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國嘉 劉志國 劉小杰 承德應用技術職業學院
隨著現如今的時代不斷發展,學生日常生活中的學習經歷、家庭環境、教育都對學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導致學生產生實際的心理健康問題。基于此,各級教育單位應該從實際問題入手,不斷幫助學生積極面對當前學習生涯上遇到的各種機遇和挑戰,從而為學生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教育。此外,高職院校舞蹈教師也要善于嘗試新課標的心理教學方式,遵循人文教育關懷,并且積極探索學生日常課程中可能出現精神缺失的實際問題。與此同時,在實際的教學舞蹈課程中,舞蹈教師也應該將心理教育融入日常課程教學,從而達到舞蹈與心理教育相融合的發展目標,使得學生能夠在日常的課程中學習到舞蹈的樂趣,并且發展自身的科學協調能力。最終幫助學生探索未來發展前景方向,使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時代有志青年。
作為高職院校舞蹈教師,在日常的舞蹈教學中首先要為學生明確舞蹈并不僅僅是一門課程,更是一種緩解心理壓力的有效健身方式。而在進行舞蹈運動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基礎舞蹈心理引導學生進行舞蹈學習。要知道每一個突出的舞蹈以及音樂的發展過程中,都蘊藏著與眾不同的藝術風格以及突出的節拍節奏。因此各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學會帶領學生結合音樂與舞蹈動作學習,尋找內心中完美的舞蹈形象,從而達到追求更高審美的根本目標。在這種追求下,許多學生能夠更加體會到生活中蘊藏的美,并且嘗試將舞蹈的與眾不同表現出來。而對于學生的素質教育而言,舞蹈教育更不是可有可無的興趣課程,合理的進行舞蹈課程教育,不僅能訓練學生的動作協調感,更能培養學生的共情能力,使得學生能夠獲取日常文化課上無法得到的精神益處,此外進行舞蹈教育也可以使得學生能夠更加清楚的認識到自身協調能力的發展方向,使得學生能夠更好的具備控制情緒的心理能力,對于開拓學生眼界,改善學生心理問題有著切實的效益。
在日常的舞蹈教學過程中,各級教師應該首先要鼓勵并且引導學生對于學舞蹈課程的學習產生興趣。要知道大部分舞蹈課程的學習都是伴有一定的肢體運動,需要學生及時的調整心態進行學習,而學生經歷日常文化課的學習,總會下意識的產生害怕困難、畏懼前進的學習心理。因此,在日常的舞蹈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改善學生對于傳統舞蹈課程刻板、無聊的實際印象,從而為舞蹈課程提供一個輕松愉快的教學環境,使得學生能夠積極的感應舞蹈課程中所蘊含的精神力量。此外,作為教師也應該在日常教學中表現出親切、自然的教學態度,使得學生能夠深刻感悟到人文教育的關懷,并且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增加學生對于舞蹈課程學習的興趣,使得學生增加對于舞蹈課程學習的向往。與此同時,教師也要不斷帶領學生克服肢體困難,培養學生繼續學習舞蹈的信心與能力。同時舞蹈教師也要在實際的課程教學中帶領學生進行舞蹈的練習,從而將舞蹈課堂上的幽默風趣之處更好的為學生呈現出來,教師也可以播放一些教學視頻以及舞蹈綜藝,拉近學生與舞蹈課堂之間的教學距離,使得學生能夠更輕松愉悅的進行日常課程的學習。最終達到減輕學生心理壓力的學習目標,為學生培養健康成長學習之路提供方法論的指導。
如今的舞蹈教學過程中,舞蹈教師在實際開展課程培訓之前,首先要為學生制定科學完備的教學計劃,從而有效的學生設立舞蹈學習的根本目標,并且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此外,教師在向學生傳授基礎舞蹈知識時,要注重學生的舞蹈動作是否符合教學標準,要知道舞蹈培訓對于人體動作的訓練是極為重要的,舞蹈形體動態的每一個姿勢都會影響到舞蹈最后的成型標準。基于此,教師如果不能準確把控學生的舞蹈動作訓練,就可能會導致學生無法按照教學規定掌握正確的動作,最終引起學生手腕、機體以及肌肉等部分的疼痛,造成學生出現對于舞蹈課程的心理負擔,喪失對于舞蹈學習的興趣。此外,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學會從心理學的角度分析對于學生的舞蹈教學環節,學會肯定學生在日常課程中造就的學習價值,并且針對學生每一步舞蹈課程學習發展都要有著自身理解,從而為學生提供永不放棄的舞蹈課程學習動力。
