。研究發現部分教師在采用辨析式教學之后沒有很好地歸納總結,沒有對課堂教學效果進行分析,只是簡單地在課本上做好一個已上完該課程的標注。這種教師缺乏對辨析式教學的課后反思,對以后教學造成影響。這樣一種現象是非常值得關注的。思想政治課教師對于這些經驗如果不形成反思總結,對于教師今后專業素養發展必定會造成一定的影響。
二、高中思想政治課辨析式教學運用存在問題的原因
(一)部分教師的教學技能較弱
部分思想政治課教師設置辨析主題不規范,因為技能水平有限。對于新入職場的教師而言,教學經驗還不夠充分,在設置議題方面缺乏經驗,大多數時候考慮的是自己該怎樣護住這個“飯碗”,怎樣順利在教師行業生存下去。部分教師對于教學得過且過,在設置議題方面只不過是為了突出新意、完成教學任務。這些教師在認知和經驗上處于比較劣勢的地位,沒有對辨析式教學形成正確的看法。加上剛入職,還有許多生活瑣事需要解決,對于教學方面的投入相對較少。這部分新教師缺乏辨析式教學經驗,在設置辨析式議題的過程中沒有很好地研磨,也沒有進行過實際驗證。大多數時候只是憑空想象,在頭腦中臆造一個觀點。說明新教師在辨析式教學環節會運用比較簡單的沒有深度的辨析議題,難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部分學生課堂參與性較低
辨析式教學活動的開展,不僅僅是教師個人的參與,還需要學生的參與。對于思想政治課辨析活動氣氛不活躍的現象,還歸因于學生的主體性問題。不少學生沒有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影響辨析活動的順利開展。學生要面對各科課程帶來的學習壓力及高考的壓力,要么一心注重學習理論知識要么在課堂上趁機“開小差”。這部分學生對于辨析活動的參與性較低,難以提高動手和實踐能力,難以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
(三)辨析式教學評價機制較差
思想政治課教師在開展辨析式教學活動后沒有形成很好的反思總結,原因是辨析式教學活動的評價機制較差。我國中小學開展辨析式教學的課程相對來說較少,高中思想政治課開展辨析式教學的更少。目前大多數高中還沒有建立健全辨析式教學的評價機制,導致教師在開展辨析式教學活動后沒有形成很好的反思總結。沒有辨析式教學評價機制或者辨析式教學評價機制較差,使得思想政治課教師在辨析式教學過程中不會顧慮太多,只要完成本節課的知識內容即可,課后不會寫活動總結。由此可見,沒有辨析式教學評價機制的約束,部分思想政治課教師開展辨析式教學不太認真,也沒有很好地反思教學效果。
三、高中思想政治課辨析式教學運用的實施策略
(一)教師在設置辨析主題上多花工夫
對于思想政治課教師而言,設置辨析主題時不能簡單地猜想,必須在設置辨析主題方面多花工夫,敢于啃這塊硬骨頭。多數思想政治課教師因為教學水平有限,在開展辨析式教學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問題,關于辨析主題的確立應該從三個方面思考:第一,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要求教師把握好思想政治課的“三貼近”原則,要根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實際情況,將辨析主題融入具體的生活當中。這樣學生對于辨析主題的理解就會更深。第二,教師要把辨析主題設置得有趣味性。所謂趣味性是指符合當前我國高中生的心理特征,符合學生的胃口,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思想政治課教師要多跟學生打交道,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有針對性地教學,從而很好地開展辨析式教學。第三,教師設置的辨析主題要有深度,太簡單了根本沒有辨析的必要性。要讓學生知道這個主題有辨析的重要性。通過讓學生進行有深度的辨析,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辯證性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
(二)學生要積極主動參與辨析式活動
在思想政治課辨析式教學活動中,要想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教師可以做好三個方面工作:第一,教師可以跟班干一起協商建立課堂獎勵機制。學生是被獎勵的主體,教師做好引導工作。在思想政治課辨析式教學活動中,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做好獎勵工作,激勵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第二,教師要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如果不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很有可能是學生不喜歡該教師。對于思想政治課這門理論性較強的課程,教師要培養好跟學生之間的關系,保持良性的師生之情。通過這種方式,學生會從內心尊敬和愛戴思想政治課教師,對于課堂教學也會認真配合,真正體現出學生參與課堂的自主性。第三,教師要做好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經常跟學生進行集體談話和個別談話,讓學生明白課程的重要性。
(三)學校要建立辨析式教學評價機制
部分思想政治課教師在開展辨析式教學活動之后沒有形成反思總結,沒有做好理論的升華,原因是學校沒有建立健全辨析式教學的評價機制。學校要從教學評價機制上下功夫,盡快建立健全辨析式教學評價機制。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是設置獎勵機制。根據教師開展辨析式教學有哪些良好的教學經驗,并且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是否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評判。學校再綜合考量教師的教學水平,做出適當的獎勵,比如提升教師職稱、提高工資待遇、增加休假時間。學校建立好獎勵機制,對于思想政治課教師有非常強的吸引力,使教師認真教學,認真設置好辨析的主題,還會做好課后反思總結。二是設置懲罰機制。學校要做好關于教師在教學中的考查評估,對于不認真教學及不認真寫教學反思的教師進行批判,并且適當加強教育。這樣,思想政治課教師會產生壓迫感,對工作存有敬畏之心,認認真真地完成教學工作。通過這兩個方式建立學校的教學評價機制,對于思想政治課教師而言會有一定的驅動作用,促使教師認真完成每一節辨析式教學活動課,努力做教學反思總結。
參考文獻:
[1]張鴻鵠.辨析式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實施探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9.
[2]謝雪萍.辨析式教學在高中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9.
[3]李晶.高中思想政治課辨析式教學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20.
[4]曹玥.基于學科核心素養的高中思想政治辨析式教學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9.
[5]項麗珍.談辨析式教學在學生思維能力培養中的作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7(02):121.
[6]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