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斌 宣化科技職業學院
高校大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其具有較高的文化素養,對于國家的發展建設有著極為重要的推進作用。現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升,體育鍛煉所受關注度也可謂是越來越高,全民體育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高校學生在學習和發展過程中,不僅要掌握專業的文化知識,同時還應當有一個強健的體魄,否則的話,學生在將來走向社會之后,就難以真正的為社會做貢獻。所以說,在高校教育教學工作實施過程中,必須要將體育納入到核心素養培育體系路徑之中,以便更好的發揮學生的能力與素養。
體育課程體系是學校培養學生的重要支配框架和運作基礎所在,體育課程內容是反映學校培養學生的目標與計劃考量,體育課程教學方式可以引領學生學習進步,幫助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體育課程體系建設滯后主要在于內容與學生實際發展需求彼此脫節,教學方式與時代發展不符,教學實踐有限。其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學生運動能力不足在于培養模式不是十分的合理。學校管理者對體育課程內容設置方面的重視度不足,課程內容設置沒有充分的考慮學生發展需要,對市場調研不夠深入,與核心素養的相關內容聯系不夠緊密。二是大學生體育課程體系建設無法與時俱進。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廣,高校多個學科的學習模式以及方法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且當前高校學生來說其是成長于互聯網的一代人,其思想比較開拓,對于體育這門課程的理解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認識,他們希望能夠在課堂上學習到更多新的知識。然而,結合當前高效體育教學的現狀來看,我國高校的體育教學環境雖然比較寬松,但是學生在學習和探索知識時卻缺乏教師的引導,教師在教學體育知識時,往往是先簡單的示范,然后再讓學生自主練習進行指導,學生在學習體育知識時難以感受到學習的趣味性,學習積極性也越降越低。三是體育課程評價標準滯后。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和進步,高校體育教育的教學模式以及方法等也在嘗試進行改革和調整,為了更好的適應教育教學發展需要,課程評價標準也應當及時的做出調整和優化,這樣才能更好的適應學生的學習發展需要。但是結合當前高校體育課程評價標準執行現狀來看,其明顯滯后于社會發展,考核不具備針對性。
體育融入大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培育體系,學校必須要結合實際的教學需要,構建現代化的培養制度,用制度約束師生行為,使得一系列教學工作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但實際上,結合當前的教育教學現狀來看,我國高校體育融入大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培育體系的相關制度卻明顯缺失。其一方面表現在教師管理上面。高校體育教師的榜樣作用未能充分發揮,在現行體育教育體制下,部分體育教師比較關注的是學生體育技能和相關基礎知識的學習,對于學生體育能力以及素養的培養關注度不足,沒有認識到良好體育鍛煉習慣培養的重要性,對于體育教學的理解和認知比較片面。另外一方面,則是學校開展的體育活動制度沒有真正的建立,學校所開展的各項體育特色活動相對比較少,所組織的多種體育活動缺乏特色,無法有效的吸引學生注意力,校園體育氛圍比較差。
時代在不斷的發展變化,體育教育理念以及方法等也應當積極與時俱進,這樣才能更好的契合時代發展需要,但是結合當前到高校體育教育現狀來看,許多學校的體育教育理念并不是十分的完善,如教學思維無法及時的與時俱進,許多教師的教學思維模式還是停留在傳統的填鴨式教學模式之上,在教學中創新性不足,教師的教學缺乏與時俱進的精神態度,許多教師所追求的僅僅只是滿足于在教學中不出錯。此外,在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培育體系融入體育學科知識時,更加關注的是學生的學業成績,對于學生其他方面的素養關注度不足,這也是體育教學質量效果不佳,學生體育核心素養未能得到有效培養的重要原因之一。
將體育融入大學生發展核心上培育體系的過程中,首先就應當做好大學生體育運動能力培養工作,其具體措施如下:一是要積極推進學生合作學習,展示自我。合作學習在體育運動的過程中是極為重要的,因為許多體育運動項目的實施都需要學生彼此之間相互配合,如籃球、羽毛球等體育運動項目,只有彼此攜手合作,才能展現運動之美,運動的激情才能更好的迸發,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二是要引導學生樹立體育學習理念,樹立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體育鍛煉是貫穿個人發展始終的內容,在引導學生學習和探索體育知識時,不僅要關注學生當前的發展需要,還需要從長遠出發,讓學生認識到學好體育知識究竟對于自身發展有何重要促進作用。體育知識的學習不僅可以達到強身健體的作用,同時還可以發揮一定的社交功能。三是要加強大學生體育學習組織管理。大學生體育學習的關鍵就在于以興趣為出發點,如果學生學習興趣低迷,那么即便教師所應用的方法再先進,其所能夠發揮的作用也將會極為有限,所以說,教師在教學中就必須要關注學生的興趣點,以興趣為抓手,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教學活動,使得體育能夠順利融入到大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培育體系之中。
體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只有做好教學實踐工作,學生的體育能力水平才能得到更好的提升,在具體的實踐創新過程中,教師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一是要堅持體育運動的育人特點。在高校體育教學中,育人是一種教學手段,育人實際上就體現在各種體育運動項目之中,學生參與體育活動時,其意志力、團隊協作能力、情感以及品行等均會得到較好的提升,學生參與體育活動越多,那么育人效果與質量也就越理想。二是要創新體育教學方式與理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一味固守傳統的應試教育模式,而是要結合學生的實際發展需要以及訴求等等,積極大膽的進行教學創新,比如說,可以將游戲教學法、任務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式引入到課堂之上,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促使學生更好的探索體育知識,為體育融入大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培育體系提供更多助力。三是要不斷的充實教學內容,在具體的教育教學過程,時代在不斷的發展變化,有關于體育的知識內容也在不斷豐富,學生在學習體育知識時渴望接觸到新的知識,所以說,教師在教學中還應當結合具體的情況,不斷對體育知識內容進行豐富。
課程開發是體育融入大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培育體系的核心所在,對于當前高校大學生來說,籃球、足球以及羽毛球等常規體育運動項目,學生并不是十分陌生,許多學生可以說從小就接觸這一類體育運動,因此他們在學習和探索知識的時候,可能無法感受到學習的趣味性,學習積極性低迷,體育融入大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培育體系的效果也因此受到了影響。所以說,學校應當做好課程的開發工作,在課程開發的過程中,要充分參考學生的意見和看法,做好學生群體調研工作,然后盡可能開發學生感興趣的體育課程,促使學生能夠廣泛的參與到學習活動之中,提升自我體育素養。
為了更好的促進體育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提升大學生體育綜合素養,學校必須要積極的與時俱進,對體育教育的模式以及方法等進行優化和調整,完善核心培養制度。對于體育教師來說,其應當積極學習新的知識,了解新的時代背景之下,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應當具備哪些方面的體育知識技能,才能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同時學校還應當創新體育教育管理,堅持立德樹人,將體育核心素養與學生其他方面的發展聯系在一起,實現學生的全方位發展。
總之,將體育融入大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培育體系之中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其對于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有著較為積極的幫助,但是在具體的教學中,要將體育融入到大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培養體系之中,教師還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要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靈活應用,激發學生的興趣,優化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