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萍萍 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沙坡頭區第二小學
在新課改背景下,改變教學模式已然成為落實該項政策內容的主要舉措,也是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而在開展課堂教學過程中合理運用信息化技術,不僅能夠有效彌補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弊端與不足,使學生全面告別“死記硬背”的學習時代。還可以讓課堂教學氛圍變得更加輕松愉悅,令學生在知識的海洋里快樂遨游。本文詳細探討了信息化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的應用優勢及具體方法,以此為增強該項課程的整體教學水平提供信息參考,研究內容如下。
1.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小學生由于受到自身年齡的影響,對學習的重視程度普遍不高,且學習態度以慵懶散漫居多,時常會在學習過程中出現交頭接耳、目光呆滯和走神的情況,嚴重影響學生個人的學習效率,對課堂教學工作也產生了一定程度的阻礙。盡管小學生對課本教材中的文字內容并無太多關注,但受到好奇心和求知欲的驅使,對于圖片、動畫和影像這類信息比較在意。而信息化教學模式正是基于課本教材內容,借助多媒體設備,通過文字、圖片、動畫和影像等方式,向學生傳遞各項生動有趣的知識內容。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有效避免了交頭接耳、目光呆滯和走神的現象,令小學語文課程的整體教學效率也隨之改善[1]。
2.改善課堂整體教學氛圍。小學語文是一門以字詞為基礎的課程,教師以往采取的教學方法通常為講解、練習、背誦和默寫,以此提高學生在字詞方面的掌握能力,為后續的文章創作和詩歌鑒賞做足良好的鋪墊。盡管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小學生的字詞掌握水平,但同時也會使課堂教學氛圍變得枯燥無味,極容易導致學生產生注意力分散和交頭接耳的情況,令整體教學效果大打折扣。而且,教師在檢查背誦和默寫的過程中,會給學生造成極大的心理壓力,甚至讓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較為嚴重的抵觸情緒,使學生今后的學習和成長均受到非常不利的影響。相比于講解、練習、背誦和默寫這種傳統教學方法,信息化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的應用,有效改善了課堂整體教學氛圍,使學生在歡樂愉快的教學場景中接受各項知識內容。既減輕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壓力,消除了學生對語文課程的抵觸心理,極大程度的緩解了師生之間的緊張關系,也讓學生對語文課程的學習熱情成倍增加,令其學習自信心大幅度提高,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成長提供了有利的幫助[2]。
3.降低教材的學習難度。小學生的理解能力較差,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極容易因無法理解教材內容而影響后續的學習進度,甚至對語文課程喪失學習自信心,令學生今后的成長之路也受到極為不利的影響。在以往的教學工作中,教師僅采取講解教材內容的教學方式通常無法讓學生深入領悟到字詞之間的美妙景象,令學生的學習自信心和積極性備受打擊。而將信息化技術手段融入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能夠利用圖片、視頻和動畫等多種表現方式向學生傳遞教材內容,以此顯著降低各項知識的理解難度,使小學生理解力較差的問題得以解決,讓其學習自信心和積極性也逐漸改善,令語文課程的整體教學效果隨之提高[3]。
1.優化課堂導入環節。課堂導入是開展教學工作的首個環節,也是提高小學生學習注意力的重要舉措。教師在設計課堂導入環節時,既要根據教材內容選取相關的導入資料,確保整體教學環節的緊密銜接,還要結合小學生活潑好動和好奇心強的年齡特征篩選出最適宜的導入方式,使導入效果達到最佳。從而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融入學習氛圍中,為接下來的語文教學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4]。
舉個例子,教師在講解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威尼斯的小艇》時,可以在開講初期告訴學生“同學們,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美麗的地方”,以此激發學生們的好奇心。緊接著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播放威尼斯城內的景象和港口圖片,并配合輕松舒緩的背景音樂,為學生帶來視覺和聽覺的雙重享受,讓學生擁有一種身臨其境的美妙感覺。待學生已經沉浸其中時,教師則可以開始講解該篇課文,使學生的學習熱情得到顯著提升,令整體的教學質量也明顯改善[5]。
