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 南陽理工學院
加強體育課程教學的課外訓練,促進高校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鍛煉學生強健體魄。強化體育教學需要高校改進教學手段,強化體育教學課程教學的質量,促進體育教學發展的目標。近幾年,體育教學手段并未達到促進高校學生身心健康、強健體魄等目標,與社會對體育教學預期目標相差甚遠。因此,高校需要加強體育課程課內課外教學,引導學生課下進行自主鍛煉,以此來達到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的目標,促使體育發揮自身應有的價值和作用,促進體育教學的發展。
體育教學隨著教育改革的發展,教育形式和體育教學發生較大的變化。傳統教學模式著重學生體質鍛煉,現代化體育教學注重學生身心健康。現代化體育教育注重學生人格的培養,在體育教學中創新教學的質量是體育教學發展的衡量標準。通過體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學生能夠發展自身的運動細胞,展現自身運動水平和能力,體育教學的目標是幫助學生在鍛煉身體同時,亦能夠對學生心理健康進行全面的發展。體育不僅加強了學生的體質,更對學生智育和德育方面得到發展,能夠有效培養學生健全人格道德品質與人際關系處理有著重要的作用。現代化體育教學注重學生人文精神的修養,人本主義思想強調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對技術技巧和體育理論知識進行體育教學以外,在強化學生體能和體質的基礎上,將學生情感、理想、意志力等作為體育教學價值觀念的重要內容。體育教育具有產業化的發展傾向,目前,我國體育教育對產業化建設發展并未達成共識。高校為適應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根據市場經濟的發展趨勢將體育教學轉換為體育教學體制,實現體育教學產業化的目標。因此,體育教學產業化是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能夠有效提升體育教學管理質量與發展。
由于高校體育教學發展理論知識基礎相對薄弱,加上長久以來體育應試教育因素的影響,體育教學扔存在諸多問題。比如高校體育教育基礎較弱,中小學體育是大學體育教學的起點。目前,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學課程發展不穩定,導致中小學體育與高校體育難以進行有效對接。首先。中小學體育教學發展不穩定,且出現擴張趨勢。另外,中小學體育課程教育受到應試教育影響,中小學體育課程教育難以得到學生和教師的重視,主要原因是體育科目并未納入升學考試中,導致體育課程教育呈現只說不做的趨勢,甚至出現其他學科占用體育課程的現象。高校體育教師的運動技能水平將直接影響大學生對體育教學活動的興趣,體育運動技術對教師教學方法以及教學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一方面,高校擴展招生制度導致文化課教學不斷提升、體育教學逐漸下降。此類現象導致體育教學專業的畢業生運動技能水平普遍較低,造成體育教學教師整體運動技能較弱,對專項技能掌握程度不足,難以勝任體育教學課程發展。另一方面,體育教學缺乏專業的考核內容標準,因此,各大高校學生運動水平差異性較大,無法滿足現代體育教學發展需求。
從我國教育改革不斷發展,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經歷三個層次升學考試,即是小學升初中、初中生高中、高中升大學。其中,體育教學僅僅在初中升高中時具有成績,導致學生學習體育主動性和重視度不高。高校采用考試的方法監督學生體育鍛煉,會有明顯的提升效果。國外學校教育與考評體系中,對體育與我國相比重視度較高,國內對高校體育教學地位與考評體系存在較大的爭議性。體育教育與體育專家各持己見,反對方認為學生身體素質差異性較大,無法確定體育考試標準,可能導致體育應試教育。但我國體育教學應列入中升學考試中,并與主科課程分值平等,能夠更直接、有效的提升學生和教師的重視度,促進高校學生身心健康、強健體魄的發展。通過對體育教學內容進行篩選,將體育進行劃分,分為體能類、技能類等教學內容體系,并制定相關考評標準,提升高校體育教育的發展。
隨著高校體育教學的開展,對教師自身體育教學水平以及專項運動技能提出較高的要求。目前高校教師普遍理論知識較強,運動技能較弱,高校體育教師學歷多為碩士以上,與以往體育教師相比,專項運動技能與教學方法運用能力明顯弱化,難以滿足高校體育教學預期目標。諸多高校發現這種發展趨勢,并及時進行改進,比如,在入職考試中增加運動技能測試比例。從體育視角看,體育學科是最適合高校發展的學科,能夠提升學生運動技能和宣傳能力,滿足體育專業的學生需求,促進高校體育教學和改革的發展。
在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學生生活環境與水平逐漸提高,高校體育教學可以提升學生身體素質。因此,高校需要加強對體育教學的改革,促進體育教育的發展,建立良好的體育學習環境,達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目標。與此同時,高校體育教師需要加強自身專業化體育技能,樹立新型體育教學觀念,以此來穩固高校體育教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