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松 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延吉市北山小學
在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交際是必不可少的。對于學生而言,如果他們能夠具備良好的合作意識,愿意主動與其他人進行配合,對于學生未來的成長發展以及人際交往都是能夠起到積極影響的。但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如何讓學生得到有效的引導并且與其他同學有效合作,促進學生對體育運動的技能掌握是教師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因為有些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過程中,可能只是把合作學習的基本形式進行呈現,但是沒有真正發揮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因此,在全新的改革背景下,教師需要結合學科內容進行深入的探究,以確保具體的教學實施效果。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采用合作學習模式具有一定優勢,因為對于學生而言,如果讓其各自為戰,一直采用競技的方式和其他人進行比拼,可能有時候學生會出現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況。但是在合作的過程中,學生之間是能夠互相幫助的,他們可以合理分工,在與其他小組對抗時,能夠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在這種情形下,能夠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之中保持良好的參與熱情,增強學生的積極性。其次,通過合作學習,還能夠發展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因為對于某些學生而言,他們在面對陌生的環境或者是陌生人群時往往不知道如何邁出第一步,而在體育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模式時,教師會為學生創設機會,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和其他學生進行配合。在這種情形下,為學生接觸陌生人提供了一個新的渠道。同時通過這樣的方式,也能夠讓學生掌握到一些在人際交往時自己可以運用的一些方法,以此對于學生的個人發展是能夠起到一定幫助的。除此之外,通過合作學習,也能夠進一步提升學生的體育學習效果,因為對于有些學生而言,他們在體育活動參與的過程中,可能只是一時興起,在鍛煉了一段時間之后,學生不愿意繼續下去。在這種情形下,很難達到體育教學的實際目標,但是在進行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之間不僅可以相互幫助,同時也可以互相監督,比如一位同學的學習積極性下降,另外一位同學可以積極引導,雙方互相督促,借此能夠確保一系列體育教學活動更加順利地完成。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其實對于目前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是能夠起到幫助的,但是經過觀察發現,在目前的小學體育教學中,一些教師對于合作學習的認識還比較寬泛化,導致具體的教學效果與預期之間存在一些差距。第一點就是在采用合作學習模式時,一些教師的認知過于表面化。如教師認為合作就是兩個人共同搭配,所以教師就是將學生進行分組,在分組之后,讓他們自由地去完成體育活動。在這個過程中,雖然從名義上學生已經成了一個小組,但是實際上,針對于他們具體的內容或者是成員需要組完成的一系列任務,教師都沒有做出明確劃分,所以學生各自所承擔的責任并不確定。在這種情形下,學生之間無法形成相互依存的關系,仍然會出現單干的現象,不愿意為了實現共同的目標而努力;第二點是在目前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還未給予學生更為寬松的學習空間,因為合作學習模式運用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讓學生能夠作為主體去圍繞著不同的體育學科內容進行思考,在活動中積極參與。但是在目前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可能大多數教師更多會以一個主導者的角色來引導學生,比如教師會為學生規定具體的練習時間,為學生提供特定的練習器材,全程關注學生的合作情況。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帶給學生的壓迫感非常強,所以學生在合作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拘束心理;第三點是在目前的合作學習模式應用階段,學生還未采找到更為有效的合作學習形式,因為無論任何學習方式都有其特定的教學組織方式和學習形式,那么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一些教師對于具體的形式內容可能沒有太多關注,比如教師沒有考慮到具體的合作搭配規則,沒有進行一個基礎的分析和研究。在這種情形下,可能會導致目前的合作學習效果仍然不夠理想。
由以上可見,合作學習模式的運用是具有非常明顯的優點的,但是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階段,教師要針對于這一學習模式的本質進行分析,增強自身對于合作學習意義上的認知,讓學生能夠在產生合作意識的基礎前提之下主動去參與不同的活動,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所以,下文將圍繞著體育教學中學生合作學習的一些策略進行探討。
