鈕勤勤 浙江省湖州市月河小學教育集團
美育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培養途徑,滲透于各個學科的教學當中。體育學科作為一門鍛煉身體、保障學生身體健康的重要學科,在教學當中不僅要關注于學生的身體情況,更應該關注于學生的心理情況,在教學當中培養學生的美育,從而培養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方面發展的新時代好學生。文章當中便對于小學體育教學中審美教育的重要性與教學方法進行了分析。
第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內在美和外在美。體育活動提倡勇敢、團結、博愛、機智、誠實的美德,表現出積極、快樂、進取的情感體驗,能夠陶冶和感染人的心靈和精神。此外,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還體現了以公平、正義和嚴格的規訓為基礎的行為美,這也會給人以強烈的感染力。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樹立堅強、機智、靈活、勇敢的形象,有利于培養學生謙虛謹慎、精神美、道德美、行為風格美、集體合作、助人為樂、文明禮貌、遵守紀律等良好的品德和思想作風。
第二,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體質美。美育在體育教學中的滲透,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身體美,使學生認識到體育具有健身美、敏捷美、節奏美等。因此,小學生正處于長身體和長知識的時期。體育鍛煉可以增強小學生肌肉的力量,增加肌肉的體積,發展協調性、節奏性和靈活性,從而使身體健康、強壯、勻稱。因為不同的人對美有不同的理解,有些人認為只要他們可以打扮,他們就可以漂亮,甚至有些人認為越瘦越漂亮。其實,真正的美是身體健康的美,人的身體健康美必須通過長期積極的體育鍛煉來形成。通過體育鍛煉,人們的體質可以在活動中表達和創造美。
第三,有助于小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在實際的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著許多審美對象。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在教學活動中結合各種美的對象,向學生傳授知識,幫助學生實現體育鍛煉中的審美。掌握體質美的內容,確定體質健康美的標準,培養學生正確、健康的審美觀。體育活動中生動的審美對象便于引導學生的意識傾向,從而測試體育活動中體育美的內在體驗。同時,學生可以觀看游戲和體育視頻,將體育知識與審美原則相結合,實現內在體驗美與外表美相結合,從而在體育的實際過程中感受體育中的美。
教學當中教師作為教學的主要成員,對于學生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引導示范作用,因此體育教師應該注重自身的形象,提高自己的審美意識。在日常生活當中,教師應該有目的的提升自身的文化修養與道德需要,注重自身的儀表儀態,穿著整潔干凈,體態標準。由于體育課程自身所具有的特點,使得體育教師在言語上應該做到簡練、精準、嚴謹。而語言是學生與教師之間進行交流與知識傳輸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學當中教師應該斟酌自身的措辭用句,以通俗易懂的語言來感染學生。教師作為教學活動中的引導者,學生審美意識的向導。教師應該時刻注意自身美德修養,深刻認知“言傳身教”的本質,在課堂教學當中應該向學生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以自身的行動來使學生養成正確的審美意識。
體育教學中的美育主要體現為在教學當中培養學生完善的人體形象。小學生現今正處于成長發育階段,對學生進行形體或是姿態方面的審美教育顯得由其重要。作為體育教師,除教學之外,更應該經常參與體育活動,使自己的身體能夠保持和諧健美,并通過自身的形體美與姿態美來感召學生,促使學生產生對于人體形象美的追求,進而在體育教學當中根據學生的身體情況與對于美的追求情況,來制定適合于學生的體育運動項目,促進學生身體健康成長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
在尚未接觸體育方面的審美意識之前,人們對于體育運動可能只是看到了體育運動所散發出來的熱血情懷、競技精神,殊不知這便是一種美的擴散。追求美是體育運動的靈魂,這種“美”已經融入體育運動的每一個動作當中,通過身體形態、體育技術、運動動作等方面表現出來。但是小學生對于這種美還沒有正確的認知,所以在教學當中教師應該具備正確、熟練、協調、優美的示范能力,力求將每一個動作都完美示范給學生,通過這種示范來將體育運動的美充分的展示給學生,讓學生在欣賞的同時增強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學習興趣,從而自動自發的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來,去追求運動當中的美,培養起學生的審美情趣。在學生練習的時候,教師應該深入到學生群體當中,強調動作的準確、規范、優美,以優美的動作,美的魅力激發學生的審美情趣,達到形與神的有機統一。
