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凡
摘 要: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中小企業的資金壓力不斷增大,陷入了“融資難、融資貴”的困境。為了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各地政府紛紛設立了應急轉貸基金項目,為企業發展注入了原動力,緩解企業的融資難題,也保障了企業資金鏈的安全和穩定。在此基礎上,本文將重點分析應急轉貸的重要性,探索應急轉貸的運行模式,為中小企業發展建設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小企業;應急轉貸基金;運用模式
引言: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主體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狀況、經濟效益與社會發展息息相關。但是,在中小企業運營中,存在“短貸長用”、“過橋資金”短缺等問題,增加了企業資金周轉的風險,導致企業面臨經營壓力,中小企業發展舉步維艱。因此,在當前時代背景下,如何解決企業融資難問題,如何保障企業運營資金鏈的穩定性,是本文討論的重點。
一、應急轉貸基金設立的必要性
(一)企業融資壓力大、期限錯配
應急轉貸基金是以保障企業正常發展為目的,利用過渡性短期融資的方式,解決出現財務資金鏈斷點問題。目前,銀行放貸還貸期限與企業運營資金回籠期限存在不匹配現象,大部分企業資金尚未回籠,就面臨著銀行還貸問題,所以部分企業會嘗試再次申請貸款,用來償還前一期銀行貸款,這便形成了轉貸需求空間。因此,為了解決“短貸長用”的問題,設立應急轉貸基金項目,填補轉貸需求空間,緩解企業融資貸款壓力,也能保障企業正常穩定運營,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保障。
(二)企業貸款負擔重、經濟效益低
根據調查顯示,當前面向中小企業的貸款服務存在期限短、利率高問題,而正規金融市場貸款審核嚴格、要求多,一些不滿足信貸條件的中小企業只能轉向民間借貸,這樣高成本的融資方式無疑增加了企業生產運營的壓力,導致企業運營負擔加重。在“貸款難、融資難”的背景下,部分中小企業不得不轉向轉貸融資市場,而轉貸利率比信貸利率高出2-3倍,有的甚至更高,這樣的市場環境嚴重阻礙了企業的發展。因此,為了緩解中小企業融資負擔,堅持貫徹“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戰略方針,設立應急轉貸基金項目,避免“抽貸”、“壓貸”行為,降低融資貸款的風險,有利于實現貸款方和放款方共贏目標。
二、中小企業應急轉貸的運行模式
(一)政府主導型
以政府為主導的應急轉貸基金業務,主要是利用政府政策手段,監管融資貸款市場,為企業融資貸款掃清阻力,既可以保障企業資金鏈的穩定,又能降低融資風險。在社會經濟發展中,中小企業推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為地方創造了就業機會和條件,促進地方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在“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必須發揮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作用,打通應急轉貸基金渠道,利用有限的財政資金,緩解中小企業暫時性資金困難問題,這不僅提升了財政資金的利用效率,幫助中小企業度過難關,還拉動了地方經濟發展,規范了融資貸款市場環境。
(二)市場主導型
所謂市場主導型應急轉貸基金,就是由行業協會或企業組織進行管理,其運作方式靈活機動,注重強調市場的自主調節作用。根據市場交易原則,制定合理的轉貸成本和利率,其利率通常是銀行信貸利率的4倍以內,雖然轉貸成本高于政府主導型,但是遠遠低于民間借貸利率。同時,在市場資源優化配置的前提下,市場主導型應急轉貸基金業務定價靈活,放寬放貸效率高、融資成本居中,對緩解中小企業資金壓力具有重要作用。
三、中小企業應急轉貸基金的發展建議
(一)堅持政府主導,優化市場環境
