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 100044)
傳統網球體育課堂教學以單個技術動作的傳授為主,尤其在初學階段能夠讓學生迅速習得網球的專項動作技能,鞏固專項技術動作,無論是對于初學者還是高水平運動員來說單個技術動作的重復練習占據網球課堂教學、運動訓練十分重要的地位。然而網球一項隔網對抗性項目,對手的發揮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己方的技戰術水平。因此會出現無人對抗時學生的專項技術動作掌握得比較好,而一旦進行對抗性比賽就會出現技術動作變形的特點。究其原因,筆者認為這是由于課堂教學無對抗的重復的單個技術動作練習過多,而學生參與比賽較少進而導致心理緊張、技術動作在比賽時變形。因此,比賽教學法應用于網球體育課堂教學便有了切入的理論依據和實踐依據。
在高校網球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應用比賽教學的方法來代替傳統的講解、模擬與自主練習,能夠很好地提升學生的技能水平,在對抗訓練的過程中掌握技術動作要領,提高自身的組織性與協調性,最終達到綜合競技能力提升的教學效果。要應用好比賽教學法,就要將比賽訓練這一形式貫穿到高校網球課程教學中的每個環節之中,首要的就是在網球基本動作教學上,網球的基本動作包括正手擊球、反手擊球、正手削球、反手削球及截球等,對于網球這一類競技運動,其打法比較靈活自如,只要能夠學會基本的握拍、發球、擊打即可,但是也正是由于網球運動的靈活性,才更加需要對這些基本動作進行練習,這樣才能夠在比賽的過程中通過變換來控制好發球的方向與力度。
利用比賽教學的方法,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在對抗訓練中的斗志,同時還能夠讓學生通過比賽訓練好的,理解和掌握基本動作的使用技巧及要領。要開展好比賽訓練,教師可以采取如下方法:將學生分為2個不同的小組,2個小組每次各派1名成員進行比賽對抗,不是讓學生完完全全地按照網球比賽的規則來進行實戰,而是由教師根據學生的技能水平自主的規定比賽內容及規則,重點就在于訓練學生的基本動作,比如在兩兩對抗的過程中,學生使用正反手抽球可得1分,使用正反手削球可得2分,截擊擊球可得2分,這樣的方式方法,2個小組進行累計加分,從而得出最終的比賽結果。這樣的比賽訓練形式,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來靈活地使用和掌握基本知技術動作,其他學生則可以通過觀察來明確自身技術動作掌握方面存在的不足,并且在參與對抗的過程中進行動作的提升。
在利用比賽教學法完成網球基本動作教學之后,就可以開發更加豐富、多元化的比賽訓練形式來組織網球課程的實戰技巧教學。掌握基本的技能是實現技巧提升的基本前提,而技巧的提升又能夠使學生更為靈活使用技能,二者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同樣的在網球實戰技巧教學中,也可以采取比賽教學的組織形式,同基本動作教學的比賽訓練形式有所不同,實戰技巧教學的專業性與規范性要求要更高,這里就可以參考正式的網球比賽來制定比賽規則,但是也要結合大學生的實戰水平做出難度及細節方面的調整,既能夠恰到好處地帶動學生的積極性與興趣,又不至于難度過大導致學生自信心喪失。
實戰技巧訓練賽要根據學生自身的技術水平來選擇實力相當的兩位學生進行比賽對抗,按照技術水平的高低完成兩兩分組,在比賽前可以組織學生集體的觀看專業級別的網球公開賽,從而創造良好的比賽環境氛圍,在激發學生斗志的同時也能夠讓學生更加熟悉和了解正規網球比賽的規則。
在開始正式比賽之后,教師可以擔當教練員的角色,裁判員與積分員分別由學生擔任,通過實戰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綜合技能水平,也能夠在對抗的過程中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從而在今后的網球訓練中,制定有針對性的訓練方案。比賽完成后,老師要針對兩位同學的表現做出點評,并且可以借助于先進的錄像設備進行比賽過程的錄制,讓學生通過反復地觀看比賽視頻,來了解自身技術發揮與技巧運用的程度,從而切實提高實戰訓練的效果。
網球作為一項競技運動,要想在比賽中獲得勝利,就要做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在網球教學中讓學生能夠了解到實際操作的基本戰術,通過戰術方案的制訂及戰術配合來使自身的技能達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在對大學生進行比賽訓練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學會對對手進行必要的戰術分析,在進行比賽對抗時,要注意觀察對手的技術動作及走位規律,從而明確對方的實際操作水平,根據對手的情況來調整自身的戰術。
比如在進行比賽訓練的過程中,學生觀察到對方更加善于正手抽球,那么就可以利用對方的弱點,更多的進行側手發球,這樣既能夠增加自己的勝算,又能夠制定有針對性的作戰策略,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進行網球比賽教學的過程中,雖然最終的實踐形式是兩兩對抗,但是也不要忽略比賽教學中團隊合作精神的培養,網球比賽并不是絕對的個人賽,也需要團隊共同配合來制定相應的戰術,在比賽的過程中學生要認真聽取教師及團隊的建議,不要盲目進行對抗,學會在比賽中靈活地調動思維及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質,這也是比賽教學方法應用的重要價值所在。
高校在進行網球課程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更好的了解和展現網球教學的效果,就可以應用比賽的形式來對教學效果進行測評,這種方法更加具有公平性與公開性,同時還能夠調動學生的課堂積極性。
在利用比賽教學法開展教學成果評價時,其測評內容主要就包括技術測評、綜合能力測評及心理素質測評等幾個方面。其主要實踐形式為安排學生進行抽簽來確定比賽對手,按照抽簽的順序組織比賽對抗,賽前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準備時間,教師也要根據學生特點對其進行賽前指導,學生按照規則開始網球比賽,網球教師要根據學生在賽場上的表現進行打分和評價,要適當的壓縮比賽時間,可以采取兩小節賽制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測試。
除了技術測評及綜合能力測評之外,在比賽的過程中觀察學生的比賽心理也是至關重要的,實際上,比賽考驗的就是學生的心態,如果學生在比賽的過程中表現過于急躁,肯定會導致思維的混亂及戰術發揮的不到位,相反,如果學生在比賽中保持放松的心態,則可以激發出更大的潛力。因此通過對學生進行比賽測試就能夠明確學生在身心各方面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從而在今后的訓練過程中指導學生予以改進,從而切實地提升比賽訓練的實用性。
比賽教學法融入課堂教學中并不是在課堂教學中作為唯一的教學方法,而是應該在原有傳統教—學—練的課堂模式的基礎上增加比賽的環節,讓學生能夠實現教—學—練—賽的有機合一。讓學生在基本掌握專項技術動作的基礎上逐漸提升運動技能水平,最終提高網球運動能力,讓學生通過比賽檢驗技術的掌握程度,同時磨練學生的參賽心理。比賽教學法可以針對單個技術動作設計、可以根據學生的水平修改相應的規則,不能讓初學者就進行正式的網球比賽,這會讓學生產生挫敗感而不愿意參與其中。網球課堂上的比賽應該根據學生動作技能學習的階段設計一些趣味性較強、能夠提升網球技能水平的單人或者集體性的非正式比賽,然后逐漸過渡到正式的網球比賽。
在大學網球課程教學中應用比賽教學的方法,能夠豐富和創新網球教學訓練的形式,在調動大學生興趣的同時又激發學生斗志,讓學生能夠真正享受體育競技帶來的樂趣,并且在競技的過程中實現能力與思維的同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