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奇 北京體育大學運動醫學與康復學院
兒童肥胖問題是一個全球化的公共衛生問題。一些發達國家如美國,在過去的三十幾年里,6-11歲肥胖兒童的數量增加了兩倍,學齡前肥胖兒童數量也增加了一倍。除此之外,在美國2-19歲的兒童和青少年中,大約有17%或1250萬人肥胖。有調查顯示1980年-2013年,全球肥胖人數大幅上漲,低于五歲的兒童超重和肥胖人口預計已超過4200萬,其中發展中國家的超重而肥胖兒童可達3100萬。如今,盡管歐美發達國家兒童的超重肥胖率仍然高于我國,但由于我國人口基數大,肥胖兒童的實際數量很龐大。我國肥胖兒童的增長十分迅速,如果不及時實施有效的干預,我國0-7歲兒童肥胖率將在2030年達到6.0%,肥胖兒童數量將增長至664萬;7歲及以上學齡兒童超重肥胖率將達到28.0%,超重肥胖的兒童數量將增長至4948萬;因超重及肥胖所引起的,與成人肥胖有關的慢性病直接經濟花銷將增至490.5億元/年。
肥胖通常使用體質量指數(BMI指數)作為衡量標準,同時可以使用腰圍和體成分分析等方法作為體現體脂含量的輔助標準。BMI通常用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kg/m2)來表示,關于兒童超重和肥胖的分類篩查通常以2004年頒布的《中國學齡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篩查體重指數值分類標準》作為參考標準,以群體BMI分布的P85和P90作為超重和肥胖的篩選標準。
通過國內外專家學者多年來的研究,兒童超重和肥胖將導致一系列健康方面的負面影響,導致兒童身體機能下降。眾所周知,兒童和青少年時期的超重和肥胖狀況會使日后患心血管及代謝疾病的風險顯著增加。1999-2008年期間,在對3383名12-19歲的參與者進行的健康與營養調查中,May等人發現美國青少年承受著因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所帶來的巨大負擔,尤其是那些超重或肥胖的青少年。張茜等人在研究中發現隨著學齡兒童體質量指數的增加,左心室質量指數水平和左心室肥厚檢出率均呈增加趨勢。兒童時期的肥胖會對學齡兒童心臟結構造成損害。
肥胖不但會引起高血壓,還會造成血脂紊亂、影響糖脂代謝、糖調節受損甚至引發2型糖尿病。侯冬青等人在一項針對肥胖兒童的研究中發現,肥胖學生心血管代謝異常指標檢出率分別為:高血壓30.8%,血脂異常43.3%,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損66.6%。由于脂肪組織分泌炎性因子,肥胖兒童出現胰島素抵抗的概率更大。
兒童的呼吸系統功能也會因肥胖而受到負面影響。由于脂肪組織可能堆積于腹部及頸下等部位,因此可能會造成肥胖兒童在運動時肺通氣量下降、呼吸運動負荷增大,在睡眠時可能會出現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使氣體交換出現障礙。肥胖還會增強機體的炎癥反應,導致患者體內的炎性指標升高,從而更易患有哮喘。因此,超重兒童患有哮喘的風險高于正常體重兒童。
超重和肥胖兒童會普遍存在一些心理方面的健康問題甚至疾病,軀體自信較低,存在社會適應障礙、行為障礙,且由于肥胖兒童往往承受很大的心理壓力,很可能會延續到成年。超重和肥胖兒童比起體重正常的孩子,通常來說更孤獨,朋友更少。肥胖和超重兒童由于對自身的身材感到不滿,或受到同齡人的歧視、排擠,或遭到語言、肢體上傷害,不斷降低他們的自信心和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僅需一次小的排斥,就會對超重和肥胖的青少年的歸屬感、自尊、認知和情緒造成消極影響。
運動處方是指針對體育鍛煉者的健康狀況和體力狀況,根據其運動目的而制定的一種科學的、定量化的周期性鍛煉計劃。運動處方的制定需要根據患者的身體健康與機能狀況,有針對性的為其制定適合個人的運動項目、運動時間、強度以及頻率,以治療或預防某些疾病。而對于兒童來說,運動處方的設定不能以成人的標準,直接降低強度或減少運動時間。因為兒童并不是縮小版的成年人,由于身體各方面素質、機能還未發展成熟,他們無法像成年人一樣能夠長時間集中精力來進行體育鍛煉。尤其是對于超重和肥胖兒童來說,他們會比正常體重的孩子出現更多的體力活動受限、更高的缺勤率、抑郁、發育遲緩、頭痛和骨骼關節肌肉等方面的問題。與正常體重的孩子相比,在運動中肥胖兒童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這些額外的能量消耗會導致在運動過程中更早出現呼吸困難和疲勞。因此,肥胖兒童往往無法像正常體重的同齡人那樣進行某些體育活動,且肥胖兒童在參與體育運動時比正常體重的孩子面臨更大的風險。
但運動對于肥胖兒童的好處也是被國內外學者共同證實的。在對216名肥胖及超重的中小學生進行包括增加有氧運動課程在內的綜合干預后,兒童的身體形態及生理生化指標有十分明顯的改善。Sothern及其同事在研究發現,在預防和治療青春期前兒童肥胖的方案中,有規律的安排抗阻訓練是安全可行的,還可能有助于增加1年的功效保持。同時有研究表明,運動對于降低血脂、增強胰島素受體功能、改善心肺功能等方面有著積極作用。
因此,運動處方的制定對于兒童肥胖的預防和治療有著積極的作用,是綜合管理兒童肥胖的方案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且需要針對肥胖兒童的特殊性進行全面的評估和專業的設計。為超重兒童所設計的運動應符合他們的生理特點和代謝情況。大多數(但不是所有)體育活動,如果運動量和運動強度適當,對于肥胖兒童來說都是安全有效的。只有當肥胖兒童按照規定進行體力活動時,通過運動所產生的積極效果才能顯現出來。必須根據每個超重或肥胖兒童的具體情況,給他們安排最合適的練習強度、頻率、持續時間和運動形式。
兒童和青少年日益增長的肥胖和超重問題令人擔憂,由于肥胖造成的一系列健康問題也困擾著擁有超重或肥胖兒童的家庭。各國學者都在探索肥胖的危害、造成肥胖的原因以及肥胖管理和預防的措施,如何將豐碩的研究結果進行推廣和宣傳是當今應該探討的問題。在這一點,我國政府在很早之前便已意識到兒童肥胖問題的嚴重性,出臺了一系列國家政策,但我國人口基數龐大,經濟條件差距較大,還很難做到真正的普及性宣傳和實質性的大范圍改變。兒童肥胖問題的宣傳教育還需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尋找出適合我國國情的宣傳方法和干預措施,及時做出改變,避免青少年兒童肥胖問題愈發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