對于小學一年級而言,班級里總少不了活潑好動,甚至不斷違反紀律的學生。案例:某小學學生小A,只要教師的眼睛一離開他,他馬上就會趁機找周圍同學說話,甚至和周圍同學一起打鬧。起初,教師只是將他單獨留下,指出他的錯誤,他也承諾下次一定不會再犯。可是孩子終究是孩子,他們前一分鐘說的話,這一分鐘就已經徹底忘記了。所以他在課堂中成了令我頭疼的孩子。可是不久后發生的一件小事,讓他給了我很深的觸動。那天的體育課,他跟往常一樣游離在課堂學習之外,幾乎一節課都沒有認真學習,下課后我準備像往常一樣給他補補課。可是下課鈴響了,我卻沒在學生整好的隊伍里看到他,經過尋找才發現,他在隊伍最后邊的空地上正耐心地撿不知是誰丟棄的小紙片,和其他一些同學在撿完紙片后立刻占為己有不一樣,他撿完后高興地跑到我身邊說:“劉老師,這些垃圾我該怎么辦呢?”當時我特別想知道他會怎樣處理這些東西,是像別的小朋友一樣裝進自己口袋帶回家當玩具呢,還是乖乖的扔進垃圾桶呢。于是我把問題又拋給了他。“你想怎么處理呢?”我問道他眨了眨眼睛說:“我想把它扔到垃圾桶。”我說:“行,那你就去吧!”回來后,我想借此機會表揚一下他極其難得的好行為,所以當著全班同學我把他叫到前面,讓同學們評判他到底做得對不對(如果對,就請同學們給他掌聲)。結果不出所料,教室里響起了響亮的掌聲。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他漲紅了臉,像個女孩子一樣害羞。本以為這件事情就這樣過去了,但是接下來的幾次課,讓我發現了表揚的力量。連續好幾次課,小A從最調皮學生突然躋身到了最守紀律的學生行列,而且一整節課都目不轉睛地看著我。于是我把每次的操化口令都加上了具有激勵內容的順口溜“一二三四,小A特別棒;二二三四,小B要加油;三二三四,小C有進步…”在后來的教學中我發現,被口令點到名的其他同學也越練越認真,沒被點到名的同學也在口令中強化了紀律要求。特別令我驚訝的是,直到一個學期即將結束的時候,小A的表現一直也沒有半點松懈,同學們都說:“在別的課上,他最調皮了,每次都得挨批評,就在體育課上表現得最好!”每每聽到這些,小A的臉上都會泛起紅潤的光澤。在這個案例中,小A其實并不壞,當老師對他進行表揚后他也在逐漸往好的地方發展。這告訴我們,一定要善于發現學生心靈美好的一面,并將之堅持下去,促進學生心靈美的發展。
評價是一種激勵的手段,但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常常讓學生處于被動的地位,可以嘗試一下將老師評價和學生評價相結合。比如在廣播體操的考核上,一般是學生做動作,老師打分,但在形體課上教師可以嘗試著做些改變。讓學生自己為除了自己以外的同學打分和投票,這樣既集中了學生觀看別人表演時的注意力,同時還鍛煉了學生的評價能力,經過次數嘗試,效果非常顯著。很多同學在打分和投票時都能非常慎重地選擇,而且每一次考核結果出來,大家也是一致通過。教師應當及時肯定他們在評價別人時認真、負責的精神,并結合自己的觀點對他們的評價給予建議和指導。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更有學習積極性,還可以嘗試用團隊激勵法,以小組成績代替個人評價。如在體操類課上,嘗試將學生分成紅、黃、藍、綠、粉五個大組,并將代表各自小組的不同顏色的彩帶發放給每一組成員,要求他們將自己的彩帶系在手腕上,這樣一來不僅讓學生明白這次分組的嚴肅性,也在無形間增加了組員的凝聚力。最后在各組展示結束后我將代表各組顏色的卡紙站在墻上,要求每一個同學為自己心目中表現最完美的小組投上一票,不一會兒,投票墻上就變得五彩斑斕了。在投票的過程中,有的同學會很自信地給自己投了一票,有的同學則細心地發現了別人的閃光點,甚至有的組出乎意料地集體商量了投票的意向。改變評價方式讓孩子們更加認真和專注,他們的進步和表現既讓我既感到了滿足,更讓我認識了孩子們的潛力。為此,我將堅持做下去,給學生更多自主評價的機會,把更多的空間、權利還給學生,讓學生更充分參與到學習的每一個環節中來真正成為自己學習與發展的主人。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學生學會了觀察、團結、合作以及聆聽等等。通過讓學生自主評價,能夠發掘其內在的優秀品質,并進一步促進他們這些美好品質的發展。
總之,美育是體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教學不僅具有強身健體的功能,而且對學生心理的發展和審美意識的培養也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標準,幫助學生形成團結友愛、助人為樂、注重集體、敢于競爭、敢于競爭的優良道德。即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深入進行美育,可以使小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不斷提高其審美水平和審美意識,通過藝術的熏陶和感染不斷凈化其心靈,使其健康、積極地成長,為將來的祖國建設作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