2.化虛為實、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形象。與枯燥單調的文字表達方式相比,立體鮮活的視頻影像更符合小學生的認知學習規律,讓小學生對視頻內容的記憶印象得以加深。同時也能夠達到化虛為實、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形象的良好教學效果,讓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理解難度大大降低。而且,美妙絕倫的影像內容更容易調動課堂教學氛圍,使每個學生都徹底融入教學環境中,以此避免上課走神和交頭接耳的現象,令課堂教學質量明顯提高。而教師應用信息化技術開展教學工作時,需要對教材內容嚴加甄選,并對多媒體課件進行合理設計,從而向學生展現教材內容中的宏偉景象,最終達到提升學生語文水平、改善課堂教學氛圍和減輕理解難度的多重效果,讓學生對語文課程充滿學習熱情和美好期待[6]。
舉個例子,教師在講解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第七單元《金字塔》時,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向學生播放金字塔的相關介紹視頻,視頻語言最好具有生動風趣、簡單易懂的特點。以此消除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因想象力不足和生活經驗欠缺而造成的學習困境,讓學生對所學內容充滿興趣。教師在播放視頻完畢后,還可以通過口述的方式向學生簡單介紹金字塔的歷史背景和外觀特點,使學生一邊聽著口述內容一邊感受金字塔的真實情況,以及作者筆下的金字塔與實際樣貌之間的差異性和相同點[7]。從而領略古人的智慧,拓寬學生的眼界,激發學生的進取之心,為學生的全面發展起到有利的促進作用。待播放視頻和口述相關內容的教學環節均已結束后,教師應指導學生再次閱讀教材內容,使學生能夠在本輪閱讀中增強自身的文字理解能力,深入領悟文章作者的所思所想,進而在掌握教材內容的同時,為今后的作品創作和詩歌鑒賞提供良好的幫助[8]。
3.拓寬學生認知領域。學生要想學好語文知識,不僅需要牢記教材內容中的文字含義,深入領悟各篇文章所表達的方向與想法。還應熟知教材內容的相關課外知識,了解文章作者的生平事跡與創作背景。從而在擴充語文知識儲備量的同時,更加全面的觀察文章核心和周圍生活,令學生的知識視野也得到較好的拓寬?;谏鲜龅膶W習方向,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日常教學工作時,既要著重關注學生在字詞掌握和文章鑒賞方面的能力水平,還要通過視頻、圖片和音頻等表達形式增加學生的知識儲量,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幅度提高,促進學生的全面快速發展。
舉個例子,教師在講解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草船借箭》時,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以播放視頻的形式向學生展現該篇文章的整體內容,并在視頻結尾附加上諸葛亮的生平介紹及典型故事。使學生在充分了解文章內容的同時,學習到文章主人公的相關知識,從而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課外學習能力,令學生的語文水平快速提高。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組織小組成員討論的形式,讓學生之間共同分析諸葛亮和周瑜的人物特點。同時引導學生說出自己想成為哪種人,并根據學生的討論結果給予適當的引導與點評,以此協助學生養成良好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為學生的健康茁壯成長提供良好的助力。
4.突破教材內容的重難點。小學生因人生經歷較少,在學習過程中僅憑借閱讀文字內容,往往無法感受到文章中的愛國情懷。但愛國情懷是部分文章的主題中心,也是小學階段必不可少的教育內容,更是學生今后成長道路上的核心信念。所以,教師在講解愛國情懷方面的文章時,應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選用較為恰當的教學方法,使這種信念得以具象化,從而解決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問題,讓學生的語文水平和綜合素養均得到顯著提高。教師利用信息化技術開展該類文章的教學工作,既能夠使教學內容變得形象生動,讓學生更易理解相關知識,還可以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頻率,令傳統教學模式中的“獨角戲”現象得以改善。
舉個例子,教師在講解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青山處處埋忠骨》時,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通過播放相關圖片、紀錄片、人物傳記和電影片段等形式,向學生展現抗美援朝的發生背景,以及該場戰爭中的激烈畫面。同時通過提出問題和小組討論的方式,詢問學生對抗美援朝戰爭的看法和對愛國主義精神的理解,并根據討論結果給予正確的引導。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使學生更加深入地領悟文章內容,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接受德育熏陶,為我國今后的經濟建設培育出優秀的人才。
綜上所述,教師在新課改背景下應用信息化技術開展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應通過科學設計教學內容和合理選擇展示方式,對課堂導入環節進行優化,使教學內容得以具象化,讓學生的知識儲備量大幅度提高,令教材中各項重難點也得以解決。最終發揮出增強學生學習積極性、改善課堂教學氛圍、降低教材內容的學習難度的應用優勢,有效改善學生的學習效果、主動性和注意力,促進小學語文教學水平明顯提升。為我國教育事業的穩步發展,起到良好的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