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居偉
摘? ?要: 學生潛能指學生本身具有卻尚未被開發的能力。為更好地開發學生潛能,臨澤縣板橋鎮中心小學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興趣,設置了以學生才智培育為主要內容的校本課程,包括語文詩詞大賽、成語大會、數學速算和英語詞匯大賽。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陶冶了學生的情操,開發了學生的潛能,有效促進了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為學生未來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 四項大賽? ?農村兒童? ?學習潛能
每個孩子的潛能都是無法估量的,家長和老師如果能夠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潛能就有可能被挖掘出來并且得到無限發展。學校教育要充分發掘學生的潛能,不但要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盡量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還要在規定的課程以外,開展各種活動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在活動中培養他們的自信心,激發他們認知結構中的活力,真正讓教育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農村孩子由于客觀條件限制,身心、思維發展與城市孩子有很大差距,如果不加以好的學校教育,學生潛能就不能得到充分發掘。為此,臨澤縣板橋鎮中心小學開展了“四項大賽”校本課程,按照“日練、周測、月評、期考”的常態管理機制,由語文、寫字與書法、實踐探究、數學和英語等學科教師指導學生每天開展“背會一首詩詞、識記一個成語、會用一種句型、掌握一道速算題”等“四個一”記誦訓練,訓練內容及進度由教研組按周次確定,并上傳于校園網站“四項大賽”專欄,讓師生對照進度逐步推進。每周由教師對照規定的記誦內容進行考核考查、強化落實、穩步推進。每月月末“星光月動”活動日,上午進行才藝展演,下午開展“四項大賽”,大賽模擬中央電視臺相關賽事規程,設置“飛花令”、攻擂、守擂等精彩環節,讓師生在四項大賽中體驗學習的快樂,發展能力。學期末,由教導處統一組織,就四項大賽規定內容的掌握情況對每一名同學進行檢測,并將檢測結果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經過長期堅持,這一成熟做法已在全縣中小學推廣,被各校借鑒創新運用,四項大賽在促進學生能力發展方面的作用越來越顯著。
一、創設生活情境,給孩子們成長的詩詞舞臺
語言學家朱光潛先生曾說:“要培養孩子純正的文學趣味,就要從讀詩開始。”詩詞是中國古典文化的精華,詩詞學習可以陶冶學生情操,教給學生闡事明理、為人處世之道,培養學生在音樂、繪畫等方面的興趣,有效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豐富學生的文學積累,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及思鄉惜友之情,充實學生的精神世界。隨著《中國詩詞大會》的熱播,人們越來越感受到詩詞的魅力。詩歌凝練的語言、和諧的音韻、優美的畫意、豐富的情感,總會引起不同時代讀者的共鳴,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可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小學階段是學生記憶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這一階段學生記憶速度較快,就一首絕句而言,三四年級的學生幾分鐘就可以背誦,但在這一階段,形象記憶仍起著重要作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對于他們理解詩詞內涵是很重要的,因為只有理解了詩詞內涵才能快速牢固地記憶。教師若能幫助學生在陌生的詩詞和熟悉的事物之間建立起聯系,學生理解詩詞就會變得容易,學生的記憶效率就會大大提高。
為將學生快速引入比賽氛圍,活躍學習氣氛,詩詞大賽經常設置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和場景。在設計時,老師特別注意問題場景和小學生的感知能力相符合,可以結合詩詞內容呈現出貼近生活的圖片或視頻,有意識地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從生活中聯想到所學的詩詞,因為學生對貼近自己生活的東西更感興趣,記憶更持久。再次,問題場景盡量做到生活化,盡量將詩詞知識和日常生活結合,讓他們意識到詩詞離自己的生活并不遙遠,作者和他們有著一樣的生活感悟,從而降低難度,激發學習興趣,端正學習態度。比如在描寫景色時,會有遠近大小的問題,即遠近和透視問題,宋代蘇軾的《題西林壁》就曾寫道: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同樣的事物,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就會有不同的結果。學生可以在生活中找到答案:一樣大的物體,處在近處的不僅看上去更大,而且看得更清楚,連一些細節都能觀察得到,并且顏色明晰;遠處的物體不但看著小了,而且看上去很模糊,看不清細節。這些近大遠小現象都是孩子們已有的生活經驗,根本不需要教師費心地講解,孩子們就能輕松地明白。比如朱熹的《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湖水之所以總是清澈見底,是因為不斷有新的水灌注。人也是一樣,要想保持思維清晰、思想開闊,就要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積蓄新的力量。當生活的經驗與詩建立起聯系,就會讓學生的理解更深刻,記憶更牢固。
為讓詩詞大賽精彩紛呈,起到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的作用,學校在每天早上第一節課前的十分鐘設置了經典誦讀的環節。學生每天背誦一首詩,以便在比賽中有良好的表現;詩歌理解時,遇有疑難,學生可以隨時請教老師。經過長期堅持,學生注意力更加集中,記憶效率逐步提高,遺忘的內容逐漸減少,農村孩子的記憶潛能得到開發。詩詞言簡義豐,學生要感受詩詞意境,理解詩詞情感,就要靠自己補充和領悟,在這一創造過程中,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維能力又得到了鍛煉。詩詞大賽不但促進了學生智力的發展,激發了學生競爭意識,還讓他們的心靈和性情在詩詞中得到了滋養。
二、營造輕松的氛圍,給孩子們成長的英語舞臺
