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大學英語四級聽力改革的深入,考試難度增加,高校教師有必要總結行之有效的學習策略。將圖示理論與大學英語聽力教學相結合,對于提高學生的聽力能力和四級聽力成績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圖示理論;大學英語四級聽力;大學英語聽力教學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30-0191-02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30.135
一、大學英語四級聽力的現狀綜述
英語聽力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為提高對聽力能力的重視,大學英語四級聽力部分先后進行了三次改革。在2016年四級聽力改革中,八個短對話改成了三篇新聞聽力題型,形成了三篇新聞、兩篇長對話、三篇篇章理解的新形式。改革后聽力試題分值增加到四級總成績的35%,考試內容更貼近生活,目的是考察學生的語言實際應用能力,但同時學生反映考試內容廣度加深,難度增加。
對廣大高校學生而言,英語聽力比重和難度的加大使他們對英語聽力學習產生了一種畏懼心理,再加聽力能力薄弱,有的學生抱著蒙題的態度做四級聽力部分,有的甚至不帶耳機。在對目前所教授學生所做的訪談中,學生普遍反映大學英語四級考試中聽力能力最薄弱,得分最低;聽力過程中缺乏信心,緊張情緒蔓延;聽力資料播放一遍的情況下,僅能抓住個別詞匯的含義,無法掌握段落或篇章的中心思想;聽力策略儲備較少,沒有正確提高聽力水平的方法;較之說、讀、寫的能力,聽力水平提高最為緩慢。要改變這一現狀,必須對大學英語聽力課進行改革,在課堂上指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聽力學習策略,引導學生在課下進行積極實踐。
二、圖示理論的概念和發展
1781年,德國哲學家Kant首先提出了認知圖示這一新穎的概念,引起學者的關注。1930年左右英國著名的心理學家F.C.Barlett深入研究并發展了這一理論,建立了較為完整的相關體系。他提出“,圖示”是指每個人過去獲得的知識在頭腦中儲存的方式,是大腦對過去經驗的反映或積極組織,是被學習者儲存在大腦中的一種信息對新信息起作用的過程及怎樣把這些新信息豐富到學習者知識庫中的過程。[1]經過對圖示理論的研究,人們發現人類將以往頭腦中知識信息以不同的類別分單元進行圖示儲存,當外部新的信息輸入大腦時,就會調動已有的圖示對新知識進行理解、分析和歸納,最后將新知識和以往的知識融合形成新的知識體系,以圖示的形式等待下次功能的開啟。將圖示理論與大學英語聽力課堂結合,探索新的教學策略,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如何通過圖示理論指導大學英語四級聽力
圖式可分為“語言圖式、內容圖式和形式圖式”。[1]在英語聽力課堂上教師應講授給學生三種圖示的含義,并指導學生如何將三者融合在英語四級聽力學習中,以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增強學生聽力學習的信心。
構建語言圖示,也就是要增加學生在語音、詞匯和語法等方面的知識并將信息歸納分類,以便于加速理解聽力材料。
首先,在聽力理解的起始階段要特別補上發音技能這一課,只有掌握口語中的爆破、連讀、弱讀、濁化、重讀等發音技巧,了解美音和英音的區別,才能正確理解聽力材料,掃除語音障礙,避免造成了聽力資料看得懂卻聽不懂的情況。
以2018年12月份的四級聽力真題“In terms of helping spark creativity among young people……”[2]中的spark一詞為例,s后的p讀/b/,這一發音現象源于英語中清輔音的濁化的規則。只有了解這一濁化現象,才能將聽到的/sba:k/正確的理解為spark,而不是sbark,否則會造成考生的困惑,延緩考試時聽力理解的速度。此外,考生還需了解美音和英音的區別,如2018年12月份的四級聽力真題第一篇新聞題目,考生要熟知mobile在英式英語中發[],而在美音中發[],只有這樣,熟悉英音的同學在考試中聽到美式發音時才能提高反應速度,減少聽力障礙其次,詞匯是構成一種語言的最基本要素,考生只有積累了豐富的考試常用詞匯才能構建足夠的圖示,幫助提高聽力能力。
例如四級新聞聽力中會出現的大量地名(如seoul),機構組織的名稱(如parliament)和縮寫(如IMF),人物的職位(如governor),術語(如adverse trade balance)等,如果不熟悉這些詞匯,聽力過程中會造成極大的困擾,增加考生的緊張情緒。所以在平時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建立分類的詞匯圖示。如經濟類常用詞,政治類術語,地名常用詞,國際組織縮略詞等。
再者,英語語法知識也是考生必須具備的語言圖式的一種,在聽力過程中發揮積極的作用。如果聽力材料中含有倒裝句,強調句,復合句等較長的句子,學生很難把握其完整的含義。2018年12月真題“Last week,france auunouced that the coun-try will…..,with the goal of providing cheap,re-newable energy to five million people.”[2]中,with引導的介詞短語做伴隨狀語,表明目的,雖然位于句尾,卻是重要的考點。考生只有掌握住整體句型結構,在聽到較長的句子中,才不會顧前失后,錯失重要的考點信息。