為了保障應急轉貸市場環境,為中小企業融資業務保駕護航,政府部門必須發揮市場宏觀調控作用,做好市場監督管理工作,規范銀行續貸放貸行為,才能構建健康的融資市場環境。在“扶持中小企業發展”戰略背景下,中小企業發展與地方經濟發展密不可分,只有幫助中小企業解決融資貸款難題,才能為地方經濟發展建設提供動力。因此,對于應急轉貸基金業務而言,強調政府主導作用,化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根據市場價格的變動,嚴格控制轉貸利率,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控制應急轉貸的融資風險。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發揮政府部門的市場調節作用,保障中小企業應急轉貸的市場環境,規范應急轉貸行為,還能避免調整融資供需平衡,響應中小企業扶持戰略方針。
(二)加強轉貸監管,規范融資流程
由于應急轉貸基金設立主體的差異,其管理流程、轉貸方式也各不相同,難以落實統一化、規范化的監管工作,增加了應急轉貸的風險,也影響了轉貸業務工作質量。因此,為了規范應急轉貸基金業務,必須加強各部門主體的合作,建立規范、標準的管理機制和審核流程,明確各參與主體的權利、責任,落實監督管理工作,保障應急轉貸基金業務健康發展。首先:優化應急轉貸基金辦理流程。根據應急轉貸基金辦理要求,制定科學、合理的管理流程,明確轉貸資金的用途,設置應急轉貸資金專戶,保障專款專用,避免出現轉貸資金他用的問題。其次:建立完善的轉貸監管體系。在應急轉貸基金辦理過程中,相關部門必須做好監督工作,尤其是壓貸、高貸現象,嚴格遵循應急轉貸的要求。一旦發現不良貸款的銀行,需及時進行調查和監管,必要時可采用懲戒措施,堅決打擊不良轉貸風氣,創建健康良好的轉貸環境,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保障。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規范應急轉貸基金辦理流程,規范銀行主體、企業主體的行為,嚴格控制應急轉貸的風險,還能幫助企業渡過難關,發揮應急轉貸基金的作用,促進社會經濟健康發展。
(三)落實民間借貸備案登記,實現轉貸業務陽光化
應急轉貸基金是緩解企業暫時性的還貸壓力,屬于臨時性資金調劑行為,也屬于借貸備案登記的管理范疇。因此,在應急轉貸基金項目建設中,將其納入民間借貸備案系統中,利用貸款平臺的規章制度,落實轉貸監督管理工作,也能完善民間借貸登記信息。在此過程中,各管理部門可建立備案信息共享機制,落實借款人和轉貸平臺的追責工作,完善銀行續貸放貸機制,避免“地下轉貸”行為,確保轉貸業務透明化、陽光化。同時,為了控制應急轉貸的風險,在辦理應急轉貸業務時,必須做好貸款方的資質審核,檢查放款方的資金來源,構建健康正規的業務機制,才能發揮應急轉貸的積極作用。此外,建立健全準入退出機制,定期審核轉貸機構資質,一旦發現長期不運營、抵抗監管的機構,需取消其轉貸業務辦理資格,規范應急轉貸市場環境。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凈化應急轉貸資金市場,保障放貸、轉貸監管質量,還能增強企業主體和放貸主體的責任意識,維護企業的信譽度,為中小企業發展保駕護航。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下,落實應急轉貸基金業務工作,是穩定市場經濟發展,緩解企業燃眉之急的重要途徑。通過分析應急轉貸基金設立的重要性和運營模式,總結出堅持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加強轉貸融資業務監管、完善民間借貸登記系統等策略,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了保障。在這樣的環境下,不僅降低了企業轉貸融資的成本,提升了企業運行的經濟效益,還優化了轉貸借貸的市場環境,發揮了政府主體宏觀調控的作用,落實了企業發展幫扶政策,增添了社會經濟建設的活力。
[參考文獻]
[1]閆子語.中小企業融資結構問題分析[J].經濟師,2019(10):59-61.
[2]張慶國,相華偉.中小微企業轉貸融資問題研究——兼論甘肅省企業轉貸專項資金的籌建[J].甘肅金融,2017(03):22-25+21.
[3]企業轉貸應急機制建設要加快[J].領導決策信息,2016(3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