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曉冉
(河北省保定市蠡縣蠡吾鎮隨東村小學 河北 蠡縣 071400)
與城市教學相比,農村教學有很多的局限性,想要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有更多的挑戰。如何在有限的背景下,提高學生對知識的吸收能力,是每一個老師應該去考慮的問題。本文即是探討新的教學模式——課本劇,如何應用于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以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課本劇就是以課問內容為劇本,將課文中的語言材料活學活用,讓學生用表演的形式,在課堂上創設許多不同的情景,讓學生更好的帶入到課文創設的背景當中,讓課堂更加的生機活力,也為教學過程輸入了新鮮血液,尤其使小學語文高階學習的過程,更是需要學生對語言材料進行靈活運用,從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學生還能通過課本劇提高合作學習的能力,總而言之課本劇對于課堂的推進時有一定的價值意義的。本文從課本劇為農村語文教學帶來的機遇與改變開始分析,并進一步探討如何在農村小學語文課堂中展開課本劇實踐教學。
農村小學無法應用多媒體技術將語文課本中的內容進行巧妙地展現,用動畫或者視頻音樂的方式吸引學生的視角,然而由于物質條件的限制,農村小學的教師通過學生自行進行課本劇的編演進行學習,通過課本劇的編演,可以提高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興趣,課本劇的編演本身就有著娛樂性的意義,通過寓教于樂使得學生對于語文的視角轉變,將語文變為有意思的課程,而不再是死背書的課程,像李白的詩歌等就可以通過情景劇的形式展現,學生通過展現更加了解作者想要明確表達的信息與感情,課本劇的編演使得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動者,而不再是學習的被動者,主動探究語文學習的樂趣,主動了解學習的含義,語文是一項與生活相關的藝術,學習藝術的真諦。其次,通過課本劇的編演促進學生社交能力,設計能力等各項能力的提升,首先,進行編演需要足夠掌握課本內容及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其次課本劇需要進行一定的設計,設計相應情節,設計語言,再者課本劇的編演需要合作交流與溝通,同伴之間共同合作,在這期間學生就會學會平等尊重每個人的想法,學會相互溝通不同的觀點,培養了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率,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教學方法與方式。
2.1 依據課程主題從課本或經典名著中選材。在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中,有不少童話故事、歷史故事、寓言故事等,這些故事性較強的文章是學生改編課本劇很好的題材,這些選文,有的富于童趣,有的使學生了解更多的歷史知識,有的讓學生懂得更多的道理或人生哲理。根據學生的興趣、特點,我們課題組成員討論并挑選出幾篇適合改編成劇本的課文。如:《小攝影師》《陶罐和鐵罐》《小英雄雨來》《將相和》。除此之外,還可以選取課外閱讀經典名著和故事性較強的美文編寫的課本劇,以及校園學習生活改編的生活情景劇。如繪本劇《小魔怪要上學》,自編校園劇《失落的一角》、《漁翁捉蚌》,改編校園劇《成長聊天室》等。
2.2 鼓勵學生在選材的基礎上改編劇文。自主編演主要是以課文為基本,在編演的過程中要將創編與表演進行有效的結合,這就需要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以此來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第一,在劇本創編的環節中,要將重點和核心放在創作上。切記不要抄襲其他作品,或者是截取某篇文章的片段進行表演,一定要對文章進行全面性的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對文章的主題和人物情感進行合理化的創作和編制。以原著作為核心,對其進行深入性的擴展,并結合想象對實際內容進行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刪除多余的內容,在此基礎上還要將自身的理解能力和感受合理地融入文章中。第二,在對劇本進行表演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課余的時間,為學生布置一個良好的學習場景,將表演的道具全部準備齊全,使表演可以達到理想的效果。無論是在社會環境上,還是在寫作背景上,都要對人物的性格、特點進行全面的把握,這樣可以使學生表演得更加形象化、具體化,可以將人物的真實形象表現出來。
2.3 學生統籌角色安排,自導自演。課本劇教學的特點之一就是所進行的各項活動由學生為主體,教師只起組織者和輔導者的作用。當劇本編寫好之后,由班中學生競選導演,其他學生投票選定最后的導演。導演負責選定劇本,招募演員,并組織討論每一個角色的性格特點,根據臺詞設計相應的表情動作。相關的服飾、道具怎樣解決想出對策,分頭準備。學生在每天的活動課以及中午的時間進行彩排,準備一段時間后,教師定期審定,哪里需要修改,哪里需要補充,哪里不足要及時指出,然后繼續彩排。對三、四年級的節目彩排,教師投入更多精力進行指導。
2.4 學生參與評價討論環節。評戲的內容豐富,可以對演員的表演進行評說,也可以對服裝、道具等發表自己獨特的件解,還可以對創編的劇本發表自己的看法。評戲的形式也多樣,三四年級主要以口頭評述為主,五六年級則以書面評說為主。教師鼓勵孩子大膽地發表自己的看法,訓練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也給沒有參加表演的孩子一個展示的舞臺,真正讓每個孩子都參與到課本劇的教學中。
近些年,人們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語文是小學階段中最為關鍵的一門學科,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面對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和改革,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是一個必然選擇。教師要積極改進傳統的教學方法,將課本劇的教學形式合理地應用在教學中,以此來激發學生對課文解讀的熱情,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并設置符合學生特點的內容,以此來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情趣,共同推動教育體制的改革。