構建內容圖式指學生如果熟悉聽力材料的主題,就可以運用自身已儲存的圖示信息來預測或者判斷文章內容。
也就是說,首先通過題支中的關鍵詞推斷出主題,然后啟動和主題相關的圖示內容,預測聽力資料的主要內容。如2018年12月真題section A的question1和2中出現mobile phone、network、moon等詞,因此可以猜測該新聞和月球上建立手機網絡有關,那么如果熟悉相關的4G技術,華為5G的發展以及space x等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發展內容將有利于對文章的理解,因為對材料主題的了解程度越多,聽力測試時對文章的領悟程度越高。這就要求聽力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以及第二課堂,盡可能增加政治、經濟、文化、教育方面的知識,引導學生多閱讀有關的英文原版文章,儲備盡可能多的背景知識。考試過程考生中通過選項預測考試內容,將涉及的詞匯和主題相關的因果關系,發展,分類,對比,比較等在腦海里建立圖示,便于理解聽力內容。
構建形式圖式指考生在文章的文體、修辭方面所擁有的知識會幫助考生對聽力材料的理解。例如四級聽力新聞篇章的典型的特征是:敘述采用倒金字塔型——先概述新聞主要內容再詳細講述人物、時間、地點等要素。因此新聞類聽力的第一句格外重要,掌握第一句即導語有助于整篇新聞的理解。其次,具體細節題將在接下來的內容中出現,那么考生在做新聞篇章題時要注意第一道考題通常是主旨大意題,而第二題則是細節題。長對話題的結構為一問一答形式,答案多出現在答語部分,所以考生要特別關注答語部分的聽力信息。篇章理解如果是議論文,要重點辨析聽力材料中的論點、論據和論證以及人物的觀點主張。如2018年12月份四級篇章理解中講述美國人對公共圖書館的看法,既然預測是議論文,圖示理論就會自然而然地指導考生分辨文章中不同人對某事物的不同看法,以及如何舉例論證。如果是記敘文,則在聽力過程中重點了解人物、事件、地點等要素。如果是說明文需要特別關注聽力材料中涉及事物的性質、功能、構造、特點等因素。以通過文章類型預測內容的走向有助于理解聽力的內容。
本研究從所教班級中隨機選取給排水18級和工程18級兩個班,分別采用常規聽力教學法和圖示理論教學法進行為期15周的教學實驗。在2018-2019-2學期初,兩個班使用2018年6月的大學英語四級聽力真題進行測試。控制班(給排水181)平均成績為185(滿分為248.5),實驗班(工程181)平均成績為183分(滿分為248.5)。教學過程中,對控制班采用傳統的聽力教學模式,進行四級聽力訓練。針對實驗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引導學生建立圖示體系,加快聽力理解過程。15周教學活動結束后,使用2018年12月的大學英語四級聽力真題進行測試。控制班平均成績為196分(滿分為248.5),實驗班平均成績為201分(滿分為248.5)。將兩個班的學期初和學期末的兩次測試的平均成績對比發現,實驗班的平均成績的提高幅度為(18分)而控制班的提高幅度為(11分),前者高于大于后者。經過調查問卷和隨機訪談,控制班76%的學生認為通過強化訓練,四級聽力成績有所提高,但仍存在四級聽力考試過程中只能抓的住個別詞匯或句子的現象,無法從整體上理解全文,或從整體上把握聽力資料的結構。實驗班65%的學生認為,通過題支推測主題,建立圖示能夠幫助全面理解聽力資料,減少四級聽力考試的焦慮感,同時在課下形成了多閱讀按文章類型歸納圖示的習慣。
四、總結
目前我國大學英語教師指導學生四級聽力技巧和策略多為積累相關詞匯,多聽多練,然而學生聽力能力進步緩慢。將圖示理論應用在大學英語四級聽力之后,學生會運用這種新的、注重整體信息處理方式,利用已有圖示對新的四級聽力材料進行預測和推理。此外把圖示理論與大學英語四級聽力教學相結合,將“播放聽力-做題-對答案”這種傳統的聽力課堂擴展為聽力前、聽力中、聽力后三個階段,并從課堂上延伸到課堂下。在聽之前,圖式被激活;在聽力中,圖示被提取;聽之后,圖式得以重建,學生由被動的聽者轉變成為主動的學習者。
隨著人們對英語聽力能力的重視和四級聽力比重的提高,高校教師在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建立語音圖示,內容圖示和形式圖示,并借助以上三種圖式,加快理解的速度和深度,以此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能力。
參考文獻:
[1]周相利.圖示理論在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2,10.
[2]汪開虎.星火英語四級真題[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9.
[3]姜麗.圖示理論視角下的大學英語聽力策略研究[J].高教研究,2013,10.
[4]楊文靜.基于圖示理論的專業英語聽力教學策略[J].科教導刊,2013,12.
作者簡介:賈玉潔,女,河南安陽人,講師,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大學英語教學及外國文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