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瓊仙
摘 要 近年來,我國經濟不斷發展,林業已經逐漸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林業的發展對我國經濟具有重要意義。對此,對林業進行可持續發展管理,促使其帶動我國經濟水平提升。要想推動林業的進步與發展,首先要做好林木種苗生產工作,構建現代林業體系?;诖?,分析當前林木種苗在林業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項。
關鍵詞 林木種苗;林業;可持續發展;重要性
中圖分類號:F326.2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7.045
當前,生態環境保護極為重要,森林更是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升,人們對生活質量與生活環境要求也更高,但自然環境卻遭到破壞,部分地區破壞極為嚴重。近年來,我國重點關注造林工程項目,不斷加大林木種苗工作的管理力度,其中包含林木種苗培育、質量檢驗以及病蟲害檢疫等工作。生產林木種苗的過程,要根據當地的經濟情況、氣候條件、地理環境等選擇合適的種類進行培育,提高成活率、保存率,滿足林業生態建設修復營造林工作的苗木需求量,推動林業生態建設可持續性發展。
1 林木種苗在林業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性
1.1 林木種苗提供了充足的苗木來源
林木種苗為我國的林業建設提供了充足的苗木來源,滿足了林業發展的需要。近年來,我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而加強林業建設是改善環境的主要方式。加強林業建設是現今城市化建設的主要發展內容,更是推動社會進步的主要工作。而林木種苗培育工作為我國林業建設提供了充足的苗木來源,能夠滿足我國林業發展建設的需要,推動行業的進步與發展,更能夠改善生態環境。
1.2 林木種苗促進了我國林業產業體系的發展
要想確保林業進步與發展,林木種苗是基礎。林木種苗的數量、質量都會直接影響林業的發展,進而推動經濟的發展。隨著林業種苗種類增多,林業技術不斷發展,林業產業已經形成較為完整的發展體系,不斷擴大規模。林木種苗是林業產業體系構建的基礎,可推動我國林業產業不斷進步與發展。
1.3 林木種苗質量決定林業的進步和發展速度
在林業行業的進步與發展中,林木種苗對其有直接影響。林木種苗的質量和產量直接決定林業的進步和發展速度。如果林木種苗質量低下,就會影響植樹造林的存活率和保存率,促使造林成本不斷增加,影響我國生態環境建設以及林業行業的進步和發展,對當地經濟也會產生負面影響。林業建設的競爭主要是林木種苗的競爭。要想保障林業建設可持續性發展,就應該提高林木種苗的質量,培育更優良的品種,提高其存活率與生長周期,縮短林木生長期,有效提高其經濟效益。
1.4 林木種苗建設有利于我國的生態文化建設
近年來,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各個行業在發展過程中過度開采林木資源,對環境造成了很大破壞,生態環境逐漸惡劣,不利于生態建設。當前,對林業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要重點對生態文明建設加強管理,促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林業建設發展一方面需要物質的支持,修復并提高生態環境質量,另一方面也要落實生態文明建設。在林業發展建設中,林木種苗能夠為社會與各個行業提供盆栽、樹苗等等,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為現代化生態環境構建提供有力支持。林木種苗建設是林業建設發展的重要工作內容,更有利于我國的生態文化建設。
2 林木種苗在林業可持續發展中的注意事項
2.1 堅持依法采種引種,科學培育
林木種苗的培育過程中,種苗人員要合理采用引種技巧,并嚴格按照行業相關法律法規落實工作內容,確保林木種苗工作質量。在采種引種作業中,科技人員需要合理選擇種植土壤,確保種植場地的環境能夠滿足培育條件,可以在種植地區建立采穗圃、林木種苗園區等等,促進種苗健康生長。另外,科技人員在種植林木種苗的過程中,還應該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培育出更為高質量、多樣的種苗。此外,技術人員還應該對種苗培育進行創新,引進科學的種植技術,同時要提高種植人員的創新意識,促使其堅持依法采種引種,科學培育,確保品種優良,從而提高種苗質量,為林業建設提供強有力的后盾,確保林業建設的可持續性發展[1]。
