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麗
(新疆富蘊縣小學 新疆 阿勒泰 836199)
小學語文是義務教學的主要課程,也是民族傳統文化傳承與傳播的有效途徑,如何立足新疆多民族地區,實際貫徹全力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全覆蓋、鞏固學生的語文能力,已經成為小學教學工作首要解決的難題之一。在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下,教育事業不斷進步,人們也開始重視起課外能力的培養。而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時,閱讀也成為了培養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重點方法。因此,在小學教育的各項實踐過程中,閱讀教學必須要重視起來,爭取將它的價值最大化。教師也應該將生本教育理念帶入日常的教學中,這樣才能提升教學效率。
生本教育的根本意義就在于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中的主體。而教師所起到的是積極的引導作用,在上閱讀課的過程中,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并與學生進行更為有效的溝通,對不同程度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辦法。充分的將人權教育融入到語文課堂中。新疆與內地的教學模式存在一定差異性,由于歷史和現實原因,很多地區的學生與教師處于封閉式的教學環境,仍在傳襲“我教你聽”的填鴨式教育,這嚴重影響了新疆少數民族地區的人才培養,因此,在上小學語文的閱讀課時,一定要在各方面都體現出生本教育,以點帶面、多措并舉,以便提高教師完成教育目的的速度①。
小學生各方面都不成熟,主觀想法影響也比較大,也還在用直觀的思維思考問題,這就最直接的影響了其閱讀能力。所以,這就要求教師在進行教育活動時,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將生本理念帶入課堂,采用情境教學法來進行教學,使閱讀課變得更為生動。這樣才能讓學生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也能為教師提高教學效率提供更為便利的條件。
比如:在上《小英雄雨來》的時候,教師可以先找尋關于雨來的視頻,然后通過多媒體將其放給學生觀看,教師也可以隨之提出問題“這段影像主要講了怎樣的一個故事?”“你又能學到雨來的什么精神?”也可以讓學生談一談他們的想法。這樣就能引發學生思考,還能對整個故事進行簡述。也讓其對文章進行深層次的理解,也充分發揮了生本教育的理念。
在生本教育觀念下,在小學語文閱讀進行教學時,教師要調動出學生的閱讀熱情,將生本理念充分滲透其中。現在的小學生好奇心旺盛,在課堂上很可能受某件事情的吸引,就開始走神。但只要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就能引起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激發對閱讀的熱情。因此,在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活動中,可以將生本理念融入其中,這樣就能使小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發揮,更可以讓教師在有限的課堂中,更為有效地培養學生語言能力,開拓學生多項思維。
比如,在上《猴王出世》的時候,教師都知道這是我國古時的一篇名著,它節選自《西游記》,這些內容可能有的同學在課下就已經了解到了,但是有的同學可能還是對此一無所知。基于以上原因,在上課之前,教師就可以留下預習的內容,讓學生通過各種方式對其進行了解。在上閱讀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舉辦一個講故事比賽,讓學生將這篇故事講述出來。這樣就能烘托課堂氛圍,使學生的學習熱情迅速燃起,這對接下來對閱讀內容的深入了解也是有著重大影響的。②
生本理念最為重要的就是要將學生抬升到課堂的主體位置,從而使教學速度得到提高。所以,在上語文的閱讀課時,教師應該多深入的了解學生,用學生喜歡的方式與其相處,,這樣就能解決學生在上課過程中思考偏離課堂的問題。也更深程度的體現了生本理念的作用。
比如:在現階段新疆小學語文課堂《“真美”與“真糟”》教學活動當中,教師就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讀的教學方法,教師也可以參與到這一活動中,比如教師可以讀旁白的部分,再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角色。這樣就能讓學生和教師多進行溝通。使課堂氛圍變得輕松愉快,這也是對生本理念很好的體現。
小學語文是語言學習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生的情感文化啟蒙時期,不僅要注重提高學生的漢語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變“要我學”為“我要學”,不斷培養學習氛圍,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渴望,為他們將來的發展提供更廣闊的學習空間,因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融入生本理念是勢在必行的,這樣不僅能極大程度的提高學生的主體性,還能提升學生對閱讀課的興趣,更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建議政府教育主管部門多聽取一線老師的意見,合理調整量化評估體系,科學配置語言教學資源,在提升教學教材的質量與數量的同時,強化民族傳承教育,鼓勵學生接觸優秀的民族文化,并引進包括家長、文化機構、民間文化組織等第三方監督主體,合力推進新疆的語文教學,將全力推進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全覆蓋落到實處。
注:
①楊曉鵬.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西部素質教育,2018,4(08):253.
②荊芝.淺析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J].中國教師,2018(S2):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