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獻忠 湖南省湘西州鳳凰縣文昌閣小學
在當前新課程改革的過程中,不只是關注文化課的教學改革,對于體育這門課程的重視程度也顯著提高,為了培養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綜合素質,體育課教學是一個重要的途徑,所以必須要引起高度關注。田徑教學是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當前在田徑訓練中存在很多的問題,教師運用的教學模式不合理,學生對于參與田徑運動的熱情不高,沒有從中獲得真正的鍛煉提高,這嚴重影響了訓練的有效性,這就需要小學體育教師進行相應的教學改革探索,要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到田徑運動訓練中,從而提高訓練的效率和質量,培養學生綜合素質。
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體育教學得不到學校和家長的重視,體育課程逐漸被邊緣化,其中田徑教學發展也受到了限制,對于中小學體育中的田徑教學,一般就是組織學生進行簡單的跑步、跳高、跳遠和投擲,無法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也就難以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對于田徑教學的開展,如何進行教學方式方法的創新,改變枯燥乏味的課堂氛圍,促使學生充滿興趣的主動參與,這是廣大體育教師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1]。另外,對于田徑教學設施配置落后的問題也要引起關注,運動場地和器械設備的都需要進行完善,這都會影響田徑訓練的效果,關系著體育課程教學改革進步。
對于小學體育田徑訓練的開展,教師要注重合理做好課程安排,學校也要保證體育課的課時需要,要促使學生在田徑運動鍛煉的過程中,身體素質得到鍛煉和提高,同時促進健康心理素質的培養。小學體育教師還要科學制訂教學方案,對教學大綱要深入了解,明確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難點,設計多樣化的訓練方式,確保訓練能夠順利高質量的開展。每個學生都是獨特的個體,他們的生活環境、身體素質、興趣愛好等方面都會有所不同,小學體育教師要對學生進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做到因材施教,確保訓練方式能夠吸引學生的參與[2]。比如,可以充分利用大課間的時間段,組織相應的集體活動,此時教師對學生指導跑操的要領和注意事項,這樣學生在大課間跑操的時候就會更有運動效果。在每次田徑訓練教學中,教師都應該注重理論知識與實踐教學之間的結合,促使學生掌握體育知識,具備運動技能,獲得快樂,健康成長。
對于小學這個年齡段的學生來說,孩子們都對玩游戲很感興趣,他們是愛玩好動的,只有對感興趣的事情,才會真正的堅持做下去。對于小學體育田徑教學的開展,傳統上的教學模式比較單一,學生在被動參與學習的過程中,會感到很枯燥乏味,對田徑運動沒有什么參與熱情,所以教師必須要抓住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教學設計,可以通過巧妙引入游戲活動,此時一定會對小學生們有很強的吸引力,有效提高了體育學習興趣,這對于提高田徑訓練的有效性具有關鍵性的作用,學生可以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下掌握田徑知識和技能,達到寓教于樂的良好效果。例如,在“短跑”項目訓練中,教師就可以融合短跑運動的“丟手絹”游戲,并且明確游戲規則,在丟下手絹之后比必須要跑夠兩圈,之后不被追上才能算是勝利,這樣學生就會積極的參與到游戲中,主動進行短跑練習,這樣的田徑訓練就不會那么的枯燥乏味,在游戲元素融入的過程中,促使學生從被動變為主動學習,提高了田徑運動水平,教學效果顯著。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對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為了提高田徑訓練的有效性,小學體育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教學能力,只有教師更加強大,學生才會更加出色,田徑訓練才會取得更好的效果。教師在對訓練模式進行探索創新的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可以結合實際教學情況,精心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比如借助多媒體技術的獨特優勢,利用音像吸引學生注意力,這樣學生在認真觀看的過程中,就會對田徑運動有更深刻的認識,可以幫助更輕松的掌握運動技能,教學效率顯著提高[3]。例如,在練習“小跑”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馬蹄快跑中落地”的情景,用于啟發學生的跑步姿勢,逐漸掌握小跑的要領,在這樣的多媒體教學環境下,學生受到了強烈的感官刺激,積極參與到田徑訓練中,可以顯著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同時還有助于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逐漸養成堅持運動的良好習慣,這會使其受益終生。
總之,在當前教學改革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師要注重對田徑訓練進行改革探索,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創新運用多樣化、趣味性的教學方式,促使學生在田徑運動中真正得到身心素質的鍛煉和提高,促進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確保素質教育真正得到貫徹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