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春暉
摘 要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環境的不斷變化,內部控制的建設和完善對企業的發展愈發重要,但部分企業仍存在內部控制缺失導致的企業經營存在風險、企業資源管理效率低下等諸多不足因素,直接或間接阻礙了企業發展,如何提升企業內部控制水平,是當下需要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首先闡述內部控制工作對企業的重要性,其次分析當前企業內部控制工作普遍存在的問題,最后重點探討企業內部控制的優化策略,為其他企業開展內部控制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 企業 內部控制 優化探析
一、引言
內部控制工作的推進能夠有效幫助企業提升管理水平,促進企業更好地發展。企業如何做好內部控制工作的推進及優化,是目前亟須探討的問題。企業應提高對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視程度,帶動員工積極參與,構建內部控制體系,提升管理水平,推動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實現更好的發展。
二、內部控制工作對于企業的重要性
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能夠有效幫助企業提升管理水平,促進企業更好地發展。同時,內部控制工作還能有效幫助企業減少經營風險,確保企業資金安全,有利于企業對員工的職責分配以及工作目標實施的監管,保障企業信息傳遞、分析及反饋的及時性以及準確性,確保信息數據能夠得到有效的利用,使企業管理層制定決策有據可依,有效減少財務風險,提高企業經營業績,促使企業更好地實現戰略目標。
三、當前企業內部控制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對內部控制工作的認識不足
部分企業對內部控制工作的認識不足,未真正意識到內部控制工作對企業實現戰略目標的重要性,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缺乏良好的交流與溝通,沒有為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打造一個良好的環境,企業內部控制工作難以有效地開展,嚴重阻礙了內部控制工作的推進。同時還有部分企業認為內部控制工作是審計監察部及財務部門的事情,企業其他各部門沒有積極配合主動開展工作,導致企業內部控制工作流于形式,只重視經營業績,而忽略了內部控制的作用,難以發揮內部控制工作在企業經營發展中的價值與優勢。
(二)企業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不僅應當擁有完善的工作機制,還應當擁有健全的監督管理機制以及反饋機制。部分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只是按照上級要求完成相應工作,沒有涉及所有部門和人員,缺乏全員性。企業應當根據自身實際經營情況,將監督機制設立成專職機構,確保其權威性以及嚴肅性。
1.側重事后監督而忽略事前的防范,在具體的監督管理過程中,只注重對財務報表以及賬目憑證等的審查,而忽視了內部控制系統是否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同時在企業各部門,監督評價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監督評價機制沒有落到實處。
2.內部控制工作的可操作性以及針對性較差,沒有基于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建立相關的內部控制工作體系,導致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不貼合企業的經營模式以及發展情況,也沒有根據外部經營環境的變化對其進行及時的調整和改進,導致內部控制工作在推進過程中無法充分發揮其優勢與價值。
3.監督機制不完善,沒有體現出權威性以及嚴肅性,導致監管工作流于形式,不能真正發現現有的企業經營模式以及內部控制系統存在的問題,不能幫助其及時改進、優化企業經營模式、更好地推進內部控制工作。同時內部工作人員對于監管機制的執行也存在問題,導致內部控制工作流于形式,只是應對檢查,不能很好地幫助企業提升管理工作水平,獲得更好的發展。
(三)缺乏信息化手段的應用
目前已進入“互聯網+”時代,我國各行各業都面臨著新的機遇,但企業內部控制信息化建設步伐相對滯后,在開展內部控制工作時,依沿用傳統的內部控制管理模式,導致內部控制工作的信息反饋不夠及時,不能很好地幫助企業管理層制定決策,制約企業發展的進程。
四、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措施
基于以上因素,在企業內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內控制度勢在必行,根據企業自身特點,形成系統是制約監督體制,使企業健康、持續、高效地發展,具體措施如下:
(一)提高企業對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視程度
內部控制要在企業內部落地生根,企業內部首先要形成內部控制的工作意識,從管理層出發,自上而下地影響員工,加大對內部控制工作的宣傳及引導力度,幫助員工從根本上認識到內部控制工作的有效開展對企業經營發展的重要意義,激發員工參與內部控制工作的積極性。其次,樹立部門責任意識,避免出現財務部門、審計監察部門單打獨斗的狀況,內部控制工作需要企業各職能部門共同配合,相互制約,而不是專屬于財務部門、審計監察部門的工作。企業應當加強各部門之間的溝通,為內部控制工作在企業內部創造良好的運行環境,更好地推進內部控制工作。
(二)加強監督團隊建設,提升和優化監督質量及效果
提高監督人員的專業水平,構建敢于擔當、勇于作為、精通業務、廉潔清正的專業化財會審計監督團隊,對其知識結構、專業能力及職業素養以理論、實踐相結合的原則進行培訓,打造出一支專業、權威的企業監督團隊,為企業內部控制保駕護航。
(三)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強化內部監督評價機制
1.企業根據自身的實際經營情況以及業務流程,梳理企業業務流程存在的風險資金管理、重要資產管理、投資管理、稅務管理、債務往來款項管理以及合同管理等管控模塊,建立一套企業各職能部門共同參與、與企業的戰略發展目標相契合的內部控制系統。將任務層層分解并落實到各責任部門,確保做到企業“事事有監督”,更好地實現內部控制在企業內部的推行。
2.強化企業內部監督評價機制,評價與監督能夠很好地保證內部控制工作的有效開展。企業管理層應當從多方面入手,對內部控制工作的推進進行監督以及評價,對于項目審批以及資金管理等工作進行全面的監督,從源頭上避免問題的發生,降低企業遭遇經營風險的概率。
3.完善信息反饋機制,采用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對企業內部控制工作的監督評價進行及時反饋,進一步保證信息反饋的及時性與準確性,針對問題提出整改方案,并對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進行跟蹤,確保按期完成整改。
4.制定完善的企業內部控制管理考核辦法,將其融入日常考核,借助績效管理手段對職能部門進行激勵和約束,更好地提升企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形成有效的閉環管理機制,對內部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各類缺陷,采取措施并持續跟蹤解決,從而推動內部控制工作良性發展。
(四)加強企業信息化隊伍的建設,推動監督方式創新
企業應抓住信息化時代帶來的機遇,建設一支信息化的工作隊伍,減輕員工的工作負擔,更好地推動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加大信息化平臺建設力度,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對財務信息數據進行及時的反饋,節省核查時間、提高監督精準度。依托大數據、移動互聯網、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加強“互聯網+監督”,開發監督軟件,增設預警提示功能,整合企業的監督人力資源、歷年成果,構建以財務數據為中心的動態監督系統,提高監督效率。幫助企業更好地規避風險,實現戰略發展目標。
五、結語
內部控制工作對于企業發展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但是部分企業對內部控制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要想更好地推進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應當提升重視程度,加強監督隊伍建設,根據企業的實際經營情況,建立健全一個符合企業發展戰略目標的內部控制工作體系。抓住信息化時代帶來的機遇,推動監督方式創新,完善監管與評價機制,及時根據反饋信息對內部控制工作系統進行調整,提升企業競爭力,促進企業健康、長足發展。
(作者單位為國投甘肅小三峽發電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 安麗瑩,楊越男.探討供電公司財務內部控制體系的優化策略[J].財經界(學術版),2019(09):116.
[2] 孟楊.電力行業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有效性的影響因素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9.
[3] 何丹.現代企業經營管理中內部控制優化的路徑探析[J].現代經濟信息, 2019(04):133.
[4] 蔣嘉明.財務管理在電力企業內控中的有效應用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8(06):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