雖然說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會選擇合作學習模式,讓學生以合作學習的方式去完成一系列的體育活動,但是這并不意味著針對于每個人身上需要承擔的一系列責任是不需要劃分的,因為在之前的合作模式應用階段可能會出現一種現象,就是一個能力強的學生和一個能力弱的學生分配到一起,那么能力弱的學生可能不愿意承擔一系列的學習任務,把所有的責任都推到了學習能力強學生身上,讓其承擔了更多的學習任務,這種合作是非常不平衡的。因此,在目前的合作學習階段,教師需要針對于學生的能力進行一個綜合的考慮,確保學生的基礎水平是能夠達到一致的。如教師在體育教學開展之前,可以先針對于學生的體育技能進行一個綜合的測試,從學生的反應能力、速度、運動技能多種內容進行評估,在獲得評估結果之后,教師再將那些能力比較均衡的學生放在一個組別之內。在完成分組之后,教師針對于每一個小組的成員,需要讓他們劃分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務。比如,在體育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去完成一系列球類運動,在球類運動中,需要團員互相配合,那么在這個過程中,有的學生需要承擔投籃的角色,而有的學生需要負責攔截球。在具體的活動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這一運動項目進行思考,每一位成員確定自己需要扮演的一個角色以及需要完成的一系列任務,合理分工,然后在合作的過程中需要嚴格地貫徹責任落實到人的原則。借助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以一種更為強烈的責任意識參與到活動之中,增強學生的參與感。同時,通過這樣的方式,也能夠讓學生之間的合作更為深入和密切,避免合作拘泥于形式。
可能在之前的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一般是將學生兩兩分為一組,然后兩個人共同搭配去完成任務,或者是與其他的不同小組進行對抗比賽。但實際上合作學習的形式是非常多元化的,除了雙人合作之外,也有多人合作。因此,在目前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給予學生更多的選擇權。如在具體的教學開展階段,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的去選擇自己的合作對象,選擇不同的合作方式。如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為了避免有些學生在運動中出現受傷的情況,教師肯定會設置一系列的準備活動,而在準備活動階段,有些動作學生可以獨立完成,但有些動作可能有些學生沒有辦法高效率完成,那么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選擇結對檢查的方式。如在一位學生無法順利地做出教師所示范的一些動作時,另外一位同學可以提供幫助,然后其他未參與的學生也可以幫助前一位同學去完成動作。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之間的合作是連貫性的,不同學生之間都可以進行合作,順利達到教師的要求。并且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并沒有為學生劃分具體的合作伙伴,而是讓他們自由進行選擇,在這種情形下教學的自由感會更為強烈。
合作學習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學習模式,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合作學習一定比單人學習更具優勢,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要想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那么教師必須要明白,學生通過合作學習一定是能夠學到許多東西的。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合作學習的實際作用。但是在之前的合作學習模式應用階段,可能教師沒有關注學生的合作動向,也沒有給予學生有效的評價,所以一些學生對于合作學習效果的認知并不深刻。因此,在目前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關注學生。如在學生完成一項體育性項目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別選擇個人完成以及合作完成的方式,然后讓學生去對比這個差異。在這個過程中,讓其感受到合作所起到的實際作用。同時,在學生合作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地去觀察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學生給予一些評價。比如在應用合作學習模式時,有些學生可能更多的是關注自我,他們不愿意其他同學進行配合,所以最終很難完成教師所設置的一系列合作任務,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引導,讓他們意識到合作也是另外一種有效的方式,這種學習方式與個人學習方式之間都有不同的優點,以此可以進一步改變學生的狹隘方法。并且在具體的合作學習模式應用階段,教師還可以增強合作學習的趣味性。比如在學生自己挑選合作伙伴之后,教師在不同的活動之中可以隨機讓學生交換自己的合作對象,讓學生能夠更為靈活地應對不同環境下,在與不同合作伙伴配合時獲得不同的體驗。
綜上所述,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模式其實是具有一定優點的,通過合作能夠幫助學生轉換視角,找到自己在體育學習中所存在的問題。并且在這個過程中,也能夠讓學生的學習過程變得更為愉悅,但是在具體的教學模式應用階段,教師是需要進行深入思考的,學會去關注學生在合作中所存在的一些實際問題,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最大化地發揮合作學習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