英語科目歷來是農村學生學習的短板。由于缺乏語言環境,缺乏學習英語的資源,大部分學生覺得英語難說、難學、難記,更不容易在英語考試中獲得高分。而且學生尤其不愛背英語單詞,對于二十六個字母的組合頗為頭疼。
為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英語詞匯大賽應該在“趣”字上下功夫,避免學生背誦記憶的枯燥無味,老師要創造具體的英語環境,鼓勵學生展示自己的外語風采,讓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習的樂趣,從而增強學習英語的自信,增加對英語課程的喜愛。例如在英語詞匯大賽中,除了設置常規的“英譯漢”“漢譯英”“英語單詞聽寫”等環節之外,還可以設計“你演我猜”的環節,一個同學表演給出的單詞,另一個同學拼出單詞,這個環節要想順利進行,兩個同學都必須認識這個單詞,不僅能加深學生對單詞的印象,還可以發展學生的現場表演能力,讓學生在表演中感受英語詞匯帶來的獨特魅力,促進學生對學習的英語知識有更好更清晰的認知,促進學生對英語詞匯的吸收,享受舞臺帶來的快樂感和滿足感。比如在進行到“fruits”的時候,可以讓一個學生拿著水果進行表演或者通過肢體語言進行提醒,另一個同學根據提示說出這個水果的英語單詞,最后把單詞拼寫出來,中間的對話盡量用英語,經常進行這樣的交流,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加深對詞匯的理解記憶。賽事組織老師標準流利的英語口語會促進學生視覺能力和聽覺能力的提高,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開發學生的英語學習潛能。
實踐證明,由于改變了學習的組織方式,改變了學習內容的呈現方式,這種實際的情景大賽比單純的習題更能加深學生對單詞句子的印象,不但能提高學生英語能力,更重要的是學生會在不知不覺中打消英語難學的想法,愛上英語學習,為以后發展打下基礎。
三、從培養數學思維入手,給孩子們成長的數學舞臺
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需要持續鍛煉,稍有放松可能就會退步,如果只是單純地采取考試和練習的形式,不僅會給學生增加壓力,還會磨滅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學校還要開展速算大賽,以游戲化的模式給農村學生一個展現自己數學能力的舞臺。大賽的舉辦,可以彌補農村學校因為一些硬件設施不足導致的數學趣味教學的不足,老師可以借比賽檢驗參賽學生的學習成果。速算大賽可以設置常規的口算、筆算試題,還可以設計小游戲,比如讓選手報數,游戲之前,事先確定好一個數字,比如“3”“4”“6”等,如果數到事先定好的數字的倍數時就用拍手表示,不是倍數時就按照數字順序大聲報數,報數游戲既能讓學生快速集中注意力,又能提高學生的快速計算能力。在速算大賽中還可以設置情境故事,將題目套在故事中,因為學生對故事感興趣,自然激發強烈的探究欲望,學生在認真看故事的時候自然就會思考問題,迅速投入速算中,找到答案,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
為加強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大賽還經常設計探究活動,比如用同一根繩子擺出不同形狀,探究不同形狀面積的大小,在實驗過程中學習,發現知識的聯系和區別。在這個過程中,同學之間進行交流,互相提醒注意事項,互相說出自己發現的問題,聆聽別人的收獲,體會學習對方的思維方式,在比較中發現最好的解決辦法,進一步探索數學的奧秘。
四、利用多媒體技術,構建孩子成長的成語舞臺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媒體技術在教育教學中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成語大賽中,多媒體不可或缺,為成語大賽的順利開展奠定技術基礎。小學生積累的大部分成語故事性強,成語大賽中的看圖或者看視頻猜成語環節,就是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和視頻,讓參賽學生寫下成語,這里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現成語,省時高效,克服人工呈現成語時的描述不清、浪費時間的局限性;利用多媒體計時,一目了然,為大賽增添必要的緊張氣氛,從而更好地檢驗學生的反應能力和心理素質。學生對于優美的圖片和形象的視頻更感興趣,在多媒體的輔助下對成語的學習理解往往更深入,留下的印象更深刻,更容易運用到生活和學習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還比如“你說我猜”的環節,兩個同學相互配合,描述成語的同學面對大屏幕,猜成語的同學背向媒體,描述的同學可以用三個詞語描述看到的成語,可以加上手勢動作輔助,讓背向媒體的同學猜出成語。當媒體展示成語時,臺下的同學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所看到的成語,打破用黑板、紙筆書寫的局限性,讓全體學生都能共同參與到學習中,調動所有在場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多媒體的使用能夠讓成語內容的傳達更加直觀貼切,而且讓大賽參與面更廣、互動性更強,學生的反應能力、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在大賽中集中得到訓練。
四項大賽是學校教學活動的創新和延伸,是學校啟智育才的系列活動,四項大賽的開展,給農村孩子提供了一個展示自我的舞臺。在這里,學生可以憑借自己的詩詞儲備成為“詩詞達人”;可以憑借自己出色的速算能力成為令人稱贊的“神算子”;可以憑借自己優異的記憶能力成為“單詞超人”;更可以憑借自己的成語積累成為人人羨慕的“成語詞典”。成功的體驗會讓他們享受到學習的樂趣,感受到知識的力量;榜樣的引領會讓更多的學生良性競爭,完善自我。這些活動可以把各個學科的知識融入娛樂中,四項大賽比傳統的競賽更受學生歡迎,得到學生的喜愛,提高學生學習探究的熱情,開發學生的潛能,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讓學生的成長更加精彩。
參考文獻:
[1]顧陸倩.兒童藝術潛能的遮蔽與敞亮[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8.
[2]姜杉.講“好故事”,講好“故事”——淺談兒童情商潛能開發系列微劇的故事策劃[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6.
[3]郝艷霞.在兒童美術教育中探索激發藝術潛能的方法[D].呼和浩特:內蒙古師范大學,2016.
[4]王寧.激活兒童言語生命的潛能——談小學生習作意識涵養的四種策略[J].江蘇教育,2017(41):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