與此同時,作為教師也要科學的為學生提供適宜的學習環境,并且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創新式的使用多媒體的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對應的舞蹈視頻、音頻及綜藝等電子信息化的教學傳播手段,從而引起學生對于舞蹈教學的興趣,改善傳統教學方式下學生對于舞蹈學習課板的實際印象。避免學生產生抵觸的學習情緒。此外,在舞蹈教學時,舞蹈教師也要以激勵和鼓勵的教學態度,增進學生的學習體驗,使學生能夠充分體會到舞蹈學習藝術的熏陶,并且完善自身的情感體會,積極主動的幫助學生將舞蹈動作與學習情緒相融合。使得學生能夠真正的用舞蹈作品表達出內心實際想法,教會學生如何在日常的舞蹈課程學習過程中增進與同學的協調發展能力,最終培養出良好的心理健康學習姿態。
舞蹈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應該帶領學生認識到舞蹈教學的真正目標是為了塑造學生良好的學習形象,使得身體器官能夠靈活敏銳的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從而為心理健康的安全教育奠定現實基礎。其次,舞蹈教學的許多活動可以提升學生的心理素質,并且為學生開拓當前的學習天地。要知道舞蹈課程學習的心理素質的優良并不僅僅取決于學生的舞蹈姿勢是否達到課程標準,更多的是要參考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以及發展目標是否達到良好。因此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可以帶領學生樹立日常舞蹈課程學習的發展目標,并且帶領學生進行舞蹈的創編以及舞臺的搭建,從而促使學生能夠將心理素質的發展與日常的舞蹈學習課程相融合,最終形成堅韌的意志品質以及良好的情緒等等。與此同時,針對學生在日常教學中出現的抑郁自卑的心理問題,舞蹈教師應該嘗試以舞蹈學習為載體,采用一些心理輔導的科學方法緩解甚至消除由于文化課程所帶來的心理壓力,并且在舞蹈活動中反復進行理性情緒分析的教學方法。從而為學生營造起良好的心理學習環境,使得學生能夠在日常的舞蹈課程學習中宣泄不良情緒,最終起到調節情緒的心理健康作用。此外,教師也要學會幫助學生實現自身的學習目標。使得學生能夠在日常的舞蹈表現過程中真正的認清自己并且加以評價。是學生能夠重新調整好自我意識,從而為學生健全個性與理性發展的新天地。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新課標教學改革背景下,當前高職院校舞蹈教學中要逐步涉及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學方法,從而使得學生能夠積極的緩解內心壓力。并且預防學生由于日常學習壓力而產生的心理問題。在實際的舞蹈教學課程中,教師可以嘗試運用評價的學習機制,引導學生的學習心態不受外界壓力所影響。要知道積極的使用評價機制可以使得學生能夠及時調整自身學習心態,完成預設的教學學習目標,并且使得學生能夠獲取教師所給予的心理語言,從而緩解學生在日常學習中所遇到的實際學習壓力。例如:在學生舞蹈動作完成的較為規范以及出色時,教師可以適當的給予學生積極向上的肯定評價,從而肯定學生優秀的舞蹈課程學習質量,同時教師也可以引導其他學生將舞蹈動作完成度較好的同學作為學習榜樣,從而利用榜樣的學習效益增進學生對于舞蹈課程學習的發展。
當學生出現由于舞蹈動作未能達到預期目標而產生的沮喪心理,舞蹈教師要給予學生鼓勵性評價,使得學生能夠深切認識到每一位教師都是在認真傾聽學生的意見,從而使得學生從沮喪的心理狀態中解放出來。同時,教師也可以采取開放式提問的心理緩解方法,給予學生一定的鼓勵以及幫助,使得學生能夠減輕日常學習過程中由于心理壓力造成的負擔,為學生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舞蹈課程的學習之中奠定現實基礎。而針對一些學生在日常的舞蹈訓練過程出現的狀態不集中以及故意不按照學習規范進行舞蹈動作的實際情況時,教師要學會及時的給予學生警示的學習評價,使得學生能夠深刻的意識到自身在舞蹈課堂上的不適表現造成的實際后果,為規范學生個體不良行為,增進學生良好教學課程管理起到對應的示范作用。
綜上所述,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高職舞蹈教學課堂時,要學會消除學生的不良心理因素,促進學生和諧寬松的心理環境的養成,從而保障學生的心理健康,安全。與此同時,教師也應該樹立起以人為本的現代教學理念,在日常課程中建設互動共享的師生和諧關系,從而緩解甚至消除學生由于日常學習所形成的心理問題,在得到正向的學習反饋的同時,使得教師能夠形成完整的教學思維,奠定堅實的教學基礎,為延續未來學生的科學學習狀態進行方法論的指導。最終使學生能夠激發自身舞蹈學習潛力,獲得自主科學的健康發展并且形成健全的學習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