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少兒文化建設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有機組成部分。加強少兒文化建設,對于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促進少年兒童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意義。為全面了解我縣少年兒童文化發展現狀和需求,筆者利用近半個月的時間,采取走訪、座談等方式,對我縣少兒文化建設情況進行了認真細致的調查,并就存在的問題進行思考。
關鍵詞:少兒文化;建設
中圖分類號:G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20)30-0251-01 DOI:10.12228/j.issn.1005-5312.2020.30.179
一、柞水縣少兒文化建設的現狀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柞水縣委、縣政府十分重視文化建設,建成了一批文化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全縣現有文化館、圖書館、漁鼓辦、體校等文化事業單位30余個,擁有各類文化人才216人,建成影劇院、體育場、文化站、農家書屋等各類文化設施1000余個,成立攝影、寫作、書畫、飲食等各級專業性協會50余個,建立迎春社區等民間藝術團體30多個。全縣各級少兒組織能夠結合自身實際堅持服務大局、服務社會、服務少兒的宗旨,大力發展健康有益、充滿活力的少兒文化,不斷加強少兒文化建設,有力地推動了文化行動深入基層、深入少年兒童,為促進少兒文化的繁榮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二、柞水縣少兒文化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對少兒文化建設重視程度不夠
少兒文化是一種社會性文化,必須團結社會組織一起來抓少兒文化建設,形成社會合力。從當前來看,少兒文化建設沒有引起文化等有關部門的足夠重視。各級少兒組織對于推動少兒文化建設也沒有足夠重視,活動開展缺乏組織和規劃。在少兒文化建設的理論研究方面,遠遠落后于少兒文化的發展,在少兒文化的地位、內容、功能、機制和產業發展方面還處于初級階段。
(二)少兒文化品牌活動有待加強
品牌是少兒文化工作的載體和形象。在調查中我們了解到,全縣各級少兒組織開展少兒文化活動,多數都是僅限于開展一些讀書活動、文體活動、娛樂活動,活動項目單一,形式呆板,缺乏創新,沒有形成具有鮮明時代氣息和社會影響力的少兒文化活動品牌,不能更多的吸引少年兒童和凝聚少年兒童,更談不上發揮教育引導的作用。
(三)少兒文化有形陣地及其功能有待完善
從調查總體來看,全縣少年文化設施相對較少,場地不足,特別是公益型的文化場所不夠,有一定規模的少兒文化活動陣地為數不多,僅縣本級有青少年活動中心、縣文化館、縣圖書館對青少年免費開放。社區文化陣地、校園文化陣地設施尚不健全,少年兒童參與的程度也不夠理想。對文化陣地的管理有待加強,現有的文化陣地沒有很好地發揮應有的作用。
(四)青少年文化活動運行機制有待創新
目前,一些基層單位少兒組織少年文化活動開展存在不夠活躍、形式單調、應付上級等問題,在活動思路、活動運作方式上缺乏創新,在開展少兒文化活動過程中沒有考慮募集社會資金、整合地區單位資源,通過市場化、社會化運作方式開展活動,而僅僅依靠單位撥款和收費,嚴重影響和制約了少兒文化建設的發展。
三、進一步加強柞水縣少兒文化建設的思考
少兒文化建設是一個社會化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的關心和支持。為此,進一步加強我縣少兒文化建設,要積極動員全社會的力量,不斷發展健康向上、豐富多彩、具有獨特風格和特色的青少年文化,從而促進全縣少兒文化建設的發展與繁榮。
(一)營造少兒文化氛圍
各級少兒組織要把握全縣少兒文化脈搏,加強對少兒文化的引導,推動少兒文化健康發展。要跟蹤少兒文化發展動態,了解少兒文化時尚,關注少兒文化現象和文化熱點,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引領少兒文化潮流。要充分運用新聞宣傳手段,重點發揮少兒報刊、書籍、、網絡在少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加強對少兒文化的宣傳和引導,營造積極向上的少兒文化氛圍。
(二)開展少兒文化活動
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是少兒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各級少兒組織要根據實際情況和少兒特點,廣泛開展富有特色的基層群眾性少兒年文化活動,堅持不懈,持之以恒,促進少兒文化的繁榮與活躍,促進少兒的健康成長。要依托縣文化館、青少年活動中心,繼承和發展少兒傳統文化項目,同時結合我縣的發展實際,圍繞黨政工作中心,大力開發少兒參與、社會歡迎、黨政滿意的文化活動項目。
(三)創作少兒文化精品
要廣泛動員少兒參與校園文化、社區文化、企業文化、鄉村文化、網絡文化、創新文化和生態文化等各類文化建設,形成一批具有柞水特色的少兒文化品牌。要充分發揮各級少兒組織和社會各界的力量,創作、生產圖書、歌曲、影視作品等優秀文化作品,為少兒提供優秀的精神文化食糧,充分發揮優秀作品塑造少年的作用。
(四)培養少兒文化人才
要建立和完善優秀少兒文化人才選拔培養機制,推動少兒文化人才的成長,充分發揮少兒文化人才在少兒文化建設中的積極作用。要通過少兒文化陣地和社會文藝團體等組織凝聚少兒文化人才,開展多種形式的競賽、文化新人評選、校園之星評選等活動,推動優秀少兒文化人才脫穎而出。
作者簡介:郭曉燕(1979-),女,漢族,陜西柞水人,大學本科,群眾文化館員(中級職稱),主要從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