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勇 烏海市第二十三中學
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發展,中學教育中對于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也在不斷提升,各個學校開始積極的參與體育教學活動規劃,為獲得更好的體育教學效果提供了一定支持。但是在學生實際參與學習的過程中,基于農村地區的條件限制、教學模式不科學等因素,造成農村中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較低,嚴重影響了體育教學在農村地區的積極發展。因此,為了能夠更好的促進中學體育教學活動積極開展,當前需要準確了解學生學習中的常見問題,制定出對應的措施解決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幫助學生有效掌握體育知識,提升學生體育運動技巧,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提供支持。
體育教學需要經過循序漸進的過程,加上農村地區教學條件有限,會受到來自場地、教學安排等多個方面的影響,容易影響學生的體育學習質量。分析學生體育學習中常見的問題,可以將其總結為以下幾項內容:1.學生積極性不高,即學生在體育課程中表現不積極,不樂于參與體育運動,部分學生還會出現找其他借口逃避體育課,將更多的時間用于文化課學習。2.學生紀律性不強,即在課上表現為散漫、隨意性強等特點,不僅自身無法積極的參與到體育學習中,還影響了其他同學的上課積極性[1]。3.學生領悟性不佳,即對于教師傳授的各類體育運動技巧和相關知識掌握不佳,容易出現由于運動不合理引發學生身體受傷的情況。
針對體育教學來說,雖然其近些年在教學改革的要求下成了中學教育中重視的一項問題,但是其受到重視的時間比較短,部分教師還沒有真正轉變思想,未重視對學生參與體育學習興趣的激發[2]。學生在缺少興趣支持的情況參與體育學習,久而久之自然會出現抵觸心理,不利于學生更加積極的參與到體育學習中,無法將體育教學的真正作用發揮出來。同時,一些教師在教學中,對于學生個性特點的認知不夠清晰,沒有了解不同時期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學體現出了比較明顯的隨意性和盲目性,課程缺少吸引力。不僅導致學生的參與興趣不高,也不利于促進體育教學活動在農村地區的高效開展。
創新教學方法是保證農村體育教學活動實現創新發展的基礎,也是完善農村體育地區體育教學活動、提升體育教學有效性的根本。但是在實際實施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由于農村地區的條件有限,部分教師雖然想要采用創新的方法和手段開展活動,但是缺少對應的支持。尤其是基礎設施方面的支持情況不佳,嚴重影響了體育教學活動的有序開展,無法起到通過科學、全面體育教學安排,保障體育教學效果的作用[3]。同時,中學時期開展的體育教學活動,一般需要以強化學生體質、培養學生體育興趣為主,在此基礎上可以適當的培養專業人才。但是農村地區開展的體育教學活動中,由于場地的限制,教學安排一般只能按照最簡單的方式進行,并且在運動項目的選擇上也比較少,適合開展部分球類運動。這就造成體育教學活動受到了一定限制,學生在興趣較低的情況下參與體育運動,自然無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
農村地區缺少高素質教育隊伍的問題,在近些年教育體系不斷完善的過程中,已經得到了一定改善,教育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但是當前農村地區的教育隊伍中,依然存在一部分教師自身素質不佳,教育理念、方法和模式較為陳舊,無法為創新型的體育教學活動提供支持[4]。出現這種情況不僅僅是由于農村地區的待遇較差,能力較強的教師不樂于參與農村地區體育教學,也是由于現有的教師不具備自我完善和主動提升的意識。這就造成農村地區的整體隊伍素質不強,無法高效的開展教學活動,導致教學活動單調無趣,不利于促進學生積極的參與到體育學習中。
體育教學活動對于提升全民素質、強化人民群眾身體素質、培養終身體育意識均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農村地區雖然自身教育條件較差,但是也需要準確落實科學、全面的體育教學活動,充分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更好的參與到體育學習中,真正實現中學體育教學目標。因此,為了從根本上保證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當前需要教師積極的轉變理念,重視體育教學活動,樹立正確理念,轉變陳舊思想的束縛,為獲得更好的體育教學效果提供支持。