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嬋 河北晶淼環境咨詢有限公司
作為應急管理的重中之重,應急預案具有重要的安全保障意義。它是企業機構展開應急機制的重要前提,企業應當高度重視應急預案編制,它是影響企業面對突發環境事件時維持工作效率的基本保障。
為了建立健全企業應急救援體系,提高企業對突發環境事件的預防、應急響應和處置能力,通過實施有效的預防和監控措施,盡可能地避免和減少突發環境事件的發生,通過對突發環境事件的迅速響應和開展有效的應急行動,有效消除、降低突發環境事件的污染危害和影響。
為加強我國應急預案的管理和防治水平,減少突發環境事件的發生,應急預案編制已經成了首要目標和基本前提。隨著這些年的發展,政府應急預案編制已經取得了有效進展,企業也大多按照國家的規章制度,積極響應號召制定了科學的應急預案。然而企業在應急預案編制的過程中,或多或少的存在著部分有待解決的重點難點問題,經過企業應急預案編制相關的實際經驗分析整理后,將企業面臨的主要的難點問題整理如下:
在應急預案編制的過程中,有兩個不能忽視的重要因素,那就是企業的應急組織體系和人員。他們是維持企業正常運轉的核心,也是制定應急預案編制的重要前提。但是當前的應急預案編制的制定流程中出現了很多應急預案的應急組織體系的關系不清晰,職責不確定,此外還出現了應急預案在制定后因為流程等原因無法順利履行等多方原因。權責不明確的問題直接制約了應急預案的科學合理性,更妨礙了企業應急能力的提升。
在企業制定應急預案的過程中風險評估具有著重要的意義,風險評估的結果不僅能夠對應急預案編制工作有所幫助,能夠有效確立應急預案工作的有關重點,為應急預案編制確立科學有效的依據,不僅如此,它還能夠為應急預案編制工作提供準確必要的信息和科學規范的資料。部分企業在制定應急預案的過程中沒有準確的對企業開展風險評估工作,對企業的應急能力做出了錯誤地評估從而導致了對企業應急能力把握嚴重不足,最終導致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重大事故。舉例來說,例如2010年4月20日發生的著名的墨西哥灣溢油事件,就是因為風險評估出現了問題,導致應急預案能力評估失去準確性,沒有做好充分的應急預案準備,因此在出現了緊急事件時無法拿出有效的緊急對策,最終導致了災難性的結果,演變成了震驚美國的重大歷史性的環境災難。所以,企業在制定應急預案編制相關工作時,應當充分考慮各種意見,制定合理、系統、科學、全面的風險評估報告。
在當前條件下,應急預案編制工作中往往會出現應急預案需求不明確,不恰當的情況,當應急預案的需求被描述的過于精細時,會發現應急預案需求文件會變成無法使用的徒有其表的空頭文件。當應急預案的需求被描述的過于粗糙時,會讓應急預案失去應有的價值,無法有針對性地指導應急預案編制工作。
目前,在應急預案實施不順利頻發的總結過程中發現,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部分企業編制的應急預案存在篇幅繁雜且雜亂無章的現象。因此,為保證應急預案的順利有效實施,在應急預案的制定過程中,應當對應急預案的環節做出明確的規劃,保證應急預警、應急響應、應急處置等環節的描述清晰,且容易執行。不同企業要根據自身生產的特點,針對性地進行應急預案的分析與研討,不可套用其他企業的應急預案,避免應急作業的環節疏漏。
作為應急預案編制工作的重中之重,應急預案的評審工作將是保證應急預案編制能否成功的核心要素。因此,何種形式的應急預案評審工作,在評審工作展開過程中應當采取什么樣的評審策略,具體關注什么樣的問題,將是應急預案評審編制過程中必須考慮的重要問題。
為保證應急機構在組織過程中權責明確,編制應急預案過程中應當遵循以下原則:應急預案編制的工作人員應當是方案制定和實施過程中能夠表現出重大的作用或在緊急情況下會受到重要影響的部分人員;應急預案的編制人員應當按照相關法律法規的條款內容,積極查閱有關機構的具體責任,認真了解有關的規章、制度以及同該機構類似的有關其他機構的應急機制預案,制定符合企業實際且具有科學性的規章制度,并分配該機構的組成人員及其應急職責。作為管理人員,在應急預案基本完成后,應當召集與應急預案有關的相關工作人員進行內部評審,經過評審后充分確定其應急機構的權責和應急程序的科學性。預案發布后,應當進行完善的培訓,積極的科學演練檢測應急機構的職能及其合理性。
