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大學
對于體育教學而言,其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內容,不但是落實“立德樹人”教育任務的關鍵抓手,而且也是推進思政教育的關鍵陣地。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經常會參與各種形式的體育活動,充分利用好這些體育教學環節,做好思政教育的滲透工作,能夠進一步豐富體育教學的內涵和形式,在增添課堂趣味性的同時,為學生思想觀念、道德品質以及綜合素養的發展提供良好助力。所以,在新時期,廣大高校體育教師應當積極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課程思政”的系列講話精神,以思政教育為著力點,不斷改革體育教學設計和教學模式,從而為學生身心的健全發展保駕護航。
我們都知道,在高校體育教學中蘊含著諸多項目類別,這些項目不但門類廣而且特點各異,但不可否認的是,不管是哪一個體育項目,都能夠成為良好的思政教育依托。所以,體育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當結合各個體育教學項目,找準他們與思政教育的結合點,然后以貼合大學生認知特點、學習規律和性格愛好的方式來將思政元素加以靈活展現,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刻地領悟到體育運動中的思想道德與精神文化內涵。例如,在“排球”的項目教學中,教師可講述一下兩個時期的“女排精神”,與他們討論一下電影《奪冠》,并分析一下女排精神的具體內涵、兩代女排人勝利的原因等等,從而以學生熟悉且喜愛的方式來落實思政教育,激起學生運動熱情的同時,使他們能夠逐步養成勇于拼搏、敢于創新以及不畏困難等優良品質,并使他們的愛國情懷得以良好培養。
從客觀角度而言,體育運動是一種能夠精準反映大學生心理素養的活動。在諸多體育項目尤其是競技類項目中,學生的個人素質以及心理特點往往是一覽無余的。例如,在籃球運動中,一些學生會表現得極為活躍和積極,拼盡全力去爭取每一個得分機會;而有的學生則會表現得比較消極。而且,在體育活動中當學生面對一些挑戰時,有的學生能夠表現得非常勇敢和積極,而也有的學生則會畏首畏尾,甚至會產生放棄心理,這顯然是不利于他們未來發展的。對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一定要做好教學觀察工作,發現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的一些閃光點,然后運用樹立榜樣的方法來向他們實施思政教育,從而引領他們模仿與效仿,形成良性的課堂思想氛圍。例如,在面對那些體育技能學習較差的學生,教師一方面可給予其一定的言語鼓勵,倡導他們不要氣餒、勇于接受挑戰;另一方面也要在班內樹立相應的學習模范,如可讓一些優秀生講述一下自己的經驗,然后引領學生為其鼓掌等,從而激起學生的模仿意識和自我提升意識,逐步塑造其良好的學習態度以及正向的價值觀念。
眾所周知,體育運動本身就是一個充滿競爭性、對抗性的過程,所以在體育教學中也難免會出現一些偶發事件。例如,學生在籃球訓練中可能出現手指挫傷或被球砸中的情況,在跑步訓練中可能會出現摔倒或者擦傷的情況,在足球比賽中會學生可能會出現失誤丟球或爭執等情況等等,這些都屬于偶發事件。在面對這些實踐時,教師應當做好自身教學輔助者和思想引領者的角色作用,及時出面進行調節、引導和思想教育,從而營造良好的思想風氣。例如,當學生在跑步運動中出現摔倒等情況時,教師可在保證他們健康無恙的情況下,將馬拉松選手摔倒依然堅持跑完比賽的故事講述給學生聽,然后與他們一同分析其中的精神品質,倡導他們要堅韌拼搏;當學生在足籃球等團隊競技活動中出現失誤時,教師應當及時通過相應的絕殺、絕平事跡來告訴學生不要放棄,要積極面對困難,調整情緒重新奮斗;當學生在運動中出現爭執情況時,教師一方面可圍繞“團隊教育”對其予以批評,另一方面也要通過“體育規則”“體育道德”等知識來落實思政教育工作,從而使學生的規則意識、協作意識以及體育素養等均得以良好發展。
體育運動本身就有著極強的競技性,尤其是在團體運動中,這種競技性更是展現得淋漓盡致,而這正是打造體育課“課程思政”教育的特色元素。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不妨將競賽活動引入到課堂中來,以競賽為契機,來推動思政教育的落實。例如,在足球課后半段,教師可引入“五人制小組對抗比賽”,如此一來,不但能激起學生的訓練熱情,而且還能為他們集體意識、競爭意識以及自我提升意識的發展提供助力,可謂是一舉多得。與此同時,教師還可將視角放在課外,結合當前的足球熱,牽線學生會等組織,打造校足球聯賽機制,并在每一場比賽之后,做好比賽分析工作,適時地向學生傳遞勇于拼搏、團隊至上等方面的思想教育,創建長效化的體育思政教育體系。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教學評價是實踐“課程思政”的關鍵環節。然而,我們能夠看到以往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大多圍繞技能訓練結果而展開,并未融入一些思政或德育元素。對此,教師應當秉承素質和生本教育觀念,對教評體系加以革新。一方面教師可對評價標準加以擴充,將課堂表現、品質素養、規則意識等思政教育內容歸入到教評標準當中,如可設置“課堂文明之星”“學期道德風尚獎”等激起學生的道德提升意識,潛移默化中推動其思想品質的健康化發展;另一方面教師可圍繞思政教育,在師評的基礎上,加強組評、互評以及社評的教學滲透,以多樣化的教評形式來豐富學生的思想認知,從而為課程思政良好推進提供助力。
總之,將思政教育滲入到高校體育課堂中來有著諸多現實意義。廣大體育教師還需正視“課程思政”的內涵與價值,不斷運用新思路、新方法來打造“體育課程思政”新常態,從而在彰顯體育學科育人優勢的同時,為社會培養出更多身心素質好、思想素養高的“四有”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