首先,農村中學的領導者和教師團隊,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正確理解新時期體育教學的重要性,依據新課程標準中對于體育教學的要求,針對農村中學現有的基本條件和能力,合理的制定完善教學計劃[5]。以此保證能夠改變傳統教育理念下對于創新思想產生的約束,注重通過體育教學提升學生綜合能力,將體育教學活動的真正作用發揮出來。其次,需要注重提升學生身體素質以及綜合能力,改變以往過于重視完成教學要求、按照教學大綱盲目開展教學活動的情況,從根本上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而達成預期的教學目標,實現高效的教學。如在年度教學計劃中,學校可以按照體育教學大綱要求,先制定對應的教學計劃,在合理范圍內盡量增加活動課的占比,通過較為完善的課程設置,充分吸引學生興趣,保證學生學習效果。
中學時期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思想上比較叛逆,個性特點比較突出,但是學生自身接受能力比較強,能夠有效掌握各種各樣的體育技巧和運動方法。因此,在農村地區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學校和教師需要合理的安排技術教學,通過引導學生感受體育運動的魅力,使學生能夠更加有興趣、主動的參與到體育課程中。強化教學效果的同時,也可以進一步提升體育教學的有效性,為達成體育教學目標提供支持[6]。首先,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按照農村中學現有的辦學條件,需要積極的落實各種創新體育運動設置和安排,多為學生提供一些能夠自主選擇和參與的機會,結合多種多樣的活動,使學生能夠充分參與體育課堂的興趣。如按照男生對于球類運動感興趣的情況,教師可以在學校的支持下,建設簡單的足球場地,設置球門,并且從專業規劃的角度,對學生的活動進行安排。使學生能夠在活動中參與較為專業的運動,了解專業運動支持,強化學生體育運動基本知識。其次,要注重對教學內容的科學設計和合理安排,除了用心規劃教學內容,選擇正確教學方法以外,還需要結合農村地區學生的喜好,針對性的引導學生參與專業訓練。如可以在校內組織足球隊,按照國際化的標準對隊伍展開訓練,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引導隊伍參與省市級別的比賽,通過體育競賽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
教師個人專業能力和素質,可以直接影響到農村地區中學體育教學活動能否有序開展,以及是否能夠達到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目標。但是在農村地區教師隊伍中經常可以發現,現有教師的整體素質不佳,無法真正為提升教育重量、提升教育效果提供支持。而高質量、高素質教師又無法被引入到農村地區參與體育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質量的同時,也無法實現體育教學的創新發展,非常不利于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體育學習中。因此,教師在完善教學活動的基礎上,要注重做好教學管理,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和素質,為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提供一定支持[7]。首先,作為參與整個教學活動的教師,學校要對其專業能力和素質給予考查,及時了解教師的個人能力和素質,并且在此基礎上引導教師參與繼續教育中,不斷提升教師的專業能力和素質。通過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意識,提升教師的專業教育能力,為從根本上提升教育的效果提供支持。其次,要按照當前農村中學的辦學能力,及時引進具備新思想、掌握新方法的教師,并且引導其在經驗豐富教師的帶領下,積極的開展教學科研活動。這樣不僅能夠完善農村地區體育教學活動的教學體系,獲得良好的科研效果,還可以從根本上促進農村中學教學活動的創新發展。
針對農村中學體育學習中學生的一些常見問題,從完善教育教學體系的角度,不斷的完善體育教學,能夠從根本上保證教學質量,使教學滿足學生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學生自然能夠積極的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進而為農村地區中學教學質量和效率提供保障。因此,當前需要通過積極轉變理念,創新教育思維;結合學生特點,創新教育方法;做好常規管理,提升教師素質等途徑,消除學生學習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以此保證能夠通過更加完善的體育教學活動,完善農村地區體育教學存在的不足,促進農村教育體系的不斷完善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