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彩芬
(廣西南寧市江南蘇圩鎮中心學校 廣西 南寧 530228)
小學中年級學生,一般是指3-4年級階段學生,擁有一定的識字能夠,具有最基礎的書寫技能,帶來學習自制能力。良好的行為習慣需要從小養成,學習語文需要良好的書寫行為和沉穩耐心的學習習慣,而開展隨文練筆教學,能夠讓學生端正寫作和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應對日后的教學活動。小學中年級也是知識積累的重要階段,即將開展深入的寫作和閱讀理解教學。通過隨文練筆,有利于學生對閱讀內容加深印象,儲備知識量,為日后學習打下基礎。但因為各方面的影響,小學中年級隨文練筆教學存在諸多障礙,語文教學策略中必須帶有具體的應對辦法,保證教學活動順利有序開展。
1.1 隨筆練字學習沉悶,學生缺乏自制力。隨文練字學習沉悶,對學生的耐心要求極高,雖然小學中年級學生經過兩三年的教學培養,學習專注力得到較大程度的提升,但是由于其心智發展尚未成熟,受該年齡段身體發育特征的客觀影響,難以長時間堅持閱讀和練字,容易被外界新鮮事物所吸引,導致出現分心情況。在開展語文教學活動中經常發展,學生面對沉悶的學習時,思想容易動搖,出現玩文具和課堂相互談話的開小差情況,導致隨文練筆教學開展出現障礙。隨文資源有限,課本內容是教師利用的核心素材,在長期開展的過程中,學生反復練習,必然感覺厭倦,對隨文練筆產生厭惡性心理。在開展課堂隨文練筆時,教師對學生過度嚴格,造成學生較大的學習壓力,對教學活動出現嚴重抗拒,是造成隨文練筆教學活動效率低的重要成因[1]。
1.2 教師對隨筆練字缺乏監督,出現教學形式化。教師對隨文練筆的過程和質量缺乏監督,將隨文練筆教學當成學生語文自習課,讓學生自行開展。由于學生缺乏必要的教學經驗,導致降低學習效率。隨文練筆雖然形式簡單,但仍需要一定的學習技巧,小學生單獨進行盲目的抄寫只會浪費課堂時間。在學生開展隨文練筆后,教師缺少檢查和點評工作環節,單純的評分讓學生不能發展書寫習慣或閱讀理解不當的地方,讓隨文練筆最終走向形式化。
1.3 語文課堂資源有限,學生實踐機會少。現代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提升教學資源投入幅度,但是課班學生基數大,教學資源緊缺,教師承擔龐大的教學任務,難以對每個學生隨文練筆進行針對性的教學。小學對課堂教學時間有明確規定,課本教學內容緊湊,教師難以抽調有限的課堂時間開展其他教學活動。隨文練筆時需要學生邊閱讀邊練字,邊記憶邊理解,是個漫長持續的過程,有限的課堂資源難以為學生提供支持。
2.1 進行個性選文,提升學生隨文練筆的積極性。讓學生根據個人興趣進行個性閱讀選文,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著名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現代教育改革發展,重點就是要求教師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升學生對知識的吸收效率,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語文教材是隨文練筆的主要素材,小學語文教師需要通過定期引入課外素材讓學生保持對語文學習的新鮮感。但課外閱讀素材多樣,含有色情暴力等元素的讀物不適合小學生的教學活動,所以教師需要加強對閱讀素材的監管把控,可以大量收集不同風格層面的有益素材,例如中國四大名著,外國詩歌著作和童話故事集,不同的素材轉換,可以避免學生出現沉悶乏味的心態[2]。
2.2 開展課外訓練,加強課內點評。在課外時段開展隨文練筆活動,既能夠讓孩子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又可以防止隨文練筆教學占用小學語文課堂時間,提升學習效率。但教師需要做好點評總結工作,對學生課外的隨文練筆進行課內公開點評,能夠讓學生提升對課外學習的重要性,避免敷衍了事。教師需要課外隨文練筆質量不佳的學生進行私下教育,防止打消學生積極性,有針對性地傳授技巧,可以幫助學生快速提升。
2.3 端正教師、家長、學生思想,營造良好氛圍。教師必須端正教學觀念,將學習的主導權交給學生,圍繞學生開展隨文練筆活動,重視發揮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盤活隨文練筆教學模式,教師可以在隨文練筆中融入提問教學,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可以提升學生的專注力。教師有必要轉變學生的學習思維,認可隨文練筆的真正意義,以認真的態度寫好每一個字。對家長進行積極溝通,讓家長監督學生在家開展隨文練筆的情況,并為學生提供安靜的學習環境。
小學中年級語文隨文練筆教學活動的開展,重點在于教師需要有堅定的信念和針對性教學的態度,幫助學生經過漫長的練習養成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