為保證應急預案編制相關工作的可靠性,在進行風險評估時,應當注意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應急預案與相關行業的基本技術指標,要參照同行業內的國內外著名的事故案例進行分析,要對本單位相關的技術資料進行科學分析。單位內重大的風險源等相關方面進行基本的資料收集與分析。在獲取了有關的風險源的相關資料,確定了災難性后果的分析結果以及事故的風險評價的基礎上,明確的推測出事故可能會發生的相關次生與衍生的事故,制定有效的分析報告,該分析報告在緊急預案制定過程中作為基本的制定依據。為保證應急能力評估的準確性,要對應急能力評估相關的工作人員的數量、基本技能、工作經驗和他們接受過的培訓,現場的基本應急工具,基礎人員裝備與有效救援物資,場外緊急設施等多方面進行綜合有效的應急機制評估。從企業內部對事故的應急能力,事故企業可利用的外部機構的應急處理的能力等多方面對應急能力進行精準的評估。
在編制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的過程中應當結合企業經營的具體情況進行關于突發環境事件基本性質、災害規模、引發事故的風險源狀況、事故相關的危險分析和應急能力評估結果等多方因素對信息進行應急預案需求分析。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具體應當包括:應急預案、風險評估報告、應急資源調查報告和編制說明。其中應急預案可以分為綜合環境應急預案、專項環境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預案,綜合預案要細致說明企業內應急組織機構及機構職責、預案體系和響應程序、事件預防與后續應急保障、企業內部人員的應急培訓及演練等內容,專項預案則是針對某一種環境風險源進行可能發生的事件分析其特征、污染物,并具體化相關預防保障措施,現場處置預案要重點分析事件的危險性、后續可能繼發的風險事件以及應急處置中需要注意的事項內容等。
應急預案重點環節的描述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特別注意:(1)要保證對于突發環境事件的思考不僵化,充分認識同類型突發事故的有關因素,結合事故發生的時間,事故的類型與事故的級別來考慮突發事故的具體發生情況,以及事故發生的主要地理位置與事故的演化過程。(2)要做到對應急預案的描述恰當,要對可能發生的應急預案的具體類型,可能引發的具體損失有一個總體的概述。(3)有效利用圖表工具,要結合圖標的形式準確的描述應急預案有關工作。準確把握在突發環境事件發生時部門在各環節中所起的基本作用。(4)要明確標出應急預案中規定的所需的應急救援隊伍的具體規模,需要的救援人員的數量,救援的基本方式等,還需要標注出應急物資的儲備地點,應急物資的基本儲備量,甚至要求包括某些時效因素。若有具體需求,應當有加入應急成本的必要,在編制應急預案過程中對費用進行分析具體包括事故預防費用,物資準備費用,物資處置費用,以及基本的恢復費用,甚至要包括經濟效益、社會效益以及環境效益,從而有效提高應急資源的利用能力以及應急事故發生時企業的管理水平。
在應急預案的初稿完成后,企業應當分別邀請行業專家學者進行研討,編寫部門要根據各位專家學者提出的意見進行校對和修正。在校對完成之后,應當召開專家評審會對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進行評審。評審過程應當特殊注意:預案評審人員中應當由專家領隊,同時包含具體預案的編寫人員以及企業各個重要部門的負責人。具體評審方式應當采用要素評審的模式,從合法性、完整性、針對性、實用性、科學性、操作性和銜接性等多方面對應急管理預案進行評審;根據實際需要,有時可以結合桌面演練的方式,在一間會議室內設計一個突發事件場景,各位負責人討論各自的職責,針對事件場景做出反應。
綜上所述,企業預案編制作為一項嚴謹重要的基本管理工作。應急預案的編寫質量很大程度上決定該應急預案的具體成功與否,應急預案制定工作的是否成功,進而影響到企業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企業的重要利益,企業是否穩定,社會環境是否安全,值得企業內部管理人員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