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提高大棚春提早茄子和辣椒的產量和效益,一般菜農都會提前在秋冬季節育苗和分苗。在育苗后和栽培前需進行一次假植,即將幼苗移栽到新設置的苗床營養缽中,讓其在大棚里繼續保溫生長,該措施俗稱“分苗”。
一、分苗的作用
分苗的主要作用:一是擴大幼苗間距,改善幼苗的光照條件,使幼苗有足夠的空間生長發育,防止幼苗擁擠或徒長;二是減輕病蟲害的發生,使幼苗個體健壯;三是由于分苗時幼苗的主根被切斷,因此可促進幼苗發生更多的側根,并使根系集中分布在主根附近的土壤中,移栽時可減少對菜苗根系的傷害,定植后緩苗快;四是延長了苗期的營養生長時間,可降低其結果位。
二、分苗方法
近年來多采用營養缽和營養盤分苗。營養缽分苗有人工制作的土缽和從市場購買的塑料膠缽兩種,前者成本低,但費工;后者使用方便,但成本稍高些。營養盤一般都是從市場購置。無論采用哪種方式,都要先配制好營養土或從市場采購配制好的營養基質,供分苗假植用。分苗床首先要做好畦底,畦面先薄鋪一層細沙或灰渣,作為隔泥層,再將分好苗的缽或盤整齊地放入畦面,然后在缽或盤面撒上約10厘米厚的營養土穩棵。
茄子和辣椒,一般在幼苗有3~4片真葉時分苗。如分苗太晚,則苗床擁擠,光照不足,幼苗互爭水肥,常導致個體發育不良,還易造成徒長,不利于翌年管理和高產。分苗前1天,苗床要澆“起苗水”,以便于起苗,減少傷根,縮短分苗后的緩苗期。分苗假植時,茄子每缽(穴)植1株,辣椒每缽(穴)植2株。營養缽的擺放距離以株行距10厘米×10厘米為宜。要淺栽,以露出幼苗子葉為好。栽后速蓋棚膜保溫,以利于提高地溫。分苗時間應選擇晴天上午10時至下午3時進行,邊取苗、邊移栽、邊蓋膜,以保持土壤水分和空氣濕度。分苗5天內大棚膜要密封,晴天棚膜上要加蓋覆蓋物遮陽,防止暴曬使幼苗萎蔫。
三、苗床管理
分苗后1周內,為促進根系恢復生長,大棚內要保持較高的地溫,適宜溫度為18~20℃。分苗后1周,新葉開始生長,表明幼苗新根已開始形成,因此要逐步適量揭膜通風,以防徒長。最終使幼苗節間短粗,葉片大而肥厚、有光澤,達到壯苗標準。分苗后15~20天追施一次肥水。還要注意病害的發生,并趁早防治。進入寒冬,大棚內要抓好小拱棚二層膜的防凍保溫降濕,以及防寒治病等管理工作。
移栽前10~15天,對分苗床要進行降溫煉苗處理,白天將氣溫降至15~20℃,夜間降至5~10℃,以利于提高移栽后菜苗的抗寒能力。移栽時,強、弱苗要分開栽,便于后期的田間管理。
(湖北省嘉魚縣農業農村局? 魯運江? 郵編:437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