2.2 結合政府引導及市場需求
林木種苗培育過程中,工作人員要結合政府引導以及市場需求確定發展方向,相關單位還要加強對林木種苗培育的管理力度,對其市場需求與價格變動進行合理掌控與調節。林木種苗工作還需要對引種、培育、技術等方面進行重點管理,確保種苗培育的質量。各級政府應當對林木種苗加強資金支持,提高其技術水平,確保林業產業能夠更為快速地進步與發展,在改善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帶動我國社會經濟全面發展與進步。
2.3 統籌安排林木種苗培育工作
在林業發展過程中,不斷創新與改革林木種苗培育工作才能推動我國林業建設,更能夠為其行業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林木種苗培育工作內容范圍較為廣闊,對林業生態建設修復營造林極為重要。各地的經濟環境不同,林業發展情況也有所不同,各個部門在發展工作過程中要針對當地的市場需求統籌安排林木種苗培育工作,以滿足林業生態建設修復營造林的苗木需求,促進當地經濟發展。要根據當地造林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品種完成林木種苗培育工作,對于骨干苗圃更應該制定有效的工作計劃和建設規劃,分析種苗育苗工作中的問題,保證育苗過程中分工合理,確保育苗工作有序開展,推動林業產業進步。從事育苗的人員應不斷提升自身育苗技術,并積極轉變育苗理念,接受更為先進的育苗技術,培育更為優質的種苗,提高種苗的質量和產量。
2.4 健全種苗培育管理制度
任何行業的發展都需要建立在完善的管理制度基礎之上,林木種苗行業也是如此。林業在發展過程中,應該健全種苗培育管理制度,并將其管理制度嚴格落實在日常工作當中,還應該對技術人員加強培訓,嚴格遵守我國相關的法律法規。在育苗過程中,技術人員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積極參與育苗技術培訓,在建設過程中,要落實責任制,確保建設規劃工作的實效性。要完善種苗質量檢驗、病蟲害檢疫工作制度,確保種植的種苗都接受過檢驗、檢疫,保證其質量及安全,對于未檢驗檢疫過的種苗,不得用于培育苗木和用于造林,嚴格執行“只準用Ⅰ級苗木上山造林,不準用Ⅱ、Ⅲ級苗木上山造林”。此外,還要遵循以下規定。1)林木種苗執法依據為“兩證一簽”,即種子生產許可證、種子經營許可證、種苗標簽;2)林木種苗質量抽查依據為“三證一簽”,即種子生產許可證、種子經營許可證、苗木質量檢驗證、種苗標簽;3)造林質量檢查驗收依據為“五證一簽”,即種子生產許可證、種子經營許可證、良種使用證、苗木質量檢驗證、植物檢疫證、種苗標簽;4)退耕還林工程、天保工程為“一簽兩證”,即種苗標簽、苗木質量檢驗證、植物檢疫證[2]。
2.5 加強林木培育以及林業發展的資金投入
林木種苗的培育與管理工作需要大量的資金,還需要比較專業的技術人員對其進行培育與管理,以提高種植育苗的存活率,保障質量,控制成本,保障經濟效益。在林木種苗發展建設過程中,可以進行資金統籌,政府相關單位也要加大資金投入與支持,滿足行業發展中所需要的資金。同時,政府部門還要對林木種苗培育以及林業發展加大重視力度,制定較為完善的推廣體系,確保其發展得到保障。在林木種苗發展建設過程中,也可以利用社會渠道進行資金融合,以滿足其在發展過程中所需要的物資與資金,為行業的發展提供更為先進的機械設備與技術手段。另外,還應該建立穩定的投入機制,確保林業發展能夠按照規劃進行,保證行業的可持續性發展。
3 結語
林木種苗培育工作極為重要,林業生態建設修復營造林過程中主要是種苗培育工作的競爭,種苗的質量、數量得到保證,就能推動林業生態建設的進步與發展,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偠灾帜痉N苗是林業生態建設修復營造林的物質基礎,不可或缺,在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參考文獻:
[1] 曹曄,吳蕾.林木種苗與林業的可持續發展[J].北京農業,2013(18):91.
[2] 金有福,季成海.林木種苗在林業可持續發展中的重要性探析[J].科技資訊,2011(15):236.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